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初,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後,分成了兩大部分,一部在皖南,由葉挺、項英率領,一部在蘇北,由陳毅率領。
結果,兩支部隊的命運卻完全不一樣。
1940年10月10日,南下的八路軍隊伍也打到了蘇北,與陳毅率領的新四軍在白駒鎮勝利會師。從此,華中成為我軍的一個重要戰略區。
對此, 毛澤東對陳毅在蘇北的工作給予很高的評價,特別指出:
「陳毅同志的統戰方針及統戰工作,為使各部隊團以上幹部深切研究統戰策略,破除其狹隘而不開展,顧小利而忘大義,稱英雄而少辦法的觀點,特將陳毅報告轉告各部作具體教育材料。」
毛澤東把陳毅的工作作為了一個敵後抗戰的典範。
陳毅領導新四軍一部在蘇北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但是,在皖南的新四軍卻面臨嚴重的危機,終於,1941年1月蔣介石一手製造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部和皖南主力八千人在國民黨顧祝同部七個師八萬餘人的重圍攻擊,幾乎全軍覆沒,僅兩千餘人衝出來。
這是我軍自長征以來的最慘痛的失利。
為什麼皖南新四軍和蘇北新四軍的命運完全不同呢?1941年10月,陳毅和新四軍將領蕭望東在一次夜談中說:
「毛澤東同志是一位有獨特思想的人,他看問題很深刻很準確。他提出的觀點,有不可推倒的力量。毛澤東同志的思想就是中國化的馬列主義,沒有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哪會有現在的抗日局面呢?新四軍皖南遭到國民黨的暗算,主要是沒有聽毛主席的,這就是最能教育人的事實。我們要勝利,要不失敗,就得聽毛主席的。」
皖南事變的根源是什麼?就是項英等人沒有聽毛主席的話。
蘇北新四軍為什麼欣欣向榮?就是陳毅等人聽了毛主席的話。
這就是毛主席的話語的巨大作用,要不失敗,就得聽毛主席的。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隨毛澤東》和《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凝聚在毛澤東旗幟下》(兩書為一套)記述了陳毅對於毛主席的話的理解以及執行效果。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冊,為讀者喜愛的紅色歷史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