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周易》有什麼用處?
先說結論:
一、通曉了《易》理,能給你的人生插上一對翅膀,使你的理想飛得更高更遠。
二、能使你得知天地自然的道理,從此內心的各種糾結、疑難雜症通通煙消雲散。
三、就像給你的天庭開了一隻天眼,人世間的各種悲歡離合、溫暖寒涼,一概盡收眼底;
四、及至爐火純青,或能通徹天地,脫胎換骨,眼中渾然無我,只有萬生,榮辱得失不介於懷,超凡脫俗,位列仙班。
這些是我們常人想要的麼?對很多人來說,顯然不是。如今的人們,大多追求得是怎麼樣儘快地升官發財,出人頭地,能夠儘快地財務自由,過上悠閒自在的生活。
若是心中只有這點念想,還不如去學一門技術就差不多夠用了。再不濟或拜師去學學如何坑蒙拐騙,那種錢來得快,報應當然也會很快。這樣的芸芸眾生,根本就沒必要去觸碰《周易》。
子曰:「《易》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這大概是老夫子給出的《易》之功用答案了。
「以言者尚其辭」說得是講經布道或能言善辯之人,尊崇得是經文卦爻辭所顯示出的道理。
大概像孔子座下七十二賢(《史記》中記載有名有姓的七十七賢),莊子、屈原那樣的大學者,如蘇秦、張儀那樣的知名辯士,皆由此而出。
「以動者尚其變」講得是攻占殺伐之類的武人,側重於從《易》中尋找陰陽循環,進退變化的方法。
著名軍事家
像鬼谷子、孫武、孫臏、龐涓那樣的著名軍事家,或因此而橫空出世。《孫子兵法》、《孫臏兵法》這樣的兵書戰策上面,皆有《周易》的印痕。
「以制器者尚其象」言明了制定政策、規矩的人,或建造宮殿、房屋,道路、橋樑,民生器具的匠人們,倚重的是從《易》中卦象本身獲取靈感、啟發。
這一項大概催生了以公輸班為代表的各種能工巧匠,社會上的百工百業。
「以卜筮者尚其占」是大家所熟悉的了,即是說那些卦師、相士們,注重得是參照卦爻辭中有關吉、凶、悔、吝的占斷,來給求卦人指點迷津。
此一用大概衍生出了卜筮學、八字命理學、奇門遁甲、風水學等諸多看相算命的學說方法,歷史上出了名的鬼谷子、焦延壽、袁天罡、李淳風、李虛中、陳摶、邵雍、劉伯溫、徐子平等,都是《易》學大家,而各種卦師、相師所打得也都是《周易》的旗號。
只不過這些人所演之《易》,只有道理與《周易》相通,其內容基本上與《周易》就不相干了。
還有一用好像被老夫子雪藏了,讓本人花費了近二十年的時光,用二鍋頭就著西北風給找了出來,那就是「以思者尚其道」,即搞研究需思考的人,注重觀察的是《易》中所顯示出的天地運轉規律。
這一用直接誕生了像老子、孔子、墨子這樣,能夠開宗立派的鼻祖級人物,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學派的學問中,到處都能看到《周易》的影子。
周易
《周易》雖被奉為眾經之首,也還是嫌委屈了些。因為那是鼻祖級的經典,眾經皆由此而生,有明顯的代差擺在那裡嘛!說成是中華各種文化發展的源頭都不為過。為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裴翁將裴柏村千年榮顯的「裴氏星雲風水經"傳授給親傳弟子,拜入師門,終身學習。(據最新消息2022年裴翁風水弟子班招生中)
如此一說,好像就把《周易》捧向了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恰恰相反,《周易》包羅眾生萬象,與民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它就像是一座蘊藏豐富的寶藏,至於誰能夠從中得到多少,那就得看各自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