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一場多機種協同的航空工業應急救援綜合實戰演練在湖北省荊門漳河機場上演。
演練現場,「鯤龍」「新舟」「吉祥鳥」「翼龍」「旋戈」共7型8架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集結一堂、各顯神通,憑藉各自的卓越性能和出色的團隊協作能力,在「航空滅火、航空救援、航空醫療、應急通信」四大應急救援場景下表現優異,圓滿了完成此次演練任務。
01
AG600M滅火飛機
- 參演數量:2架(1005架、1007架)
- 演練科目:1005架執行注水投水滅火任務;1007架執行注水投水和汲水投水滅火任務
27日上午9時許,演練現場一處著火點冒起滾滾黑煙,指揮部接收到火警後,立即響應、迅速決策,將AG600M作為主力滅火機型執行滅火任務。
兩架AG600M相繼開展注水投水滅火,水幕霎時將火光遮罩住,迅速壓制了火勢的蔓延。隨後AG600M-1007兩次前往汲水點汲水,AG600M-1005再次注水飛赴火場,兩機累計出動五次,均以12噸的最大投水量向著火點發起強勁「攻勢」。
AG600M身下半部「船體」採用「V」型設計加斷階,並加裝抑波槽和導流板,為它安全完成水面汲水起降提供有力保障。在火災區域周邊無可用水源的情況下,「鯤龍」可通過在陸地機場不關車注水的方式,5分鐘內注滿12噸水,迅速趕往火場;並可根據火情需要,多次往返機場與火場之間進行不關車注水,再次出動時間小於15分鐘,極大地提升了滅火效率。
AG600M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應急救援領域可以實現注水投水以及汲水投水。在實際滅火過程中,AG600M最多可一次投12噸水,不僅可直接滅火,也可通過在火場的邊緣區形成隔離帶的方式,隔離開火源和沒有燃燒的樹枝或者樹木,保證相關人員的安全。
02
「新舟」60滅火飛機
- 參演數量:1架
- 演練科目:執行注水投水滅火任務
在本次應急演練中,「新舟」60滅火機接續上前,對火點開展投水滅火,進一步控制火勢的發展。
「新舟」60滅火機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嚴格按照CCAR-25部適航標準研製的大中型固定翼航空消防飛機,通過加裝介質、火情監控、通信指揮、綜合管理以及任務電源等系統,能夠實現運輸與滅火系統功能的快速轉換,可以承擔人員運輸、物資運輸等應急救援任務。
以成熟民航飛機為平台擴展滅火功能,「新舟」60滅火機可一次加註6噸水或滅火介質,滿載滅火作業半徑可達300千米,能夠在複雜的火場環境中快速定位火源,識別確定飛行路徑,以230千米/時低速飛行,在距火場50~100米高度、2~4秒時間內完成滅火任務,並能根據需要快速機動,發起二次進攻。
此外,「新舟」60滅火機還搭載了高清攝像及光電探測設備、火情識別和監測系統以及通信指揮系統,能夠執行長達10小時、航程覆蓋2200千米的長航時林區巡護任務,在火災發生初期就及時發現、上報並採取有效的滅火措施,實現「打早、打小、打了」。同時,可在2小時內實現滅火構型和運輸構型之間的快速轉換,兼顧遠程救援物資和人員轉運,實現各航站、各區域間快速協防。
03
AC313直升機
- 參演數量:1架
- 演練科目:執行吊桶取水滅火、消防人員運輸、傷員轉運任務
在兩架AG600M分別完成首次投水後,AC313直升機載著全副武裝的消防員隊伍抵達火場,開展空地協同滅火;並用擔架將發現的傷員移入艙內,轉運至現場120救護車上,從而完成空地協同傷員救助。
隨後AC313直升機立即裝上吊桶飛往附近水源地取水,以吊桶投水針對殘餘火點實施兩次精準打擊,實現固定翼飛機與直升機協同執行滅火任務。
AC313是我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大型民用直升機,是國家重大民生工程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關鍵裝備。自2013年正式投入運營後,AC313在市場不斷「歷練」成長:2016年運送熱射病傷員、2018年執行火場森警部隊人員撤離、2019年執行空中森林滅火作業、2020年開展夜航傷員轉運、物資運輸搜尋搜救等訓練。
AC313直升機在運輸消防隊伍時最多可一次性裝載39名全副武裝的消防救援人員;在醫療救護時最多可搭載15副醫療擔架;在吊桶取水滅火時可載水3噸,並充分利用直升機空中懸停、操控性強的優勢,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角度在火頭或火線上發起精準一擊。
04
AC312直升機
- 參演數量:1架
- 演練科目:執行傷員救助任務
