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玉米對胃是好還是壞?聽聽醫生是如何說的,早知道早受益

2021-09-04     曉雨聊歷史

原標題:經常吃玉米對胃是好還是壞?聽聽醫生是如何說的,早知道早受益

玉米是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了,玉米作為粗糧食物中最常見的一種,每到秋收季節,農民伯伯總會非常辛苦的掰玉米,砍伐玉米梗,秋收季節是玉米出席率最高的時候,由於玉米口感獨特,軟糯香濃,營養價值高,熱量低,也就受到了眾多人的歡迎。

對於許多糧食加工廠來說,玉米可是不可多得的生產原材料,將新鮮的玉米放入生產機器中,只需按下開關,靜靜等待幾分鐘的時間即可得到色香濃郁的玉米面,玉米面可以做饅頭、做麵條,做一切美味的食物。

玉米作為常見的粗糧食物,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特別愛吃,不過有人卻覺得常吃玉米對胃不好,還會加重腸胃的負擔,這種說法是對是錯呢,不妨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早知道早受益。

1、潤腸通便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常吃玉米能夠加速腸胃的蠕動,起到潤腸通便的效果,降低便秘和大腸癌的發生率。

2、減脂減肥

常吃玉米,加速體內脂肪的排出,玉米所含的營養價值高,熱量含量低,隨便多吃一點也不會使身體發胖,相反,用了膳食纖維能夠吸水膨脹,增強飽腹感,減少熱量的攝入,對減肥減脂都有明顯的作用。

3、延緩衰老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很多女性為了延緩衰老,絞盡腦汁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但結果卻並不理想,想要延緩衰老不妨堅持吃玉米,玉米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和纖維素,有助於減少皮膚內黑色素的沉積。

其中所含的維生素E還能及時修復受損的皮膚細胞,減少皺紋的增生,保護皮膚水潤有光澤,減少皮膚內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率,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4、增強記憶力

有關於吃玉米傷胃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根據研究發現玉米中的很多物質對腸胃都有修復和保護效果,吃玉米非但不會傷胃,反而更有助於腸胃的健康,之所以有人覺得吃玉米香味,是因為玉米吃多了會增加飽腹感,也會加速水分的吸收,容易出現腹脹脹氣的現象。

腸胃不好的人,想吃玉米一定要控制好玉米的攝入量,千萬不要過多食用,每天吃1~2根即可,吃太多玉米的話,反而會加重腸胃的負擔,也會誘發腸道疾病。

一旦出現,吃完玉米腸胃疼痛或身體不舒服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避免不良疾病發生。

(1)飯後不要立即活動

吃完飯後立即活動大量食物壓的腸胃喘不上氣來,容易出現胃下垂、消化不良症,如果想運動的話,建議在吃完飯後1~2小時以後再進行,更有益身體健康。

(3)飯後不能立即睡覺

睡眠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儘管如此,也不要吃完飯後立即睡覺,飯後立即睡覺會影響腸胃消化蠕動的能力,影響血液的流動,導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腸胃蠕動能力減慢,大量食物殘渣堆積在腸道中,容易滋生較多的細菌,還會誘發便秘。

吃完飯後立即睡覺,會讓身體疲憊感加重,容易形成腹腸脹氣,加重體內各臟器的負擔。

(4)不要空腹吃太酸的食物

腸胃正常消化和蠕動少不了胃酸的參與,胃酸分泌能夠協助腸胃消化,及時將腸道中的食物殘渣清理乾淨,減少腸胃的負擔。

空腹吃太多酸性的食物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大量胃酸湧入腸胃,會加大腸胃黏膜的損傷,還會使人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反酸水等不適症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7674242_12078523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