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樣的國產喜劇,內娛不敢再拍

2023-09-29   獨立魚電影

原標題:可惜,這樣的國產喜劇,內娛不敢再拍

國慶檔的大幕已經拉開。

而今年「國慶檔的看點,不止電影院裡的各路新片。

還有正如火如荼舉辦的杭州亞運會。

全民學英語,萬人廣場舞。

氛圍直接拉滿,處處運動氣息。

讓魚叔想到不久前的天津跳水大爺。

刻在DNA里的相聲傳統,濃縮成一句「生存一分鐘,快樂六十秒」。

直接讓獅子林橋變成人頭攢動的8A級景區。

甚至因為場面太過火爆,還鬧出了許多啼笑皆非的後續。

遊客們的跳水熱情過於驚人。

大爺們反倒退出江湖,忙著勸退、撈人。

全民健身之風越刮越大。

這讓魚叔想到了一部六十年前的老電影。

相當應景地講述了一場「全民起來嗨」的運動。

這是人民導演謝晉唯一一部喜劇片

好評遍布海內外,卻鮮少被提及畢竟神作太多

足夠爆笑,足夠跌宕,足夠有分量。

甚至戲內戲外的故事,也都足夠傳奇。

魚叔剛剛重溫,笑到也想就地跳水。

迫不及待,分享好片給大家的小長假增光添色——

《大李小李和老李》

當代人的生存壓力與身體素質成反比。

不少人健身運動,是為了續命。

但《大李小李和老李》誕生的1962年,時間節點相對特殊。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號召已發表十周年。

全民運動,已成形勢。

那時正需要一部相關影片,作為助長浪潮的東風。

謝晉所在的上影廠,便接到了這個任務。

要完成這個命題作文,不能拍「哭哭啼啼的戲」。

得是喜劇,好笑,讓觀眾感受到積極蓬勃的生命力。

於是乎,《大李小李和老李》應運而生。

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很難相信出自謝晉導演的手筆。

首先是因為,謝晉雖然佳作頻出,但喜劇作品極少。

至今,《大李小李和老李》都算是唯一一部

其次,與大眾印象中貫穿謝晉作品序列的主題風格不同。

濃重的人文主義關懷與震撼的現實批判力度淡化。

這部電影反而相當輕巧、詼諧、妙趣橫生。

因為,它與謝晉的個人生命經驗有了奇妙的關聯。

導演出生於浙江紹興,說到喜劇,其最熟悉也最鍾愛風靡滬區的滑稽戲

於是直接包下上海滑稽戲劇團,請來當時最著名的滑稽戲演員作為主演。

這才讓整部電影充滿了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帶來的喜劇效果。

為了豐富片子裡的體育樣式,謝晉更是力邀「千斤神力王」王子平客串。

王子平是近代宗師級的著名武術家,與黃飛鴻、霍元甲齊名

1918至1921年間,曾幾次打贏了外國大力士,名噪武術界。

在片中,他出演一位84歲的太極拳老師。

也為中國武術留下了十足珍貴的影像資料。

當時,國家正值三年自然災害的後期。

無論是生存條件還是拍攝條件,都可以用艱苦來形容。

導演讓出餐券,演員變賣桌椅,只為了換錢補充營養。

以求角色形象更貼近電影想要倡導的精神面貌。

但或許因笑星雲集的喜劇體裁,以及朝氣四溢的體育題材。

整個拍攝過程仍舊充滿了歡聲笑語,留存了一份難忘的歡樂記憶。

片子上映後,這份快樂也感染到觀眾。

作為一部當年的主旋律大片,反響熱烈,好評如雲。

謝晉帶劇組演員體驗體育項目的影像資料

不過,這部最開心的電影,卻也有著最令人唏噓的命運。

當然,這是後話了。

具體是怎麼回事,魚叔留到文章最後一部分道來。

如今再看,《大李小李和老李》仍然笑點十足。

其核心魅力便是故事簡單,手法卻豐富

導演將鏡頭對準富民肉類加工廠這塊方寸地

講述的也正是動員工人投入全民運動的過程。

但就是這麼一件小事,卻演繹得妙趣橫生。

小李是廠里的運動積極分子。

為了支持女朋友的工作,爭取更好的表現。

小李主動動員廠里的工人們,做廣播體操

但大家一沒興趣,二沒時間。

因為小李的父親老李,覺得會議重於一切

鍛鍊,只會耽誤開會的時間。

雙方爭執不下,只好選出一個中間人做體協會長。

大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在小李看來,大李好說話,又勸得動老李。

在老李看來,大李本就身體差,還不愛鍛鍊。

一到陰天下雨早早就腰酸背痛,比氣象台還准。

這樣的人做了體協會長,鍛鍊一事兒很快就會熄火。

但巧就巧在,大李是個十分認真的人。

接活了,就必須干好。

上任當天,大李就去買廣播體操圖冊。

誰料早已賣完,只剩下殘缺的半張。

沒圖冊能看,還有嘴能問。

結果這一問,就問出了岔子。

大李詢問書店姑娘,學了幾節動作。

甚至連姑娘甩辮子的動作也一併學了去。

但這還不算完整。

大李又去請教了自己的兒子,才學會了餘下的幾節。

如此「博採眾長,定能不負眾望。

苦練許久,大李回廠開始帶著工人們做操。

於是,所有人站在一起又是甩辮子,又是做兒童操

工友們一雙雙淳樸的眼中,逐漸冒出大大的問號。

這是學了個山寨版?