AG600M完成最後一次投水滅火任務後,AC312直升機飛抵現場,絞車下放吊索和吊具,由地面人員將傷員固定至吊具後,絞車收起將傷員吊至直升機,隨後運往120救護車附近,完成空地協同救援救護。
該機已於2012年交付合肥警航,累計飛行1100餘小時,執行過G20峰會合肥空中安保、坦尚尼亞警航交流、巢湖水域聯合巡查等多項重要任務。本次演練中,這架AC312直升機擔負著直升機救援中操作難度係數較高的飛行任務,即絞車救援。對於地面救援力量難以接近的懸崖、山地、地質災害或洪水圍困的孤島等特殊地形,直升機絞車施救具有獨特優勢。
AC312系列直升機是單旋翼、涵道尾槳中型雙發多用途直升機。廣泛應用於客貨運輸、陸海執法、旅遊觀光、醫療救護、空中攝影、搜索救援等。AC312醫療救護型直升機配備了移動可攜式重症監護搶救設備,方便在直升機上拆裝,特別適用於在缺乏救援能力的野外等區域對傷員施行救助,同時可在直升機轉運過程中全程對被救人員進行施救工作。
05
「翼龍」-1E無人機
- 參演數量:1架
- 演練科目:執行森林巡護、火場監測、圖像回傳、應急通信任務
演練伊始,「翼龍」-1E無人機模擬執行林區日常巡護任務,第一時間發現火情並報告演練現場指揮部,為現場指揮部迅速明確「救援救災」重點方向和部署救災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其後,「翼龍」-1E繼續對火場進行實時監控和下傳圖像,執行災情偵察、應急通信保障等任務。
「翼龍」-1E無人機是一型全復材多用途大型無人機,該機型以成熟的「翼龍」系列無人機為基礎,平台性能進行了優化,完成了升級疊代。近年來,「翼龍」系列無人機已在應急救援、人影天氣、氣象探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後續,「翼龍」-1E無人機將以其優異的性能,在更多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06
AC311A直升機
- 參演數量:1架
- 演練科目:執行伴飛航拍任務
在此次應急演練中,AC311A出色執行了伴飛航拍任務:通過加載6軸光纖陀螺儀航空攝影平台,AC311A以獨特的拍攝視角和開創性的俯拍功能,給地面指揮部帶去火場火勢以及演練現場全貌,同時通過搭載的電台、應答機、微波中繼等設備,全面保障了航拍畫面的平穩、信號的良好傳輸。
AC311A直升機是一款2噸級輕型通用直升機,可滿足我國主要使用環境,特別是高原地區使用要求。加裝專用設備後,可以廣泛應用於搶險救災、醫療救護、空中觀光、海上運輸、空中指揮、森林滅火、航空拍攝、新聞採訪等領域。
07
AR-500無人直升機
- 參演數量:1架
- 演練科目:執行災後巡護任務
在投水滅火和救援救助任務結束後,AR-500無人直升機通過航線飛行飛入火場上空,盤旋執行災後巡護監測任務,憑藉實時偵察回傳的現場高清圖像和視頻數據,為指揮部研判火場火情趨勢提供依據,確保余火已被完全撲滅。
AR-500具備自動起降、自動航線飛行、在線任務規劃等智能飛行能力,以及長航時、大載重、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控制半徑大於100千米,最大續航時間8小時,升限達5000米。
AR-500系列無人機目前主要包括三個型號:AR-500基本型,AR-500B艦載型無人機和AR-500C高原型無人直升機。作為航空工業向應急管理部交付的首個無人直升機項目,AR-500旨在解決森林滅火過程中「聽不清、看不見」等難題,打通火場指揮通信鏈路「最後一公里」,滿足統一部署、層級指揮、快速機動、直達末端的指揮需求,極大提升了森林消防隊伍的通信保障和火情偵察能力,提高應急救援一線的指揮效率。
這樣的「合影」,安全感十足!
攝自航空應急救援綜合實戰演練預演
古語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而無患。」此次航空應急救援綜合實戰演練,充分展現了國產航空裝備應急救援快速響應、靈活機動、協同高效的優勢,初步構建了滿足多任務需求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未來,我們將為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貢獻更多航空智慧和力量。
排版:陳奕煊
攝影:姚旭東、岳書華、鄭宇航
策劃 | 文案:鍾飛、馬慧星、陳奕煊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當五彩斑斕的秋日高原遇到「吉祥鳥」,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