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改革看到效果了!U18男籃就是縮影,俱樂部青訓名存實亡

2024-09-08     弄月公子

這幾年姚明開始重視校園籃球發展,尤其是讓大多數在CUBAL有著不錯表現的球員,能夠通過選秀進入CBA,也算是讓大家或多或少看到了中國籃球未來的希望。

反倒是逐漸變得雞肋的俱樂部青訓,已經快要名存實亡了,且因為國內教練員的一些執教理念也與世界籃球脫軌,中國男籃的青訓現在真有要被校園籃球超車的跡象。

本屆U18男籃亞洲杯,中國隊幾名發揮出色的球員,基本上都是校園籃球出品,像球隊目前的的隊內得分王張博源,就是校園籃球的代表人物,此前他曾代表吉林省實驗中學出戰,可以說是被校園籃球一步步培養出來的。即便已經簽約山西青年隊,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張博源還是因為校園籃球這條路,才有了今天這般造詣。

另外郇斯楠郇斯楓兩兄弟,也是走上了校園籃球這條道路,不過對比張博源,他倆因為獲得蔡崇信獎學金,直接去到了美國深造。而這次代表U18男籃出戰亞洲杯,他們也確實有著很強的「靈性」,如果可以在美國繼續歷練,並且能夠增肌成功,他倆的未來絕對是不可限量的。

看看CBA這幾年,真正從青年隊進入成年隊,並且能夠打出名堂的球員,真的是鳳毛麟角,反倒是校園籃球通過選秀進入CBA的,湧現出了鄒陽、張寧、祝銘震這些國手。誠然他們的實力還沒有達到頂尖,但至少也是為國家隊輸送了人才,相信只要能夠堅定走校園籃球這條路,中國男籃的復興還是很有希望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的青訓越來越不吃香呢?

追溯源頭,可能也與基礎教練員的保守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禁錮了這些年輕球員的思維,讓他們像機器人一樣打球,即便有靈性,也沒辦法發揮出來,長此以往地下去,也就逐漸泯然眾人,說遠了有王子瑞、李慕豪這樣的傷仲永,往近一點說,廣廈這幾年重點培養的許可,就是一個「反面教材」,隨著林秉聖的加入,許可新賽季恐怕真要被王博打入冷宮了。

如果現在的基層教練員還是像當初閔鹿蕾那樣固執、剛愎自用,那麼青訓和校園籃球的差距恐怕會越拉越大,久而久之,青訓恐怕真的會成為名存實亡的「雞肋產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562b35bf17b1d529db0356e12a4fb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