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筆
劇場化運營正在成為長視頻平台的新賽道。
迷霧劇場、戀戀劇場、小逗劇場、季風劇場、寵愛劇場、合家歡劇場、都市劇場……愛奇藝、優酷、芒果TV先後加大劇場化運營的布局和調整。
期間,有兩個關鍵的時間點:2018年,在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首次宣布「愛青春劇場」上線,這也是國內推出的首個視頻平台劇場;2020年,愛奇藝推出「迷霧劇場」,主打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接連成為國產劇天花板。如果說前者更多是成功推出劇場化概念,那麼後者則徹底打響劇場化運營模式。
時間來到今年5月,愛奇藝將目光對準甜寵類型劇,並官宣「戀戀劇場」,這也成為愛奇藝繼迷霧劇場後推出的又一品牌劇場。《變成你的那一天》《喵,請許願》《滿月之下請相愛》《世界微塵里》《循環初戀》《月光變奏曲》《一生一世》,片單一出,觀眾之於戀戀劇場的期待值瞬間拉滿,這裡劃重點:全員HE。
5月20日,由虞書欣、丁禹兮主演的《月光變奏曲》率先拉開「戀戀劇場」的大幕,#月光變奏曲表白# #今晚的月色真美# #虞書欣 這會影響我女神的形象吧# #初禮挑衣服的樣子像極了我本人#等熱搜上不停;另一邊,愛奇藝站內熱度突破8000,開分便拿下7的《月光變奏曲》,吸引超兩萬人打分並成功升至7.1分。
在娛sir看來,熱搜、熱度、熱評三熱的背面,映射出的則是當代年輕觀眾超強的追劇帶入感與參與感。更深層次的意義還在於,以《月光變奏曲》為首發的戀戀劇場,正在成為觀察這代年輕人戀愛與生活的第三方載體。七部劇,多種戀愛觀的不同表達,我們試圖通過分析劇場片單尋找z世代年輕人的追劇嗨點,洞察當代年輕人在情感議題、社會議題層面的表達。
戀戀劇場,憑藉信任感與貼合感捕捉z世代年輕人的嗨點
太甜了吧 好久沒看過這麼甜的劇啦!!!
可別把我甜死啦!!!人設有點出乎意料,男主不是傳統高冷男神,挺生動的,女主也不是包子,爽了~
Kswl 能不能gkd~
以上,節選自正在熱播中的《月光變奏曲》的豆瓣評論,不得不說,撒對了糖,觀眾天天嗑上頭。
最新劇情中,虞書欣學鵝叫引發好一波熱議,#被虞書欣學鵝叫##虞書欣 這會影響我女神的形象吧# #初禮挑衣服的樣子像極了我本人# ,觀眾一邊下場表示:真的笑yue了,一邊又毫無違和感地將自己代入初禮,感受大神作家與新晉編輯的另類甜蜜愛情。
娛sir認為,這背後反映出的正是當代年輕人的一套追劇心理活動:有糖有趣有代入感還要有遐想和思考的空間。對於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他們來說,好的甜寵劇,不變的是「甜」,但變化的是「劇集審美」。工業硬糖早已過時,戀戀劇場基於內容端推陳出新,既有網文作家、編輯、娛樂公眾號記者等串流於新世代的人物設定上,又不拘泥於只撒糖,還有男女生關於愛情的思考、女性家庭與職場等不少社會議題的呈現。
當然,「甜」依然是觀眾的核心追劇嗨點,而以《月光變奏曲》為首發的戀戀劇場,摒棄工業糖,從更多生活細節入手,融入生活糖。如此一來,觀眾的追劇代入感增強,不少觀眾還加入自產生活糖的大軍。
劇中,面對女朋友初禮被不合理停職,晝川選擇釐清來龍去脈後,微博發萬字長文,既給了印刷廠台階下 ,又有效解決了元月社輿論危機,體面有效地幫助初禮復職。像這樣的生活糖劇中比比皆是,釋放出來的是另一種「甜」:不再局限於兩性關係相處的層面,而是將對話放置在工作或其他生活層面的場域,呈現出當下年輕人的愛情就是要彼此支持走向更好的道路。用Z世代的話術來講,這不就是絕佳的精神救贖劇情嗎?
再就是主創、演員選角。又豈止一部《月光變奏曲》,盤完「戀戀劇場」片單陣容,娛sir只想說,會還是桃(愛奇藝)會。
幕前,戀戀劇場的男女主演多為新生代演員,他們大多自帶標籤出場,或許,更能走進所謂的CP玄學,即演員與角色之間的適配度、貼合感。譬如:虞書欣之於初禮,任誰看了,不說虞書欣就是初禮本禮,元氣、可愛又略帶點小誇張的表情、自顧自的內心OS,虞書欣呈現出來,彈幕齊刷刷飄過「好可愛」「欣欣子本欣」,但若是換作其他人,未必;而另一部待播劇《變成你的那一天》預告一出,張新成扮演的當紅男團隊長江熠男裝女態的物料便引發不少關注,小害羞的表情,拿捏得死死的。
整個劇場的幕後陣容,可見一斑。具體來看,有原本就很擅長這類題材的許宏宇導演、有頻頻做出爆款的編劇墨寶非寶、還有對甜寵劇得心應手的華策影視,奇正工作室(負責人楊蓓,代表作《愛情公寓5》《贅婿》《親愛的熱愛的》等)。
有了業內TOP級的製作班底保駕護航,觀眾與劇場之間的期待值、信任感,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而憑藉這種信任感與演員角色間的貼合感,戀戀劇場總能捕捉到Z世代年輕人的嗨點,推出好甜好看的劇。
這場關於z世代年輕人愛情觀的先鋒實驗,能成嗎?
