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長期主義 拼多多百億「沾地氣」

2021-09-03     大摩財經

原標題:踐行長期主義 拼多多百億「沾地氣」

踐行長期主義 拼多多百億「沾地氣」

電商平台里最「親農」、「重農」的拼多多,在技術派CEO陳磊的推動下,正用數位技術助力加速中國傳統農業變革。

最近,拼多多宣布將專門設立100億元農業科技專項,面向農業及鄉村的重大需求,致力於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普惠。拼多多強調,這項百億計劃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而且是由董事長兼CEO陳磊親自擔綱項目一號位。

要知道,成立五年的拼多多剛剛步入穩定盈利期,百億農業科技專項投入相當於砸進去今後數個季度的利潤——今年二季度,拼多多實現了創辦以來首次大規模盈利,也是去年三季度之後第二個季度盈利,凈利潤達到24億元。

剛發布的拼多多二季度財報是陳磊接任拼多多董事長之後交出的一份新的成績單。無論是在減少營銷、強化技術投入方面,還是在專注農業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這份財報都體現出陳磊作為技術派掌門人的務實與穩重,更可從中透視出拼多多的長期戰略。

鮮明的陳磊風格

陳磊跟隨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一起創業長達14年,從2016年起擔任拼多多的CTO,去年7月上任拼多多CEO,今年3月接替黃崢進一步擔任拼多多董事長,成為拼多多的新關鍵先生。

拼多多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是陳磊作為董事長後的首份季報,也體現出鮮明的陳磊風格。

首先是增加技術研發投入。拼多多從誕生起就是一家科技、技術驅動的公司,陳磊更是技術出身、一直倡導用技術給電商和產業帶來新變革。他擔任CEO、董事長之後,進一步加大了對拼多多的技術投入: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拼多多該季度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9%至18億元,增長主要是由於招募了更多資深研發人員,以及研發雲服務費用的增加等。

與此同時,拼多多壓縮了營銷支出。大手筆營銷補貼曾經支撐了拼多多活躍用戶的快速飛躍,隨著用戶規模成為電商平台第一後增長曲線逐緩,二季度,拼多多的營銷費用縮減至103億元,相比上一季度減少了近30億元,銷售費用率創下上市以後新低。

拼多多更是加大了對農業科研的長期投入。在財報的電話會上,陳磊宣布拼多多將投入百億設立「農研專項」,並親自擔任項目一號位。本季度及未來幾個季度拼多多可能有的利潤,均將優先投入至該項目,直至滿足100億總額。

拼多多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研討會

從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台出發,隨著「多多買菜」等高頻新場景業務的鋪開,以及拼多多正致力於打造聚焦農業、降本增效、迅速履約的物流基礎設施,陳磊對農業科研的百億大手筆,可以視為對拼多多基本盤的長期戰略性投入,也與拼多多對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社會責任的重視一脈相承。

農業科研的長期價值

起家於農業、立命於農業,拼多多將「重農主義」刻在基因里。

如果說淘寶的基本盤是服裝、京東的基本盤是3C數碼,拼多多從創立起的基本盤就是農產品。從一開始,拼多多就直接與各地的農戶合作,讓水果等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接快遞到用戶家門口,還時不時給農民搞百億補貼,形成了區別於其他電商平台的獨特優勢。

第三屆農貨節期間,安徽樅陽土雞蛋直播帶貨現場,陳陶勝和樅陽縣副縣長王剛現場向網友展示煎土雞蛋。

具體到商業模式上,拼多多先後探索出「產地直發」、「農地雲拼」等多種助農模式,助力各大農產區直連全國8.24億的消費者,為各地農產品打開了新的銷售渠道。這其中,陳磊扮演了技術驅動的關鍵角色。

陳磊出任CEO之後,拼多多保持用戶規模、營收等核心業績指標高速增長,是農產品業績上行自然延伸的結果。僅2020年,拼多多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的成交額就超過了27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台,同比增速保持在100%以上。

第三屆「農貨節」期間,安徽樅陽的土雞蛋在「百億補貼」的加持下,單日售出200萬枚

今年上半年,涉農產品是拼多多平台上增長最快的品類,農(副)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431%,單品銷量超過10萬單的農(副)產品超過4000款,同比增長超過490%,單品銷量超過100萬單的農(副)產品達到30餘款。

拼多多對農產品上行的補貼支持力度一直很大。剛剛結束的第三屆「農貨節」中,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先後覆蓋了400多個優質農產區,首批上線的精選農(副)產品即突破1000款。自「百億補貼」上線以來,優質涉農商家已突破1萬家,並累計上線超2萬款農產品。

作為起家於農產品的平台,拼多多一直堅持對農業科研的重投入。在這次投入百億科研專項之前,拼多多先後推出「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探索用前沿科技種草莓、種番茄,並先後聯合國糧農組織、浙大攜手啟動「全球農創客大賽」,聯合國內產學研機構主辦「首屆中國農業機器人創新大賽」 等。

首屆農研大賽期間,勞模工作隊、艷九天隊、聖野漿果富民隊的頂尖農人隊伍在比賽基地內。

前不久,拼多多剛剛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共同啟動了第二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本屆大賽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邀約全球青年農業科研團隊,利用前沿的營養科學、精準農業等技術,在6個月內挑戰種出高品質、高產量的番茄,並將邀請專家團隊,在關鍵營養元素指標上進行考核。

這些比賽正成為將AI等新技術與農業結合的孵化器與試驗田。去年的首屆大賽上,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指導下,來自荷蘭、比利時等全球17支農業科研團隊,共同探索通過AI的方式種草莓。青年科學家們利用作物生長模型、卷積算法等AI技術將產量提升至高出農人組196.32%。同時,有兩支決賽優勝的參賽隊伍開始探索商業化運營,將科研成功應用在更廣袤的田間地頭。

農業科研是個長期而漫長的投入過程,產生突破、發揮價值可能是在五年、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後,拼多多對此不惜重投入,甚至剛剛盈利就投入百億之巨的資金,體現了長期主義的決心和堅持。

更重要的是,拼多多對農業科研的重投入,體現了陳磊對中國農業變革深遠的戰略眼光。從種植到流通到消費,電商對農業產業鏈的全鏈條改造正逐步深入,且越來越向最上游滲透。如果說,過去拼多多是通過對農產品銷售效率的提升獲得了成功,那麼技術對農產品未來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將給予農業和農民更大的價值、塑造拼多多更長遠的想像空間。

從這個意義上,陳磊和拼多多現在不計回報的果斷投入,是對長期主義的真誠踐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7600948_10001151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