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5期文化產業評論
上半年,江蘇省商務廳發布了「2021年第一批貿易促進計劃」,「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作為「一市一展」的城市品牌展會,被列入重點支持對象。作為全國唯一以推動創意設計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專業博覽會,創博會已成功舉辦九屆,累計近65個國家和地區的4100餘家創意設計企業參展,促成交易總額達近400億元,吸引130多萬創意設計專業人士、文化產業從業者和市民群眾……在「十四五」開篇之年,創博會將如何持續強化「江南文化」品牌的影響力?又將為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貢獻怎樣的「蘇軍力量」?
作者| 辣筆小新(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田佳寧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4669字 | 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2020年,江蘇省GDP突破了10萬億,這個經濟體量,超過了世界上90%以上的國家。而「五一」期間,一場《山河令》演唱會,讓蘇州搜索熱度暴漲620%,瘋狂吸睛又吸金。
可見,江蘇富庶的底氣,不僅來自經濟之盛,還在於文化產業的發展後勁十足。在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關於「文化產業」的部分寫道:「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實施文化產業競爭力提升計劃和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強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設。」
一直以來,江蘇省持續推進文化產業與關聯產業的多主體聯動和融合式發展。今年3月, 省商務廳發布了《2021年第一批貿易促進計劃》。「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下稱「創博會」)作為蘇州市「一市一展」的城市品牌展會,被列為重點支持對象。
在這個千城一面的時代,蘇州始終堅守對地方文化價值的珍視。
今年8月27日-29日,這個由 蘇州市人民政府、 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第十屆「創博會」,將以「設計引領·數字賦能」為年度主題,持續深挖江南文化品牌影響力,為蘇州文化產業「黃金時期」鍛造核心競爭力。
入選「一市一展」
創博會為蘇州帶來了這些可能
為貫徹「全力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工作目標, 江蘇省商務廳首次提出了「一市一展」的工作布局,旨在以城市品牌展會為抓手,發揮政府在搭建高質量展會平台的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推動新興產業、新興市場的發展,進而優化境內展會區域布局。
蘇州創博會能夠入選省商務廳「一市一展」貿促計劃,得益於近年來會展經濟對地方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帶動效應十分顯著。
展會自2012年立項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累計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100多家創意設計企業參展,紙加文化、洛可可創意產業等90多個項目落地,促成交易總額近400億元,吸引了130多萬文化產業從業者和市民群眾。
展會既充盈著蘇州的經濟活力,又激活著江南文化的潛力。目前,蘇州文化產業整體規模已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文化產業也成為了推動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本屆創博會,將繼續著眼未來、注重實效,分設三大主題展區:
一是「創·設計——創意設計與產業融合展」。內容涵蓋:意、法、英、日等國特邀設計師作品和案例,還有長三角40所高校共同舉辦的創新展示,以及「博物館文創設計展」「第七屆「紫金獎」蘇州賽區暨首屆蘇州文旅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展」等文創產品
二是「趨·未來——數字賦能新業態展」。圍繞蘇州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的規劃要求,展示蘇州以「數字創意產業」為核心的產業布局及發展成果,包括「金融助力·產業倍增——蘇州市文化(文旅)產業金融服務平台展」「數字文旅新業態展」「動漫影視產業及文化裝備展」「未來圖書館展」等展覽展示。
三是「融·文旅——大運河文旅融合主題展」。以深化「文旅融合,城旅融合」,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為主要展示方向,集蘇州申遺古鎮品牌、長三角文旅服務平台、運河文旅IP建設與成果、江蘇省精品文旅項目等內容,展示「文旅融合」所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面向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歷史性機遇,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認為,創博會平台在產業賦能、人才集聚、品牌效益等方面,正不斷為蘇州帶起更多新的增長極。
宏觀層面上看,創博會是一個建立對接轉化機制、整合文化創意資源、轉化設計成果的綜合性載體。展會緊跟規劃頂層設計,為文創產業搭建宣傳、展示、交易平台,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農業、高端製造業、旅遊業、工藝美術、絲綢家具服裝製造產業、藝術及衍生品產業等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了創意設計對城市的新想像。
中觀層面上看,創博會致力於建構以主題吸引、信息傳播以及產官學研聯動為主的品牌矩陣。通過舉辦「新樣式·新產品·新品牌——2021國際新手工藝運動論壇」「新時代·新理念·新課題——2021長三角創意設計人才發展論壇」「新消費·新場景·新體驗——2021長三角數字文旅傳播論壇,以及「新業態·新機遇·新發展——創博會系列文旅項目推介會、對接會」等系列配套專業活動,逐漸找到院校、企業、地方和市場的最佳結合點,開拓區域合作新局面。
微觀層面上看,創博會從「專業會展」與「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視角切入,以優質項目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依託「庫、獎、會、展」等一系列協作方式和工作模式,拓展文創設計業的流行面,著力鋪設長三角文化產業新鏈條。
憑藉築巢引鳳、引資育才的戰略思維,自2018至2020三年間,創博會公司完成了「從0到1」「從無到有」的質變。下一個階段,創博會公司將在「全面實施國企改革」的三年行動指導下,由「站起來」轉變為「富起來」「強起來」,實現「從1到10」「從有到優」的蛻變。
打造「蘇州模式」
創博會如何書寫出圈指南?
