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的精靈——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的成長故事

2021-08-23   東北網

原標題:水花的精靈——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的成長故事

新華社廣州8月22日電 題:水花的精靈——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的成長故事

新華社記者

10米跳台決賽,五個動作三跳滿分!東京奧運會上,14歲少女全紅嬋一鳴驚人。作為中國奧運代表團最年輕的運動員,以創紀錄的成績奪得10米跳台冠軍,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上空。

全紅嬋是幸運的,憑著天賦與努力,綻放青春的光彩。而這成功的背後,有一個團隊體系多年不輟的培養,有一家人溫暖而堅定的支持,更有一個重視體育、珍惜人才的強大祖國。

2021年8月5日,全紅嬋(上)在比賽後慶祝。當日,在東京奧運會跳水項目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中國選手全紅嬋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冠軍之路:從海濱小城走出的天才少女

廣東省湛江市,這座南海之濱的小城,素有中國跳水之鄉的美譽,誕生過陳麗霞、勞麗詩、何沖、何超等4位世界冠軍。

全紅嬋的家,就在湛江市麻章區麻章鎮邁合村。這個只有3.3平方公里的村莊共有339戶,不到2000人。

這樣的村莊,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如同滄海一粟。但全紅嬋這個苗子,卻被細心的教練發現了。

2014年5月,麻章鎮邁合小學,正在和同學們做遊戲的一年級學生全紅嬋吸引了湛江市體育運動學校跳水教練陳華明的目光。無論是跳皮筋還是跳格子,她的身形輕盈、動作靈活。

對孩子們進行了彈跳和柔韌性方面的測試後,陳華明初選了幾個苗子,其中就有全紅嬋。

4個月後,全紅嬋到湛江市體校報到,開啟了她的體育生涯,離家時她依稀記得爸爸說:「要為國爭光。」

剛起步時,她還是個「旱鴨子」,不會游泳,但很快,這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喜歡上了跳水。訓練只能在露天跳水池進行,完全要看天的「臉色」,夏天打雷下雨不行、冬天太冷不行,全年只能訓練7個月。

跳板是鐵制的,夏天被曬得滾燙,她只能用毛巾擠水給跳板降溫,然後一次次迎著炫目的陽光,一躍入水。

「即便是如此艱苦的環境,全紅嬋在訓練中的刻苦、認真慢慢表現出來了。」陳華明說,「她的成功並不完全靠天賦。」

全紅嬋是同伴中第一個登上3米板,接著是5米跳台、7米跳台……兩年後,她又是第一個站在10米跳台上,毫不猶豫地跳下去。

全紅嬋說:「也沒想那麼多,眼睛一閉就跳下去了。」教練由此得出全紅嬋「膽子大」的結論。

教練的讚許和鼓勵、同伴羨慕的目光,讓這個小姑娘懵懂地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這塊料」,而夢想的種子,也就這樣悄然種下。

「爸爸工作很忙,很少來看我,但是有隊友和教練的陪伴,就好像在大家庭里一樣。」全紅嬋說。

2018年2月,位於廣州二沙島的廣東省跳水隊訓練基地迎來了全紅嬋,她在試訓中鋒芒初露,教練何威儀至今記憶猶新。

「別看她身形小,身體素質遠勝同齡女孩甚至男孩,跑得最快,30米4.5秒,肋木舉腿10個用時13秒,身體里蘊藏著與體型不相稱的能量。」何威儀說,想家、會哭、畏懼,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但全紅嬋目標明確,經過鼓勵後,沒有再退縮過。

全紅嬋承認自己哭過,但次數不多。「我不是愛哭包。學新動作時也挺怕的,但我太喜歡跳水了,鼓勵自己堅持。我想拿冠軍,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樣。」

大哥哥是指同樣來自廣東隊的里約奧運會男子10米台雙料冠軍陳艾森和東京奧運會男子3米板雙金得主謝思埸,大姐姐則是「跳水女皇」郭晶晶。

「教練經常說,大哥哥大姐姐都是榜樣,再苦再累也要堅持。」有了心中的榜樣,全紅嬋訓練更加投入。練體能、練基本功、上翻騰器訓練、一次又一次從高台跳下……

「我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學207C(向後翻騰三周半抱膝)時,用了一年零幾個星期的時間。」全紅嬋說。

2020年10月,在開賽前三周剛剛掌握5個全套比賽動作的全紅嬋首次代表廣東隊,出戰全國跳水冠軍賽並一舉奪金,力克陳芋汐和張家齊等世界冠軍。「爆冷」「黑馬」「出乎意料」……此後她的每一次亮相,帶來的都是驚嘆號:在三站奧運選拔賽中兩奪冠軍,以總積分第一的成績獲得奧運資格。

