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媚去世的第2天,我看到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2023-12-14     精讀君

原標題:周海媚去世的第2天,我看到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713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60個詞條

01

這兩天,周海媚去世的消息刷屏了網絡,先是被路人甲曝出,而後被知情人闢謠,隨後官媒又說「沒有死亡,正在搶救中」。

就在大家期待著周海媚的好消息時,周海媚工作室隔天就宣布:海媚姐因病醫治無效,11日就離開了我們。

一代芳華成絕響,那個最美的周芷若,真的離我們而去了。

周海媚離世的確切消息發布後,最早在社交平台發布悼念的明星之一,是周海媚的前夫呂良偉。

呂良偉就像一位老友,親切地用愛稱喚她「海味」,祝福她在另一個世界繼續開心。

然而,就是這一句「海味」,讓一些網友炸了。

一群只看文字的網友,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個稱呼中含有錯別字,於是跑到呂良偉悼念微博的評論區抬槓:前妻的名字都打錯了,你還有人情味嗎?

殊不知,海味本就是她的花名之一,因為海媚和海味粵語發音很像,所以早年在港圈,「海味」就是對周海媚的一種親暱稱呼。

70、80後的人,看到「海味」都知道說的是誰。

而這些網友卻把無知當有理,自認為自己比人家在一起過過日子的夫妻還了解周海媚。

想起一句話:越無知的人,越容易去指責別人。

的確,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所有真相的背後,多的是你沒看見、不知道的事。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張照片:

乍一看,每個人都會問:小女孩的腿,怎麼細成這樣?

事實上,這是由於小女孩手裡提了一袋爆米花,而爆米花的顏色與草地相差無幾,二者幾乎融為了一體,這才造成了人們的錯覺。

所以說,有時眼見也不一定為實,隨意抒發的評價,最終只會暴露一個人的狹隘與無知。

02

生活中,僅憑展示出來的表象,就妄議揣測別人生活的案例太多太多了:

看到女孩長得漂亮成績又好,就覺得她肯定是跟老師走了後門;

看到美女年紀輕輕就開好車,那她絕對和某個男人有什麼不正當關係;

看到別人穿高仿,那他不是窮,就是沒見過世面。

然而,我們對他人生活的評價,其實都是基於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處世方式。

主持人楊瀾,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自己的一段經歷。

她曾在普林斯頓大學,採訪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

當時崔琦講到,自己出生在河南一個貧窮的農村,十幾歲前從未讀過書,只是在家放豬。

後來有了一個機會,可以讓他外出讀書。

於是他母親給他準備了一些乾糧,讓他跟著一個遠房親戚走出山村。

母親跟他說:「你要出去好好讀書,只有這樣才有前途。」

當時他還不太願意出去,就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回來?」

他媽媽說:「到秋收,你就能回來看我們了。」

他聽了母親的話,就這樣和一個遠房親戚走了。

可沒想到,之後的戰亂讓他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回來,也再沒見到他的父母。

說到這,楊瀾問他:

「如果當年你媽媽不堅持把你送走,今天的崔琦又會怎樣呢?」

其實,楊瀾是想通過這個問題誘導崔琦做出這樣的回答:如果那時沒有出去接受教育,自己會依舊貧困。

然而,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楊瀾的意料:

「我其實並不在乎,如果我留在農村,也許我的父母就不會餓死。」

楊瀾以為,崔琦能夠獲此成就,一定會感謝那個曾經帶他走出農村接受教育的親戚。

事實上,這世上並非所有人都以外在的名利,作為人生全部的意義和目的

崔琦更在乎的,不是非凡的成就,而是在他心中一直難以割捨的親情。

人們總有一種這樣的心理:忍不住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別人。

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叫做「投射」,即把自己的感受,先入為主地投射到了外界。

你喜歡吃臭豆腐,就覺得別人也應該喜歡吃,並且不能理解那些覺得臭豆腐很臭、不敢吃的人。

但其實,世界上沒有完全正確的三觀和生活方式。

你的三觀未必就是對的,別人的三觀也不一定就是錯的。

03

還記得疫情中,那個給外賣小哥充200元電話費被網友嫌少而跳樓的女子嗎?

上海一個叫「Joshua」的網友,住在虹口區。

她的父親,住在上海青浦區。

由於父親患有高血壓,也因為年紀大了有嚴重的聽障問題,之前還腦梗過,所以平時每周joshua都回去青浦看望父親,給他買菜,做飯,打掃衛生。

但那次因為上海疫情蔓延,Joshua和她父親居住的小區,都被封控了。

Joshua非常著急,她擔心父親沒飯吃,就把自家冰箱儲存的肉菜都拿出來燒好了,裝進盒子裡,準備讓外賣小哥送過去。

但一直沒有小哥願意接單,Joshua加價100元,也還是沒人接。

焦急之下,她撥通了之前給自己送過菜的外賣小哥余中的電話。

好在余中被Joshua的孝心打動了,願意幫忙送菜。

然而送菜的過程並不順利,由於道路被封,20多公里的路程,余中足足騎了4個多小時車才送到。

Joshua很感動,為了表示感謝,她一直想轉錢給余中,但余中不願意收。

最後,Joshua給余中的手機充了200元的話費。

後來,Joshua為了表達謝意,把自己的事跡投稿給某微博大V,大V聽了很感動,便在微博曝光了此事。

沒想到很多網友把關注點放在了那200元上,覺得Joshua給200太少了。

接著,一些網友人肉出了她的微博,並在私信里各種罵各種侮辱,甚至咒她為什麼不去死。

幾天後,不堪壓力的Joshua從32樓一躍而下。

原本很感人很正能量的一件事,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大悲劇。

而那些悲劇的始作俑者們並不知道,Joshua生了小孩後,一直失業,收入為零,每月還要還大額的房貸,因為父親患病,她每月還要補貼父親。

一家四口,就靠Joshua老公一個人掙錢,生活其實很拮据。

那些鍵盤俠想當然地覺得Joshua摳門、小氣,卻不知道其實人家已是「盡力而為」。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到: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同樣,不評價別人的生活,也是一種高貴的素養

有這樣一句話:「不要貿然評價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聽得我做過什麼,卻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

所以說,千萬不要去輕易評價任何人,因為你不在其中。

*作者簡介:飛白,精讀主創,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7b769ee0f30ea81864147be2e9978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