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i車型交付慢王傳福再道歉,比亞迪要勇敢也要解決問題

2021-09-10     琦技坊

導語

9月8日晚,比亞迪的發布會很是熱鬧:不僅帶來了純電專屬平台e平台3.0,基於e平台3.0打造的概念車ocean-X也首次亮相。比亞迪更是高調錶態:要為消費者打造能夠閉眼買、放心開的智能電動汽車。而針對DM-i車型交付慢的問題,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在發布會現場再向消費者道歉。

王傳福為什麼道歉?

毋庸置疑,DM-i車型交付慢是擺在明面上的問題。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表示,DM-i車型目前的產能不足,目前也正在努力提高產能,估計在第四季度才會有所好轉,到時交付壓力將大大降低。

DM-i車型交付慢,很大的原因在於訂單火爆,車型受到市場歡迎,用戶排隊下訂單,但產能卻沒有跟上來,於是用戶從排隊下訂單變成了排隊等提車。根據車質網公布的8月數據,(參數|圖片)PLUS新能源車型的投訴量名列榜單第五,投訴理由為「提不到車,銷售承諾不兌現」。而根據相關調查,比亞迪DM-i車型提車周期曾一度長達3個月以上。而隨著產能提升,現已被壓縮到1個月左右。

用戶有多焦慮?

這一年多以來,想必大家都有過在淘寶購物下單,但是因為疫情防控原因,物流會變得很慢,錢交了,但心儀的商品遲遲拿不到手,國內的等個半個月到一個月,海外的甚至一年半載都有。趕上需要急用或者送禮什麼的,全給耽誤了。

但是買車不同於一般購物,物流慢可以等,不想等可以退或者換別家商品。汽車屬於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不同於買房,交款後暫時無法入住的話,只要樓盤地價一直漲,對個人影響不大。汽車本身就是消耗品,後續維修保養保險停車全需要錢,而且錢都交了,提車日期一推再推,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規劃,對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5月17日,比亞迪就曾針對 DM-i 車型的交付問題發布了一則官方公告,表示由於訂單很多,車輛交付上相對及較慢,目前新增訂單的交付仍需要平均 3.5 個月的等待時間,為此深表歉意。如今到了9月,有多少車主提到了車?又有多少人還在苦苦等待呢?這,想想就讓人感到焦慮。

DM-i車型延遲交付的原因

產能,還是產能。據官方透露,今年比亞迪累計訂單量可達90萬輛,但目前的的交付能力卻只有70-75萬輛,現在還未交付的訂單多達16萬輛,且交付周期長達 4.5 個月以上。如此巨大的訂單,比亞迪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只好順延到明年進行交付。不過,比亞迪對交付量持十分樂觀的態度,認為2022年比亞迪汽車的交付量將達到150 萬輛。

另一邊,今年比亞迪DM-i車型共推出了(參數|圖片)PLUS DM-i、宋PLUS DM-i(參數|圖片)、唐DM-i三款汽車。其中秦PLUS DM-i上市以來銷量一路猛漲。今年1到2月,秦PLUS DM-i的銷量加起來都沒有500台,而從3月到7月,該車型的銷量從2509台賣到了16753台,成為了新能源爆款車型。

訂單量大,產能跟不上,外加上全球市場環境(缺芯)影響,原材料等因素共同疊加,造成了DM-i車型的交付難產。或許有人說,缺芯應該不太會影響比亞迪吧?其實這個說法不完全對,比亞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張卓曾表示,晶片對比亞迪影響不大,因為公司本身自己也在做晶片,自給率70% 。那剩下的呢?只要有需求,就會受市場影響,何況訂單排隊越來越長。

DM-i真的那麼具有顛覆性?

今年年初,比亞迪正式發布DM-i超級混動:虧電油耗最低至3.8L/百公里,可油可電綜合續航突破1200公里,百公里加速比同級別燃油車快2-3秒……一系列亮眼的數據加上「上市即量產」的自信,給了很多人下訂單的底氣。

當前,在外有技術上耕耘許久、各方面已經相當成熟的豐田THS和本田i-MMD系列技術,內有長城等多家自主品牌不斷創新研發的大環境下,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的到來,還兼具自主,自采,自控的硬實力,自主研發,自給自足,發布即量產,讓DM-i超級混動車型一經推出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待,超越外資品牌一直占有優勢的燃油車市場,也正是比亞迪所期望和努力的目標。

解決問題,方可繼續跨步前行

歸根結底,消費者的滿意度才是最重要的,既然產品實力可以做的很好,比亞迪現在該考慮的應該是更為實際的售後問題,別讓一拖再拖的交付和產能成為品牌和拳頭產品的羈絆,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手握DM-i超級混動這個大殺器,千萬別被用戶反噬,畢竟總讓老王出面道歉也不是長久之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8983663_12019045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