看到這,很難不跟工人們一起笑作一團。

但妙就妙在,大家借著這笑意正式將做操列為日常項目。

這冰,算是被大李破開了。

偏偏,有兩塊硬骨頭實在難啃。

一個,是大力士

膘肥體壯,自認咱這體格根本不需要鍛鍊。

三五百斤的豬肉都能手起刀落。

說話間,前來動員的小李就被撂翻在地。

另一個,便是老李了。

老李推辭鍛鍊的藉口,更是花樣百出。

又是沒時間,又是年紀大。

看到大李的妻子秀梅學不會自行車,還跟自己一樣以年齡做藉口。

老李更加理直氣壯地拒絕鍛鍊了。

對這二位,大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又是送運動會入場券,又是耐心科普。

甚至動員妻子秀梅真正學會自行車,堵住悠悠眾口。

柳枝飄揚月影斜,大李晚飯後耐心地教秀梅騎車。

沒想到,鍛鍊還能增進夫妻感情。

你別說,大李的心思還真沒白花。

兩位硬骨頭融冰的轉機,正以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笑到來。

這天,老李與大力士照常以巡檢冷庫為由推辭鍛鍊。

誰料,竟意外被關在了冷庫里

時間越長,整個人越拔涼。

敲敲死豬,再敲敲自己。

壞了,聲兒怎麼一樣!

為了保命,這回不動還真不行了。

於是一邊是工人們的跳躍運動,一邊是大力士與老李的踢踏舞取暖。

二者交相輝映,硬骨頭們也完成了鍛鍊指標。

國產喜劇電影史上的名場面,誕生了。

你看看,就是這麼一件小事兒,卻能如此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精妙的劇本走向,與國內外喜劇手法劇作技巧的巧妙融入,無不體現著創作者所下的功夫。

技術層面上,謝晉導演對視聽語言的把控仍見功力。

開篇就將鏡頭化為一顆籃球,串聯起一棟家屬樓幾層住戶的角色形象和性格特點。

但笑料和技巧之外,最動人的還在別處。

那便是電影中彼時上海民眾蓬勃的生活狀態,以及鄰里工友之間淳樸的情感

接地氣的同時,又足夠暖心。

秀梅學騎自行車,不小心摔了。

上下的住戶,都趕忙出來問候。

工友之間,也充滿信任與耐心。

像大李動員大力士與老李鍛鍊,意向不同也絕不對立。

小李拒絕將運動會的票贈與不願鍛鍊二人組。

倒是大李主動給票,在對方心中種下一枚種子。

果不其然,大力士幾番周折後被舉重項目吸引。

在運動會大聲叫好,自己也開始真香練習。

即便老李依然固執,大李也堅持潤物細無聲。

讓其眼看著秀梅,從不會騎車到拿下一枚獎牌。

甚至因為鍛鍊,面容和眼神都與之前判若兩人。

還看到特意請到廠里的老者,84歲高齡依然因太極鍛鍊精神矍鑠。

年齡,只是懶惰的藉口。

看到曾被大力士撂倒的小李,驚人地完成反殺。

也看到大李本人因為鍛鍊恢復健康,一步步摘掉了「氣象台」的帽子。

甚至看到自己,因為不鍛鍊逐漸在廠里掉隊。

於是偷偷拜師練習,三李一排,其樂融融。

這種散落在生活角落中的趣味,與接地氣造就的生命力,是電影經久不衰的內核之一。

是縱然是部「命題作文」,卻因對「人」本身的情感關注,依然春風化雨的魅力。

相似的,「天津大爺」爆火,以及各類民間運動趣事之所以能吸引大眾眼球。

仰仗的也是相同的精神追求,正如那句「生存一分鐘,快樂六十秒」所暗含著活力與希望。

但可惜的是,此片在特殊時期受到批判。

經典的冷庫笑點也成了「把人比作豬」的罪證。

大李演員劉俠生和大力士表演者關宏達歿於長夜。

其餘演員也大多命運多舛,有的遠遁他鄉。

導演謝晉的喜劇創作斷裂,也與這段經歷有關。

但值得欣慰的是,作品穿過風雨留了下來。

在彼時和如今,都依然能向觀眾傳遞出暖意和快樂。

也許這份古早的苦中作樂,同樣提醒著當今的創作者。

像電影與「天津跳水大爺」爆火背後暗藏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平凡快樂,仍是備受忽視卻意外治癒的題材良方。

只是放眼當下的國產電影,似乎再難尋到。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