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葉春池
七月帶走吳亦凡,八月全國無凡惱。
內娛愛豆崩成這樣的,吳亦凡算是頭一份,從都美竹決戰吳亦凡開始,這個瓜的走向就開始魔幻了。7月31日,朝陽公安發布通報,吳亦凡因涉嫌強姦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之後多家官媒下場:
人民日報稱:「法律面前無頂流。」
中國婦女報:「沒有哪個圈是法外之地。」
中國新聞網:「吳亦凡,做明星前先做個人。」
雖然還未到最終判決階段,但吳亦凡事件已經開始顯現蝴蝶效應,吳亦凡因涉嫌強姦罪被刑拘後,其多個社交平台帳號已無法查看,音樂作品也遭下架。新浪微博關閉錯誤導向超話108個,解散違規群組789個,已禁言和永久關閉帳號共990個。
其中以往站在吳亦凡這邊的公眾人物也紛紛下場道歉。李雪琴早早就刪除了自己與吳亦凡互動的置頂微博,曾經的頭號粉絲也轉為路人,遠離了輿論漩渦。
編劇六六曾經不止一次的站在吳亦凡這邊,在2016年的小G娜事件里發表了「女的也是賤,明明是炮友,還想睡出個青史留名來」,這次也禁不住輿論的壓力髮長文向公眾道歉。
曾表示吳亦凡是「活菩薩」的馬薇薇微博大號被禁言之後,用小號言辭懇切,聲淚俱下的道歉,不過網友對此並不買帳,也有網友猜測是馬薇薇的不當言論影響了她的商務資源才不得已出來道歉。
這已經不是吳亦凡第一次翻車了,古早的有林西婭、小g娜,近一點的有秦牛正威,在男女關係上吳亦凡一直花名在外,但這些事件發生後,吳亦凡還能安然無恙繼續做頂流,反而是事件中的女主角,都被輿論扣上了"自我炒作"的帽子,而吳亦凡卻得了個「傻白甜」的人設。
從年初的鄭爽代孕到最近的吳亦凡被刑拘,有恃無恐的流量明星不斷試探社會的底線,背後更有無數的推手在縱容,一次次偶像失格、塌房事件,仍不影響吳亦凡沉浸偶像光環,要是早在小g娜事件的吳亦凡就像今天一樣「牆倒眾人推」,可能他也未必會徹底成為法制咖。
誰在縱容吳亦凡?
吳亦凡走到今天主要還是咎由自取,但背後的資本和飯圈的畸形都有一定的關係。
頂著exo頭銜的吳亦凡一回國就成了頂流,雖然當時已經有和練習生林西婭聊天記錄與親密照片被曝光,但當時的粉絲絕對的站在哥哥這邊,還網暴了當時事件的女主角。
回國之後接連拍攝大牌雜誌,處女座就是徐靜蕾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雖然演技尷尬,但卻獲得了徐靜蕾的力挺,並成功踏入京圈。
真正讓吳亦凡在電影圈站穩腳跟的,則是參演京圈另一位大佬的作品,即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這部作品此後被人們評論為吳亦凡的演技巔峰。管虎說他「特別乾淨」,「眼睛都是很單純的」,馮小剛誇他非常有想法,非常得體和禮貌,大佬們的評價真真假假,但卻成了粉絲們吹噓的資本。
2016年,小G娜曝出和吳亦凡的「約炮門」事件,但對當時如日中天的吳亦凡來說,這件事情迅速平息,並沒有激起更大的水花,甚至還迎來了事業「巔峰」。與成龍關係密切的耀萊影視集團,直接官宣簽下了吳亦凡,並為他發出了律師函。
在採訪中成龍還為其撐腰,「每個人都有負面新聞,個個都有,我都會有啦,那些新聞會過去。我不會罵他,只會讓他低調少出聲。
後來,吳亦凡身上的桃色花邊緋聞沒有斷過,但資本依然對他很寬容,甚至是縱容。
2019年,吳亦凡與21歲的北電學生秦牛正威在地下車庫的親密視頻被曝光,罵聲都被女生擔了,吳亦凡卻成了被坑的「傻白甜」,又是一笑了之。
今年5月,吳亦凡又再度被曝光與網紅「小怡同學」包場看電影,但這幾次「塌房事件」依然沒能把吳亦凡拉下神壇。
雖然都美竹事件之後,各大資本見風使舵,統統失聲,一些品牌代言也陸續宣布解約,前些天十多個宣布和他合約到期或者解約的品牌看似大義凜然,但基本上也都是在吳亦凡兩次爆出醜聞後依然選擇與他進行合作。
