「北交所美妝代工第一股」成功過會!

2024-01-15     青眼

原標題:「北交所美妝代工第一股」成功過會!

「提振信心」

1月12日,青眼從北交所官網獲悉,北交所2024年第2次審議會議已同意廣東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芭薇股份」)公開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這也意味著,2024年美妝第一股或將誕生於工廠端。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末到今年初,已有數個美妝相關企業宣布終止或放棄上市計劃。而芭薇股份的成功過會,無疑能對美妝資本市場起到提振作用。

歷時近兩年,即將圓夢北交所

公開資料顯示,芭薇股份成立於2006年,是集化妝品產品策劃、配方研發、規模化生產、功效檢測於一體的化妝品品牌客戶服務商,產品種類涵蓋護膚、面膜、洗護、彩妝等類別,同時還擁有化妝品獨立檢測資質。目前,其公司產品已覆蓋國內外市場,累計為1000多個化妝品品牌提供產品及服務,合作客戶包括聯合利華、仁和匠心、HBN、SKINTIFIC、丸美等。

2016年,芭薇股份在新三板掛牌,正式登錄資本市場;2017年,芭薇股份正式調整進入新三板創新層。2022年,芭薇股份與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輔導協議,開始北交所上市輔導,正式開啟北交所IPO之路。

根據最新招股書顯示,2023年1-6月,芭薇股份總營收為2.13億元,凈利潤為2145.71萬元。另外,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的營收分別為3.14億元、4.16億元、4.5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835.67萬元、2073.30萬元、3770.93萬元。

▍截自芭薇股份招股書

從營收情況來看,即便是在整體大環境不佳的三年,芭薇股份也保持了相當不錯的增幅,2020-2022年營收復合增長率大於20%,並在2022年實現了營收凈利的雙增長,凈利增長甚至超80%。且化妝品ODM業務占總營收的99%以上,主營業務突出。

▍截自芭薇股份招股書

此外,據芭薇股份此前發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總營業收入為3.15億元,同比增長2.24%;凈利潤為3080.73萬元,同比增長111.03%。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問詢中,北交所還要求芭薇股份對仁和集團、廣州蜚美銷售的實物流轉、驗收確認情況,對比分析運費與銷售規模的配比關係等銷售情況進行核查,同時補充披露因「爆品」營銷的周期性特徵產生的經營穩定性和業績下滑風險。

▍截自北交所官網

在募集資金用途方面,據招股書顯示,芭薇股份預計募集資金為840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智能生產車間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其中,芭薇股份預計將4000萬元投入智能生產車間建設項目,通過新設生產線,引進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助力產能提升;2400萬元將被投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通過引進高端研發設備和人才開展多個前沿課題的研究和產業化應用;2000萬元將被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主要圍繞主營業務進行。所有項目總投資額共計1.3億元。

▍截自芭薇股份招股書

護膚品占營收大頭

半數營收來源前五大客戶

作為大型ODM企業,芭薇股份所承接的ODM項目大部分集中於護膚品類。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護膚品(除面膜)分別占芭薇股份全部營收的71.89%、74.88%、80.64%、89.96%,呈逐年上升態勢。

此外,芭薇股份所承接項目的第二大類為面膜,但近些年其占總營收比重持續下滑,從2020年的16.2%下滑至2023年上半年的5.69%。其餘洗護、彩妝、檢測業務,僅占芭薇股份總營收的約5%左右。同時,招股書顯示,雖然OBM模式下,芭薇股份也有對外銷售自由品牌產品,但該模式營收占比不足1%。總體而言,當前護膚產品ODM業務仍然是芭薇股份最主要的業績來源。

▍截自芭薇股份招股書

此外,招股書還披露,芭薇股份超半數營收均來自於排行前五的大客戶,且僅有部分變動,如山東朵拉朵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蜚美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仁和集團等均多次出現在芭薇股份排名前五客戶名單中。

▍截自芭薇股份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仁和集團作為芭薇股份的第一大客戶,從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芭薇股份對仁和集團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0.24%、15.06%、1.53%、15.36%。在北交所的三輪問詢函中,也提到了關於對仁和集團銷售毛利率波動異常的情況,芭薇股份也在回復文件中表示,2020年出於戰略考慮,對套盒類工藝複雜的產品報價並不高,導致略有虧損,同時對仁和集團的銷售,也能夠提高芭薇股份的產能利用率,以提升整體毛利率及盈利水平。