書接上文。戀戀劇場台前幕後陣容搭建的信任感與貼合感,合七為一,已然形成一套專屬Z世代年輕人的氛圍感。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劇場氛圍感更多源自劇場合力。
何為劇場氛圍感?戀戀劇場的七部劇,儘管大的題材類型是甜寵,但實際上,每一部劇的類型又都不盡然。在娛sir看來,整個劇場更像是當代年輕人全景多元的愛情觀縮影。以矩陣式的組合內容推送,集約化的氛圍營造,不同愛情主題的劇集映射出當代年輕人的全新戀愛視覺,且劇場化持續力強、集中性強的品牌運營特點,更加有利於被關注、被自主傳播。
新晉編輯初禮(虞書欣飾演)與網文作者晝川(丁禹兮飾演)的愛情故事,有√——正在熱播的《月光變奏曲》
當紅男團隊長江熠(張新成飾演),與娛樂公眾號記者餘聲聲(梁潔飾演),互換身體,共同面對迥異的生活中漸生情愫的奇幻愛情故事,有√——《變成你的那一天》
圖書管理員與牙科副主任醫師的愛情故事,有√——《世界微塵里》
佛系青年池炎(任宥綸飾演)偶然間救下的一隻獅子貓化身妙齡少女(葛鑫怡飾演),為了完成「貓的報恩」重返家園,與池炎展開了一場奇幻、甜寵、治癒的「跨種族之戀」的故事,有√——《喵,請許願》
生活在現代的雷初夏(鞠婧禕)因為「超級月亮」,導致自己失憶並穿越到了許曉冬(鄭業成)手機里,展開一段奇幻的愛情旅程,有√——《滿月之下請相愛》
平行時空中平行時空中「高冷學霸」 葉佑寧(施柏宇)與 「向日葵女孩」夏文希(陳昊宇)的甜蜜「奇遇」記,有√——《循環初戀》
頂尖配音演員時宜(白鹿飾)與海歸化學教授周生辰(任嘉倫飾),攜手保全家族傳統手工藝,歷經風雨後相伴此生的故事,有√——《一生一世》
果然,年輕人想看的「甜」和「糖」,都被戀戀劇場承包了。你仔細看,網文作家與編輯、圖書管理員與牙科副主任醫師、頂尖配音演員與海歸化學教授,當紅男團隊長與娛樂公眾號記者,從人物設定上來看,這些職業無疑都很貼近當代年輕人熟悉且深度關注的領域;從劇情元素上來看,超級月亮、貓報恩、互換身體等角度新穎獨特,放大了看,與之對應的是科學、寵物關係、奇幻色彩等,成功覆蓋甚至是引領當代年輕人的社會關注射程或浪潮。
正是基於新的人物設定和劇情元素之下,戀戀劇場迸發出新的、符合Z世代年輕人追劇口味的作品,正在從全方位、多維度踐行一場場關於z世代年輕人愛情觀的先鋒實驗。
2021年1月,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指導下,社交平台探探發布了《探探「Z世代」戀愛、婚育觀洞察》。其中,談及戀愛動機,數據顯示,「Z世代」女性戀愛動機top1是「不想錯過眼前心動的人」, 同時,「Z世代」女性在經濟、思想上都更加獨立等。娛sir不禁聯想到,《月光變奏曲》中的三個女性角色:初禮、顧白芷、於主編。
初禮面對大神作家晝川的表白,並未因為身份地位的參差猶豫,且認真努力搞事業;顧白芷從始至終恪守編輯的職業精神;於主編面對丈夫的指責霸氣回應:為什麼不可以是我出去掙錢,你在家帶孩子呢?
而不論是初禮還是於主編,之所以能走進當代年輕觀眾的內心,引起熱議,最核心的點還在於Z時代愛情觀產生的變化。——要戀愛但不是唯戀愛論,要愛情但不是為了愛情犧牲一切,女主內男主外的觀念早已過時了。
不管你承認否,戀戀劇場,正在成為最貼近Z世代年輕人的劇場,戀戀劇場的劇,正在成為最懂Z世代年輕人的劇。
戀戀劇場在線上成為洞察Z世代年輕人愛情觀的窗口,在線下通過戀戀博物館的「初遇」、「悸動」、「熱戀」三個空間設置,全面呈現從初識到熱戀、從校園到職場、異地到婚姻的戀愛全階段,真實展現身邊平凡卻珍貴的愛情故事,讓大家看到普通人的戀愛也能像星星一樣,真實且閃閃發光。
不可置否,在戀戀劇場,集約呈現出Z世代年輕人在工作中、生活中為人處世的真實一面,進而打破並重塑大眾之於這一群體的認知、了解。他們拒絕快餐式的愛情、拒絕唯物質論、對工作與生活認真積極,有著清醒的認知。除了是人們洞察和了解年輕人的一個媒介,在劇場的聚合效應下,「戀戀」還挖掘出一條當代年輕人與情感議題、社會議題連結的一個通道,它憑藉豐富多元的內容表達,釋放出Z世代年輕人的愛情觀——自信自愛、經濟獨立、戀愛自由。
最後,娛sir認為,甜蜜撒糖之外,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戀戀劇場刻畫出了一幅多元的戀愛群像,觸達Z世代的年輕人們,在這裡代入自己,發現自己,也思考自己。在這個劇場裡,總有一顆糖,能「甜」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