2020年底全紅嬋進入國家隊,由於疫情期間陣容精簡,隊里特意指派專人在生活中引導她,由經驗豐富的廣東籍隊醫負責康復,再加上教練的專業指導,全紅嬋漸入佳境。

全紅嬋向記者提起了「感恩」。的確,如果不是陳華明教練長年堅持「一個都不能漏」的搜尋,她的人生必定與10米跳台無緣。在全國星羅棋布的基層體校中,有一批經驗豐富、慧眼獨具的教練默默無聞、孜孜不倦、為國選材。

在全紅嬋問鼎奧運冠軍的背後,是體校、地方隊和國家隊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是多位教練科學訓練、悉心呵護,讓天賦與努力最終完美結合,成就那一方碧池裡驚艷世界的水花。

2021年8月5日,全紅嬋在頒獎儀式上。當日,在東京奧運會跳水項目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中國選手全紅嬋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光環背後:愛和堅持澆灌出的農家女孩

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奪冠後說「要掙錢給媽媽治病」,感動了很多人。在奧運摘金的高光時刻,她和所有這個年紀的孩子一樣,簡單而又直白地惦念著家人。

全紅嬋來自一個七口之家,父母之下,兄弟姐妹五人,她行三。母親在2017年遭遇車禍後失去勞動能力,整個家庭的收入來源幾乎全靠父親。

村幹部介紹,2019年,全紅嬋家被納入低保,每月按國家規定領取低保金。當地政府為全紅嬋的母親辦理了大病救助,每月發放殘疾人補助。2020年全紅嬋母親住院8次,醫療救助覆蓋超過了總金額的90%。在村幹部的帶動下,不少村民還幫助她家裡幹些農活。

得益於這些保障,全紅嬋家日子雖然算不上富足,卻也沒有太多後顧之憂。

村裡人對全紅嬋也很關注。贏得第一個全國冠軍後她回家休假,大傢伙兒見到她都說「全國冠軍了不起,下次再拿奧運冠軍」。

少小離家,那些常人可以想見的難捨,早已雲淡風輕。小姑娘只靦腆地笑著說:「剛開始是有點辛苦,想家,但是我太喜歡跳水了,爸爸鼓勵我,讓我堅持。」

媽媽叮囑得更細緻:「聽教練的,好好訓練,小心點,別受傷,多看點書,多學點文化。」

在父母眼中,全紅嬋「聽話懂事」,是個好女兒。難得休息回到家,她跟著爸爸在果園裡幫忙幹活,給種的桔子樹施肥。

「爸爸很辛苦卻從不說困難。」全紅嬋覺得自己的性格「像爸爸」,「冷靜、孝順、永不放棄,他永遠是我的榜樣。」

雖然不常回家,全紅嬋卻心疼爸爸從早忙到晚、照顧一家老小的辛苦。所以每次接到爸爸的電話,十幾分鐘的時間,她都會「挑練得好的事情告訴他,練得不好就不說了,不想讓他著急擔心」。

各自忙碌,並沒有阻隔深厚的親情。寒來暑往,哥哥送給她的一個娃娃始終陪伴她征戰南北。

淺藍色的動物布偶,笑著露出了一口牙齒。全紅嬋總把它放在床頭,訓練或比賽結束回到房間第一眼就能看見。

「它是泳池的顏色,樣子不太好看,但手感特別好,摸著軟綿綿的,特別減壓。它有點兒小齜牙,像我自己,每次笑的時候都有點兒齜牙。」說著,小姑娘又咯咯笑了起來,聲音清脆得仿佛迸起的水花。

「家裡的事情不用操心。」女兒一戰成名,父親全文茂接過了獻花,卻婉拒了其他饋贈。他說的「女兒靠自己努力獲得的成績」道出了全家人的驕傲,而「都是要靠刻苦訓練出來的」又彰顯了樸實淳厚的家風。

忙於訓練的全紅嬋沒有給家人買過什麼禮物。她只在獲得奧運冠軍後的第一時間,給家裡打電話報了喜。她打算像以前一樣,把金牌送給家人。

「獎牌是最好的禮物。」全家人一致的心聲,就是全紅嬋繼續攀登的動力支撐。

2021年8月5日,全紅嬋在頒獎儀式上。當日,在東京奧運會跳水項目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中國選手全紅嬋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未來可期:不忘初心、追尋夢想的體壇新生代