此外,芭薇股份在首輪問詢函回覆中提到,公司業務模式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存在一定的差異,以研發驅動型的全流程服務對於下游化妝品品牌商具有較高的吸引力。

據招股書顯示,芭薇股份累計研發投入8915.78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36%。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芭薇股份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3%、6.96%、5.88%及5.24%。就當前可比公司而言,芭薇股份的研發投入高於科瑪股份和伊斯佳,和嘉亨家化基本持平。

▍截自芭薇股份招股書

截至2023年6月末,芭薇股份及其子公司共擁有授權專利技術129項(發明專利112項),自主研發的化妝品配方超6000項,生產的化妝品產品備案超13000款,其中,護膚品備案超11000款,涵蓋抗衰、保濕、控油、舒緩等主流化妝品功效。

在檢測業務方面,芭薇股份子公司悠質檢測擁有化妝品檢測儀器設備200多台/套,擁有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實驗室認可證書、CMA廣東省市監局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化妝品註冊備案檢驗機構資質(含特殊化妝品人體功效檢驗檢測),產品檢測包含化妝品、化學原料、香精香料、洗滌消殺類、包裝材料及製品5大類,能夠對外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

此外,芭薇股份還共參與了《化妝品中七種性激素的測定超高效液相色譜_串聯質譜法》等6項化妝品國家標準及34項團體標準的起草。芭薇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目前其能夠根據客戶的產品需求,在現有配方庫中挑選基礎配方進行二次調配,提供多個產品提案供客戶選擇,大幅縮短產品研發周期。

▍截自芭薇股份招股書

當前,隨著功效護膚時代來臨,研發對於企業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但從上述數據來看,芭薇股份研發投入占比和研發費用率卻呈現下滑態勢。在招股書中,芭薇股份對此解釋稱,主要系工廠搬遷,以及在2023年上半年精簡了部分基礎研發人員,研發項目較為聚焦,材料、檢測以及諮詢費的發生額減少。

IPO的冰火兩重天

就近些年的外部市場環境而言,企業想要成功上市確實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美妝領域,近一月內已有兩家企業主動撤回IPO。不過,2023年同樣也有不少成功敲鐘的企業,IPO進展呈現出明顯的「冰火兩重天」。

青眼梳理近期美妝相關上市公司情況發現,2023年成功上市企業的美妝相關企業有7家,其中僅有潤本生物、敷爾佳和登康口腔三個品牌商,鼎龍科技和錦波生物為原料商,而天圖投資和美麗田園分別為投資機構和美容機構,無代工廠企業。而芭薇股份此次成功上會,距離敲鐘僅差臨門一腳,也讓其有望成為2023年至今首個成功上市的代工廠企業。

除此之外,從2023年至今,有5家企業主動撤回IPO,其中包括毛戈平、湃肽生物、環亞集團、蜜思膚和毛戈平。對此有企業公開表示,目前仍希望專注於當前業務,把基礎做的更紮實;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要求提高,也會讓2024年的IPO延續收緊政策。

除了上述企業外,還有不少企業的IPO情況停滯已久,如在2022年就遞交招股書的薇美姿至今仍無新的上市動態。不過,2023年10月31日,倍加潔完成對薇美姿大額股份收購,成為薇美姿大股東,也間接證明了薇美姿市場價值。此外,時隔十年重啟IPO的相宜本草,在2022年簽署上市輔導協議後,也暫無公開的市場動態。

就上市地而言,選擇深交所和北交所的企業最多,A股市場仍是大部分企業的首選。在非A股上市企業中,主打嬰幼兒洗護產品的寶露泰奇於上月剛剛在美國納斯達克更新了招股書,或有望成為近年來首個在美股上市的嬰童護膚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2日,證監會修訂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一方面對公司基本情況等披露得以簡化;另一方面也對重點內容披露方面予以強調,如現金流量表披露、不涉及當期現金收支、但影響財務狀況的重大活動披露等。同時,還通過新增專節,明確了研發支出附註信息披露要求,引導市場關注公司科技創新能力。這無疑也給正在IPO的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提高了上市的門檻。

不論如何,芭薇股份此次上會也給工廠端傳遞了些許積極信息,或許2024年還將會有更多企業在IPO方面傳來新的消息。不過,對於企業而言,上市也並非企業未來發展的唯一出路,只有進一步夯實自身能力,找准市場機遇,才能從容不迫地面對一切變化挑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ad3cfc4dd861183260ab98060c13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