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到底寫了什麼?一篇文章,帶你讀懂它

2023-07-06     少讀紅樓

原標題:《金瓶梅》到底寫了什麼?一篇文章,帶你讀懂它

如果沒有《金瓶梅》,《紅樓夢》在古典小說中就成碾壓式的存在。雙星閃耀,一前一後,紅樓其實系出金瓶。

一、紅樓夢的似看破又不說透,是因為有夢,還是留點兒希冀?解讀研究者可是扒了個底朝天,又似乎根本沒說到點子上,到底金瓶梅才是最好的註解。紅樓系出金瓶也罷,金瓶梅的直抒胸臆總歸是交了案底,還原了本色。就這麼點兒人間真實,可是累積傳承又遇上了特定時代。大明朝最後死的透透的,可是西門慶、潘金蓮依舊好命,托生之地只高不低。神仙高僧真沒什麼用!跟森田療法差不多。

想解決痛苦,就得先忍受痛苦,去解決那個「癮」,然後或可極樂。可西門慶門似不在五行之內,富樂永恆。一命二運三風水,人抗不過天意。歷史上那些大明白,誰不是活得痛苦,死後被人意淫成超凡武功。可惜,他不能從棺材裡爬出來。

二、潘金蓮的寫詩填詞,彈琵琶,文藝范十足,還真不是裝的,滿滿的真材實料。就聊齋志異里的那些書生佳人,文采方面還真沒幾個能跟她比肩,別說現在沒多少文化的藝術生,就是文學院校的大學生,研究生,勝過她的也寥寥無幾。金瓶的市井氣息,寡淡的文化氛圍,稍一疏忽,很容易掠過潘金蓮這位大才。很有點兒悖論!都說好了吃喝玩樂,醉生夢死,執著慾海。怎麼就摻雜文采斐然了?這跟現在的某些專家似乎有點兒相似性。

什麼茶文化,酒文化…甚至青樓文化,就是玩點兒精緻,精益求精,不知是真有那麼博大精深?還是痴迷於糟粕的亂花迷了慾望?據說林黛玉的形象有潘金蓮的去污存真的改頭換面,有點兒道理。文化的魚龍混雜,影影綽綽,又左右逢源,走進書房,出來的是個什麼?還真不好猜!潘的孤傲又陷落,沉淪又單純…我看到了蘭陵笑笑生的悲憫,無奈,痛徹,卻又看到了更多人發綠的雙眼。

三、說實話,看了金瓶梅,真感覺到很多小說的假模假樣,把一些凡夫俗子的刻意拔高。相對而言,西廂記雖然走的是才子佳人的陳詞濫調,但其中還是有實料,藏乾坤的。細讀文本,讀來唇齒留香的文采斐然之下,卻是張君瑞種種的「劣行般般」,小丑作派,顯現了謙謙君子,文雅書生的真容。跟聊齋志異里書生就應該財色兼收的理直氣壯不同,它是蘊含批判反思的。雖然最後不能免俗的構築了一個大團圓,但意味深長,頗多咀嚼。

蒲老爺子卻是很少暴露書生醜態,那怕令人作嘔的獵艷,也是艷羨有加,多元助攻,只為成就自己的白日夢。所有的書都出自書生,也就可以抬高自己,任意塗抹別人,至於妖魔化的顛倒歷史,在史書的無主題斷裂邏輯中,時有呈現。所以,西廂的俗套外衣,卻是有文化批判內核的,更是對元稹《鶯鶯傳》的一種反諷。

四、李瓶兒的財富充盈了西門府,助長了西門慶的做大做強,可能是那個時代的必然傳奇,更註解了愛情的某些模稜兩可的多元因素。西門慶情的成色,唯李瓶兒處,別樣燦爛。卻也因此,命中注定的變換了李瓶兒的人生。李瓶兒的天真,卻有經歷世事後的警覺和玲瓏,以及對花太監的曲意迎合。

人性的大裂變還是扭曲?又絕不是風過無痕。只是荒唐如跟西門慶的孽緣,卻又脫胎換骨般的成了賢妻良母。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個太妹式的人物也可化繭成蝶。只是世間的涼薄又不憐惜這螢火般的人間奇蹟,李瓶兒的隕身蒼茫才是常態。只是西門慶的真情流露,雖可各樣解讀,又不諦夜空的閃電。涼薄世間,偶有這樣的無來由。

五、田曉菲、格非的觀點:《金瓶梅》實在要強於《紅樓夢》。似乎從對世態人性的洞察來看,金瓶著實有著深層的展示。世間的涼薄,人性的醜惡,入木三分,幽微之處,看透底里。但《紅樓夢》並不遜色,而是另一種高妙的手法。簡單一句話,金瓶梅是一種扒了皮的窮形盡相,而《紅樓夢》則是溫柔敦厚的表層之下的滲透靈魂,文化反思。從揭露的力度來看,金瓶似乎扯了遮羞布,醜惡無處遁形。這確實是它手術刀式的層層深入,扒了皮的不留餘地。

