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疫情發展迅猛,截至3月28日,義大利確診人數上升至86498人,死亡9134人,西班牙確診人數64059人,死亡4934人,德國確診人數49107人,死亡321人,法國確診人數32964人,死亡1995人,英國確診人數14579人,死亡769人。雖然感染人數的量級(1-10萬)相同,但是死亡率卻差距很大:德國確診病人的死亡率0.65%,英國確診病人死亡率5.2%,法國確診病人死亡率6.1%,西班牙確診病人死亡率7.7%,義大利確診病人死亡率10.6%。我們在文章的開頭著墨不少用來分析西歐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的「數字」,有助於深刻理解歐洲疫情的現實情況。
在枯燥的數字背後,我們發現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德國的確診人數雖然急劇攀升,但是死亡率卻遠遠低於其他國家。有報道稱德國每周可以檢出50萬份標本,正是得益於應檢盡檢才使得德國死亡人數得到有效控制。這個觀點在筆者看來實在過於片面。德國新冠肺炎死亡率目前看和普通季節性流感死亡率接近,這恰恰說明德國強大的醫療保障能力,一方面德國可以阻斷輕症向重症以及重症向危重症病情的發展;另一方面,德國能確保一線醫護人員不被疫情擊倒,始終保持強大的戰鬥力。以上兩點是其他西歐國家難以做到的,終致局面無法挽回。必須強調的是阻斷輕症向重症轉變和保護一線醫護人員也是中國戰疫時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實際上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接受採訪時講述了法國在疫情防治中的三大缺陷:1.雖說法國出台「禁足」令,但由於文化差異,法國人直至今日仍無法像我國人民那樣長時間居家不外出,而外出時仍沒有形成戴口罩的習慣,致使人際傳播無法阻止;2.難以做到應檢盡檢,囿於檢測能力,對於出現輕微症狀的人只能告知他們回家隔離等待,無法阻斷這部分人向其他人的傳染,也無法開展有效的流調工作;3.做不到應收盡收,床位有限,醫療保障能力難以短時間內跟上,造成死亡率一路攀高。實際上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義大利和西班牙目前的窘況就是歐洲其他國家的前車之鑑,而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文化背景相同,雖然也存在難以完全「禁足」和不帶口罩的問題,但是他們通過強大的醫療保障能力硬核戰疫,為歐洲其他各國樹立了新的模式,值得借鑑。
我們一直期待之前的措施能夠有效控制疫情發展,同時等待歐洲疫情拐點到來。但是,我們更應清醒看到疫情防控的難度可能超出了預期。社區管理的缺失,物資供應的困難,流調工作的癱瘓,以及築起防控疫情最後防線的醫護人員的大面積感染終會把歐洲拽向被動群體免疫的深淵。改變目前歐洲各國的戰疫策略刻不容緩,「疏堵」結合,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強醫護人員的防護和治療上,與「疫魔」在戰疫的最後防線上反覆爭奪,殺出一個黎明來。
(作者劉慶陽是中國應急總醫院轉化醫學實驗室負責人。中國微生物學會毒素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災害委員會委員,研究型醫院學會休克與膿毒症分會青年委員,白金十分鐘全國志願服務聯盟副秘書長)
(本文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報立場)
(編輯:李璟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6tYKXEBiuFnsJQVM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