實際上,對於資本而言,流量藝人就是票房和收入的保證,賺錢就行了,其他都不重要。吳亦凡作為初代頂流,流量自然是不容小覷,他們仿佛一個個自帶無敵buff,粉絲花錢「屠榜」,讓世界都知道有一個力壓A妹、Lady GAGA和皇后樂隊,占領北美音樂榜的#Kris WHO#。
正是資本的無下限縱容,粉絲的無原則追捧,才讓吳亦凡越來越囂張,覺得不管做了什麼都有人給他收拾爛攤子,才最終走進了監獄的大門。
、
內娛,該醒醒了
無論是資方還是粉絲,在經過這一次之後,都該醒醒了,資本別以為靠著流量明星就掌握了財富密碼,粉絲也不能因為追星而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線。
流量明星逐漸失效在影視圈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楊洋版的《三生三世》和《武動乾坤》雙雙撲街;流量開始既不擔票房也不擔收視,楊冪扮丑又免費重拍,《寶貝兒》還是口碑、票房雙撲街;《陳情令》大火之後,肖戰、孟美岐領銜的《誅仙》連粉絲都沒買帳;到《上海堡壘》,根據豆瓣算法顯示,豆瓣評分僅好於1%科幻片,當然這不全是鹿晗的鍋,但也能說明,流量的財富密碼沒那麼管用了。
至於大牌也在流量的漩渦里掙扎,LV是眾多品牌里最後一個宣布跟吳亦凡解約的,上次搞事的代言人還是范冰冰。
如今,奢侈品的「排他性」越來越微弱,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傾向通過流量明星的加持,達到品牌聲量與市場增長的目的。而年輕化、主流化、商業化的思路,正在和奢侈品牌的傳統價值發生矛盾。范冰冰、吳亦凡的塌房,其實也給了這些品牌一記警鐘,韭菜好割,但風險也挺大。
藝人人設崩塌,資本可以割肉止損,但形成的畸形文化,想要止損,絕非易事。
今年娛樂圈的兩位法制咖鄭爽和吳亦凡,時至今日他們仍然有不少活粉。前有鄭爽粉絲被稱為「邪教粉」,今天吳亦凡的粉絲也讓我們看到了這種「飯圈」亂象,很多追星人群年齡小、三觀不全,很容易被娛樂潮流所蠱惑,加強偶像的品性道德門檻已經是重中之重。
當有人公開表示「睡粉是明星為粉絲帶來的最大福利」這句話的時候,這個圈子的畸形已經可見一斑。
他們中的一些人仍然沉溺於盲目地喜愛之中,在事情剛發生地時候,去網暴女受害者,並大肆宣揚,哥哥做什麼都是對的,在已經被刑拘之後,還有不少粉絲拒不脫粉,甚至公開挑釁法律,質疑公正性,並表示要無條件等哥哥出來。
很多吳亦凡粉絲覺得,因為這些年經歷太多被罵而導致壓力過大,於是這個「溫柔、知世故、對世界充滿善意的大男孩」選擇了犯罪,他從來沒有真的快樂過,於是痛苦的他選擇報復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
極端飯圈文化正在內娛蔓延。這種極端現象讓追星變了味,價值觀失了准,公序良俗和社會倫理也被拋到了腦後,追星之前,先做個三觀正的正常人吧。
資本需要更多地考量,為短期利益而選擇那些長期試探在道德邊緣的流量明星,能否承受流量「翻車」給公司帶來的損失。
流量明星也需要認識到,你如今受到的追捧冥冥之中都標好了價格,在獲得巨大名聲和財富的同時,也必然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不管你有多少粉絲,道德與法律的邊界,沒有一個圈子能凌駕其上。
吳亦凡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資本、流量、飯圈都「功不可沒」,各位,醒醒吧,別讓內娛再出現第二個吳亦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