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中國奧運代表團在巴黎奧運會首個比賽日的第一個決賽項目就延續往屆傳統,由中國射擊隊射落奧運首金!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注重「開門紅」,歷屆中國奧運代表團非常看重首金。樸素的認知中,首金能鼓舞士氣,傳遞好運,良好開局往往能夠提振士氣,為中國奧運代表團隨後出戰的各項目選手減壓。
中國射擊隊也早就通過多屆大賽證明,自己手中的槍,就是擅長打硬仗。
黃雨婷/盛李豪巴黎奧運會奪得中國首金。圖/視覺中國
決賽 玩了一把心跳
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資格賽中,黃雨婷/盛李豪就展現出了不俗的競技狀態,以632.2環排名第一,與排名第二的韓國組合金智賢/朴是晙爭奪金牌。
事實上,中國隊發揮也曾出現起伏,資格賽要求每名選手30分鐘內打30發子彈,50秒必須射出,因此容錯率較低。資格賽過程中盛李豪打了8發子彈,就因發揮出現起伏,被教練叫到場邊進行干預調節。
而金牌賽則採取「搶16」的方式角逐勝負,每輪比賽環數保留到小數點以後一位,團體兩名選手環數之和高的計2分,打平各得1分,率先拿下16分或更高的團體贏得比賽。
中國隊的黃雨婷僅僅是在第一輪手感欠佳,打出9.7環,此後均與盛李豪打出超過10環的成績,但韓國隊亦有亮眼發揮緊追比分。關鍵的第9輪,黃雨婷和盛李豪以0.1環優勢勝出,大比分12比6領先。
戰至這個階段,韓國隊沒有繃住,朴是晙出現失誤打出9.8環,勝利逐漸向中國隊傾斜,隨後韓國隊又懸崖邊上連下兩局,追至12比14,比賽氣氛逐漸凝重。
最後一輪,盛李豪和黃雨婷穩健發揮,分別打出10.8和10.7環,以21.5環將總成績帶到16比12力壓韓國隊,射落中國代表團首金。
黃雨婷出戰巴黎奧運會。圖/視覺中國
中國射擊隊,年齡越來越小
縱觀中國奧運史,歷屆斬獲首金的射擊運動員許海峰、陶璐娜、杜麗、龐偉、易思玲、張夢雪,奪冠時均超過22歲,其餘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的年齡也與之相仿。
而2021年,楊倩在東京奧運會奪冠的年齡則是低於22歲,至黃雨婷/盛李豪於本屆巴黎奧運奪冠,黃雨婷甚至未滿18歲,盛李豪20歲,同獲參賽資格的隊友韓佳予22歲,杜林澍21歲。
關注中國射擊隊的體育愛好者發現,近年來中國射擊隊的「少年英雄」越來越多,射擊愈發呈現「低齡化」趨勢。
射擊項目是傳統軍事體育項目,因為項目的特殊性,想要達到足球、桌球等項目的普及程度並不現實。另外,專業射擊運動的訓練成本不低,普羅大眾與之的距離有些遙遠。多位中國射擊業內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近年來射擊運動門檻降低,全國各地培養熱情高漲,射擊裝備水平提升和投入是主要因素。
近些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射擊領域有了很大變化。雪梨奧運會首金獲得者、上海射擊射箭運動中心主任陶璐娜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近年來雷射模擬器被引入射擊領域,讓射擊項目的參與門檻降低,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率有了顯著提升,為省市專業隊、國家隊的人才輸送打開了新局面。
在陶璐娜看來,正是由於「門檻降低」,全國不少省市對於射擊運動「進校園」,人才梯隊的建設和培養有了更大的興趣和實質投入。所以,射擊項目的青少年業餘訓練就已呈低齡化,反映到各級省隊、國家隊層面,也同步推動年輕化,頂尖運動員出成績也更早。
陶璐娜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5省市開展雷射訓練儀比賽和培訓,參與人數覆蓋300餘所學校的5萬餘人。正因為非實彈的光電射擊安全性有保障,和專業真槍實彈相比體驗也非常接近,所以適合普及推廣。雷射模擬器從2016年普及推廣至今,從沒有出現過校園安全事件,為體教融合提供了堅實保障。」
盛李豪出戰巴黎奧運會。圖/視覺中國
「印度服」助力中國隊
和過去相比,體育器材的發展,射擊服裝的製作工藝也越來越精良,對於射擊運動員打靶的穩定性有更大的助推和加持作用。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步槍射擊運動員穿著的比賽服稱為「皮服」,包括射擊服、射擊褲、射擊鞋和手套等,由特製材料製成,長期以來,一直被印度、德國、捷克、韓國等國壟斷。
一位中國射擊隊教練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巴黎奧運周期,『印度服』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射擊界的主流選用服飾,也極大推動了本周期中國射擊隊小口徑項目成績水平的提升。當然,『印度服』價格也不便宜,現在定做一身需要大約1.8萬元。按我國高水平運動員的使用、損耗頻率,普遍是一年一換,也有經濟實力較強、肯投入的運動員為了保證成績的穩定性,三個月或半年一換。」
巴黎奧運會前,國家體育總局已經委託部分高校和研究團隊成立了攻堅團隊,圍繞射擊服裝系統「卡脖子」難題,開展多學科交融創新研究。今年7月,中國體育報報道稱,該研究已經實現關鍵性技術突破,推出了符合國際射擊聯合會標準的產品,下一步各相關團隊也會在射擊服領域「集中力量辦大事」,向更高技術水平衝擊。
作者:葉珠峰
編輯:胡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