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別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傘

2023-06-17     生活如夢

原標題:蕭紅:別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傘

說到一生渴望被愛,一生顛沛流離,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女作家蕭紅。蕭紅才華橫溢,被稱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出走半生,蕭紅再也沒有回到生她養她的黑土地,但是她的筆下卻寫盡了東北百態,仿佛從未離開故鄉。

最近看了孫儷在東方衛視《斯文江南》中展現的經典形象蕭紅,穿著復古旗袍的孫儷,外搭駝色大衣與圍巾,眼神靈動悠遠,於漫天飛舞的雪花中凝神遠望,目光眷戀而堅定,完美重現了蕭紅的形象。

從眼神到舉止,從動作到神情,都出神入化,讓人在不經意間就動情。代入感極強,不禁覺得,她就是蕭紅,帶我們走進她的那個時代,走進她的內心,這應該就是演員真正的魅力吧!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覺得凡是著名文學人士他們的一生幾乎都很悲催,或許只有歷盡人間苦難,方得一些十分珍貴的文字。

1911年6月1日,蕭紅出生於黑龍江呼蘭縣一個封建地主大家庭,因為出生在端午節,當地風俗認為是不祥之兆,因此蕭紅從小被家人嫌棄。小學沒畢業,就被父親阻撓、逼婚,輟學在家。

回顧蕭紅的一生,就像一場慌逃。1931年蕭紅在表哥陸振舜的鼓勵下,抗婚離家出走,一路逃到北平讀書。

只可惜,表哥是個沒擔當的男人,迫於家庭壓力,他很快就拋棄了蕭紅。生活的窘迫,讓她不得不投靠未婚夫汪恩甲,她試圖倚仗他吃飽穿暖完成學業,倆人蝸居一家小旅館欠下600元巨款後,汪恩甲便徹底消失了,只留下身懷六甲的蕭紅。

蕭紅曾說:「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因為我是一個女人。」在那個詭譎多變新舊交替的時代,她渴望自由,更渴望一個人能依靠。孤獨是入骨的惆悵,錯愛是麻木的抉擇。

21歲那年,蕭紅在最艱難,最落魄的時候,遇到了一見鍾情的蕭軍,原以為這便是她一生的依靠,卻不料蕭軍愛她是真的,濫情也是真的。

楊絳先生曾說:「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隨處可見的漂亮妞,隨處可見的有錢人,和隨處泛濫的愛情,卻唯獨缺了愛情里,一個人本應該缺失的那份責任感,安全感還有忠誠。

一個人有多好,一點都不重要,一個人對你有多好才重要。在這個放蕩不羈又充滿誘惑的世界裡,如果有一個人能給你安全感和忠誠,為你承擔那份責任,他一定比這個世界更迷人。」

臨終時蕭紅長嘆:「半生盡遭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她把心靈里的寒逼出來,靈魂終於孤單徘徊於天地。短暫的一生卻無奈被三次背叛、拋棄。歲月荒涼,人世無情。

自古紅顏多薄命,雖然蕭紅在文學上的造詣高於常人,可她的生活和婚姻卻讓人唏噓不已。從小嚮往的幸福生活,卻可望不可得。

不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是否已經後悔南來北往。短夢一場,我的一生,為何非要依靠他人呢。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

在那樣一個男權社會裡,蕭紅對自己的定位也不過是男人的附庸。她既渴望自由,又做不到完全獨立,一輩子都在依附不同的男人,但這些男人,誰也沒能成為她的救星。

正所謂:靠人打傘,風雨飄搖;自己打傘,從容自若。人生實苦,唯有學會為自己打傘,才能覺得可靠,活得安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663057483cc1446afc0694db91cf4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