全紅嬋紅遍神州乃至世界,不僅僅在於她令人驚嘆的跳水技術,更是因為她的率真爛漫。

奪冠後怎麼慶祝——「吃點好的,辣條!」

你覺得自己性格怎樣——「杏哥是誰?」

奪冠後被教練舉高高——「感覺有點疼!」

這是在她的年紀該有的樣子。能看出,在她的教練和「哥哥姐姐」當中,她受到的寵愛與呵護,一點都不少。

在國家隊里年齡最小的全紅嬋,因為敢拼肯練,被哥哥姐姐們寵溺地稱為「紅姐」。訓練之外的時光,她會跟隊里的小夥伴一起學文化課,聊開心的趣事,還有滑板、跳舞……

全紅嬋所呈現的,是中國運動健兒更加鮮明的時代面孔。東京奧運會期間,人們記住了戴著「小黃鴨」發卡「比心」的楊倩、「跑得最快的大學教授」蘇炳添、「姣傲女孩」鞏立姣……他們健康、陽光的形象,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偶像。

賽場上,他們拼盡全力百折不撓;賽場外,他們青春洋溢率真爽朗。他們是激情洋溢的體壇先鋒,是驚艷世界的中國力量,更是14億多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

黨的十八大以來,競技體育攀越高峰,全民健身快步前行,體教融合不斷加深,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體育產業向著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穩步發展,我國正在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紮實邁進。

「得益於國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舉措,全民體育正在『落地開花』。」當年挖掘全紅嬋的陳華明教練深有感觸,遍布全國的基層選拔體系為更多人才搭建成長路徑,愈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讓廣大運動員心無旁騖,科技含量滿滿的訓練體系助力奧運健兒勇往直前。

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這一切都無從談起。

以廣東省為例,近年來,全省19498個行政村都建設了農民體育健身設施,1139個鄉鎮建設了農民體育健身設施,投入約2.5億元購置的全民健身器材均優先安排到貧困地區。全紅嬋家鄉所在的湛江市麻章鎮,在打造廣東省鄉鎮企業百強鎮的同時,也一直保有廣東省體育先進鎮的名號。

「教練,你看我家孩子有沒有天賦?」奧運比賽結束後,曾經指導過全紅嬋的湛江市體校跳水教練郭藝,接到了很多家長的諮詢電話,國家對體育健兒的關愛重視,掀起一股關注體育的熱潮。

全紅嬋的妹妹和弟弟也先後進入湛江市體校練習跳水。有一次市級比賽,三姐弟罕見地「同框」,只能匆匆向彼此道一句「加油」。閒暇時間,妹妹弟弟會湊在一起給姐姐打電話,向她請教跳水的小竅門。

東京奧運奪金後,回國隔離期間,全紅嬋依然一絲不苟地在房間裡做著練習,為即將舉行的第十四屆全運會做準備。

「三年後,我還想代表中國,站在巴黎奧運會的冠軍領獎台上。」她說。

然而以巴黎奧運會為目標的全紅嬋還必須經歷多道關卡考驗:全運會、明年的世錦賽和亞運會、2023年世錦賽、2024年跳水世界盃等一系列賽事,和隨之而來的「成長煩惱」。

中國第一位女子跳板奧運冠軍、共獲得過70多枚國際賽事金牌的高敏指出:「生長發育期對於女子跳台選手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長身高、長體重意味著需要增強力量、調整技術結構,一旦力量和技術不匹配,就會狀態下滑。期待未來在巴黎賽場看到全紅嬋,用『強者』代替『天才』來稱呼她。」

「爸爸提醒我要不忘初心,我的夢想就是拿冠軍!」全紅嬋的話語,透著越來越清晰的堅定。

希望那些奧運帶來的光環與喧囂,在她登上10米跳台的一剎那,都會安靜退去,只待那發力的一躍,化作水花的精靈。(記者吳晶、周欣、屈婷、葉前、王浩明、周自揚)

2021年8月5日,全紅嬋在比賽中。當日,在東京奧運會跳水項目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中國選手全紅嬋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丁旭攝

2020年10月4日,冠軍廣東海印隊選手全紅嬋(中)、亞軍北京水立方隊選手張家齊(左)和季軍上海浩沙隊選手陳芋汐在頒獎儀式上。當日,在河北奧體中心舉行的2020年全國跳水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世界盃預選賽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全紅嬋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王曉攝

2020年10月4日,全紅嬋在比賽中。當日,在河北奧體中心舉行的2020年全國跳水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世界盃預選賽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廣東海印隊選手全紅嬋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王曉攝

2021年3月14日,全紅嬋在比賽中。當日,在西安奧體中心舉行的2021年中國跳水明星賽暨第十四屆全運會跳水測試賽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廣東海印隊選手全紅嬋獲得亞軍。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2021年5月13日,全紅嬋在比賽中。當日,在上海舉行的2021年全國跳水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全運會跳水資格賽女子10米跳台決賽中,廣東海印選手全紅嬋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方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