特別是被人垢病的所謂色情描寫,正是它深刻有力的切入點。文化傳統,溫柔面紗的覆蓋,臉面的遮擋,性文化的潛隱暗行,難以看透人性的幽微。性的赤裸裸,金瓶梅的反其道而行,著眼於西門慶這一特定人物,獵艷的人生軌跡,則一切人間,纖毫畢現。而紅樓夢則是「順」著文化的特性而來,一切還原生活的溫柔敦厚,一團和氣。特殊文學手法的獨有透視功能,在看似速描的走馬觀花中,曲徑通幽。所以,兩部巨著,兩種表現手法,各有絕妙超卓。

六、對於襲人和薛寶釵,如果按照《金瓶梅》的寫法,她們的暗黑之處必然昭然若揭,襲粉釵粉們再無狡辯的餘地。可參看吳月娘的經緯分明的辨識度。金瓶梅特定的時代、人物、西門府為中心的環境輻射,很有點兒競技場的氛圍,職場內卷的即視感。藏著掖著也就成為多餘,現實利益催逼著即時效應,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閃展騰挪,一唱三嘆。所以,不論是宋惠蓮、王六兒、如意兒…的上位,還是潘金蓮的滅殺官哥,效率驚人,完全摒棄了道德的面紗,倫理的羈絆。大明朝的特定時間點,道德淪喪,物慾橫流,利益成了主宰。

七、潘金蓮的害官哥兒、宋惠蓮那是絕對超一流的世俗算計,要說城府不深,世故不厚,鬼也不信。但到了跟陳經濟的莫名情深,慾望陷落,看家的本領似乎瞬間消失,傻白甜的姿態跟李瓶兒得了一種病。金瓶梅的縱深處,在此花開萬端,人性的幽微,世俗的反覆難測,人情的忽陰忽陽,潘金蓮的痴迷情,當時意,難以擺脫的慾望糾纏,這才是真實人生,世間底色。

最讓人嘆的是春梅的豪氣、魄力,比溫室大觀園的史湘雲如何?灰色世界裡的無所顧忌,背景的真實,讓人不寒而慄。庸常的日子,猥瑣的人生,沉迷物慾、情慾,一般人的寫照,春梅跟金蓮也是另類的漢子。小潘還是有真性情的,一根筋的陷落確實比王婆、薛嫂們「純潔」。

八、潘金蓮既沒有吳月娘的所謂教養,更沒有孟玉樓的城府、心計。感性的東西還是多了點兒,其實她沒有包括物質基礎在內的任何加持,如何立於世間,想的有點兒天真了。她的率性和慾望是融合一起的,包括那些妒忌和狠辣,她沒有孟玉樓式的看透和持重,只能跟著感覺走,走向萬劫不復也就成了大機率。沒有長遠謀劃,只有眼前的算計,更讓「直率」的性情,堵死了所有的路。她的直性更多體現在情慾上,因為在西門府不必擔憂生計,也就遠離了人間煙火的歷練,成了戀愛腦式的半個廢物。

九、金瓶梅的西門慶死後的章節,是盛宴散場後的人間繼續。落寞中更有別樣的人間風雲,人性的幽微縱深處,更可見最真實。紅樓的白茫茫大地,化了之後的蒼涼畢現。現實的無主題變奏,陳敬濟是沒有賈蘭的復興,也沒有張君瑞的金榜題名。更沒有賈芸的會混江湖,王潮的坑蒙拐騙。陷落,沉淪,又踩了狗屎運,真是好運碰好運,得遇運氣爆棚的春梅,終究時來運轉。孫雪娥的背運也就分外扎眼,又是底層的大多數。她的曾經攀上高枝,還是「素質」差了點,來了個自由落體,一路下沉。混得好的逮著混不好的,睚眥必報的邏輯,冤冤相報中,人間著實熱鬧

十、吳月娘的泰山進香,也是有其性格邏輯的,並非無厘頭的突發奇想,隨意而為。雖然吳月娘的雪夜祈禱頗多表演成分,但她骨子裡的囿於神佛一直是她似有若無的精神加持。可以是自我暗示,可以是生活僥倖,可以是所謂的第六感…西門慶的猝死,讓她獲得了真正的獨尊,也同時帶來了巨大壓力。她的智商情商面對局面的才力不濟,一籌莫展,更有內心的惶恐。她既沒有真正靠得住的,現實也不容她露怯。宗教在此時有了神聖的光環,哪怕它平時不見的真管用。

病急亂投醫,基於生活的見識,曾經的如有神助,更有西門病危時的心理依賴,吳月娘的求神心理層層遞進。大多的虔誠者不都是在捕風捉影,似有若無中加深了宗教依賴,進入了循環。吳月娘的泰山進香勢在必行,唯此一舉。這也是蘭陵笑笑生的現實「解藥」,頗像雨果們的道德感化的邏輯。面對猙獰人間,也只能祭起幻想的大旗,加入道德,加入佛道,還有無處安放的悲憫。一切皆是虛幻,也只能草草收場,不然又能如何?蘭陵笑笑生在悲嘆之餘,拋棄了現實主義,小小的浪漫了一下,聊以自慰吧!

作者:海月帆,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18c75008153ce9cc8a8720b06439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