會展業以1:9的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在20年內寫就了一個個行業神話。創博會的崛起,也讓蘇州這片溫潤水鄉變得愈發熱鬧蓬勃。
而今,創博會出圈在即。
第一步,打響全國知名的會展產業文化品牌。
作為蘇州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國家級文化交流平台、重大項目招商服務平台、名家大咖匯聚平台」,創博會一直是蘇州提升「發展環境、營商環境」的有力抓手,也是「江南文化品牌」建設的攻堅力量。
在釋放文化消費潛力、改善文化消費環境的同時,創博會還是全國唯一以推動創意設計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專業博覽會。當前,蘇州已經同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佛山、銅仁等9個城市,通過展覽、活動等形式暢通文化產品傳播流通,產生了「1+1>2」的積極效應。
「跨城合作模式」一邊推進著創意設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另一邊也在釋放著創博會的號召力、影響力,使得蘇州在全國範圍內成為了「產業融合」的新標杆。
第二步,樹立非遺文化的新式風向標。
在「用設計講好中國故事」的宗旨下,背靠創博會平台,「新手工藝運動」深入挖掘、整合國內外創意設計及工藝製作領域的優質要素資源,積極推動「新手工藝運動」「星火計劃」「藝設聚焦」等子項目的發展。至今,已在全球12個城市累計舉辦30餘個專業展覽、20餘場專業交流活動,展示原創設計產品2500餘款,促成零售及創意設計服務類交易超過1000萬元。
到2023年,「國際新手工藝運動」將以提升「江南文化服務平台」的服務半徑為目標,引進國內外創意設計名師、名品資源,積極組織參與獎項設計師/機構;並藉助「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與「世界遺產典範城市」兩張城市名片,開拓日、德、意、英等多個國家的海外合作關係,加速蘇州文化企業融入「雙循環」發展大格局。
顯然,用新時代的設計語言為東方美學發聲,才可能加速中國製造工廠的角色轉型,培育出國際化的原創品牌。
第三步,向世界開啟一扇了解蘇州的城市窗口。
創博會具有公共性、開放性和國際性等特點,是一個集客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集中的展銷、營銷、傳播平台。其本身也成就了蘇州文旅融合的一道獨特風景。正如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強調指出:「蘇州要把『可以勾畫』的目標真實展現出來,打造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美窗口』。」
蘇州,以開放而興,因開放而盛。她以「聯合國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更被評為「世界遺產典範城市」。自2017年2月成為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以來,蘇州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推出「姑蘇八點半」品牌,以繁榮發展夜間經濟來豐富文旅消費內涵。2020年底,又成功入選首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而創博會,正在用文化產業和創意設計賦能蘇州底蘊,反哺實體經濟,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助力蘇州爭創「美學+城市+文創」融合的宜居、宜業城市典範。
共赴「十年之約」
「強富美高新江蘇」還會遠嗎?
「十四五」對於文化產業來說,將是機遇與挑戰共存。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博會也邁入第十年。
在成功舉辦九屆的基礎上,蘇州創博會將持續貫徹國家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工作要求,以「打造聚商育商服務平台,推動文化產業倍增發展」為目標,構建具有蘇州文化特點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一方面,創博會不斷突破傳統會展定義,更關注文創成果的商業化落地。
「新手工藝運動」作為創博會成果轉化的重要抓手,一直在推動「蘇作」文化符號的價值體系滲透到更為廣泛的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延展手工藝的生命力,進而深化產品內涵和吸引力,讓「江南文化」成為蘇州最亮眼的文化IP。
「江南文化」品牌的樹立,不旨在提升展會體量,還能夠幫助文創設計業形成掌控力,推動產業重心的轉移,保證新生設計力量產出更多系統性、長期性的成果成就。
另一方面,創博會持續探索現代會展模式,向數字化的產業網際網路思維轉變。
新冠疫情加速了數字化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文化會展業的數字化轉型。尤其是「雲上創博會——永不落幕的文創交易平台(二期)」的建設,將聯動各大新興媒體平台,打造「長期宣傳載體」,延長創博會服務至「365天」。
在蘇州「文創+科創」雙輪驅動戰略下,數字文化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突破口和增長極,將大力推進蘇州文化與科技、創意與會展等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今年年初,蘇州就已經吹響了「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的總攻號令,實施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知名度、國內影響力的文化產業重要中心城市。
總地來說,不管是平台的裂變,還是品牌的孵化,創博會所運營的文化空間都在與現實的城市空間有著深切的關聯和投射。
而創博會的文化產業圖譜,也恰是蘇州城市文化產業版圖的縮影。它將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寫上文化產業最有力的註解。
話題互動
您對創博會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辣筆小新打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作 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71331915_15261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