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時代創傷,依舊敞開夢想

2022-06-29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直面時代創傷,依舊敞開夢想

第59屆國際藝術展威尼斯雙年 展「夢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已經於4月23日開啟。來自全球58個國家的213位藝術家匯聚水城威尼斯,帶來一千多件藝術作品。雙年展將公眾視線重新聚焦於當代藝術,在後疫情時代關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其中一些裝置作品和景觀設計,正在重新塑造未來人類社會的奇思妙想。

由博埃里建築設計事務所(Stefano Boeri Architetti)設計的韓紙屋(Hanji House Pavilion)位於Palazzo Contarini Polignac宮殿的花園內,融合在周邊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群里,臨近威尼斯運河。外觀純白的木製展亭,四個非等邊金字塔尖角朝上,遠看好似一頂不規則皇冠,又讓人聯想到童年玩的簡易摺紙。創作該裝置的藝術家全光榮擅長用韓國傳統手工紙韓紙創作雕塑。這個展亭同時也是他「紙樹建築」的實踐原型,平行六面體的頂部放置了四個金字塔,並在中間置入了一個規則菱形的平面。該裝置與展覽「全光榮:重新想像的時代」中的40件大型桑皮紙浮雕、雕塑和裝置產生對話。

由博埃里建築設計事務所操刀設計的韓紙屋

德國館的展廳呈現出風格,中央被砸了一個巨大的洞,暴露出裡面的建築基座,剝落的牆體露出傷痕累累的磚。德國館建於1909年,藝術家Maria Eichhorn破壞性地將德國館拆成殘骸模樣,並別出心裁地命名為《重新安置一個結構》(Relocating a Structure),牆上的文字對這段歷史做了記錄。

整體白色的西班牙館,開始會讓人誤以為什麼都沒有,但這是藝術家伊格納西·阿巴利(IgnasiAballi)對既有事實的質疑過程,假設現在是異常狀態,那麼改變10度角,以1:1的比例重建建築物並對其進行更改會發生什麼?這種干預破壞了空間記憶,通過空間的蛻變帶我們進入想像的旅程。

由博埃里建築設計事務所操刀設計的韓紙屋

藝術是通往想像世界的稜鏡。如果現實讓人沮喪,那就不妨在遍布雕塑、精心造景的花園裡來一次沉浸式白日夢遊。烏茲別克首次亮相威尼斯雙年展,推出「Dixit Algorizmi-知識的花園」,使用當代藝術語言來探索現代科技的根源,喚醒科技與時代和文化長久以來被忽視的共鳴。

展館將伊斯蘭風格的傳統花園重新塑造為一個聚集和交流的場所。項目由Space Caviar和SheidaGhomashchi策劃,展示了對9世紀的波斯數學家、天文學家、「計算機科學之祖」穆罕默德·伊本·穆薩(Muhammad ibn Mūsā al-Khwārizmī)的開創性工作的思考,穆薩的《代數學》是第一本解決一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系統著作,因而他被稱為代數的創造者。這位博學家在烏茲別克希瓦市出生和長大,最重要的研究發生在巴格達的智慧之家。烏茲別克館的設計在空間安排上以此為參考,以伊斯蘭傳統規劃的正式花園為中心創造一個聚會和交流的場所:拋光的鋁製地板讓人想起伊斯蘭傳統四分式花園中心的十字形水渠,空中如雲朵般漂浮的薰衣草是烏茲別克的原生植物。傳統的伊斯蘭花園的主題是水和陰影,如梯田般的工業感花園,是為了致敬在花園沉思的傳統文化而設計的。

德國館建築及展覽

與展館內的公共項目平行,由烏茲別克音樂家阿布羅·祖法羅夫(Abror Zufarov)和藝術家兼作曲家查莉·塔普(Charli Tapp)設計的聲音裝置Velocity0將作為國際作曲家的中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使用專門創建的The Program平台使用Velocity0算法。程序的每個參與者都可以將他們自己的數據集輸入到算法中,程序據此創建獨特的生成分數,在裝置進行的無休止的嵌套式算法結束之後,將舉行幾場音樂會節目,通過當代藝術來探索被遺忘的算法根源和與當今時代的共鳴。

在全球日益炎熱的環境里,所有的濕地正受到乾涸的威脅。走進智利館「泥炭地之心」(Turba TolHol-Hol Tol),好像步入BBC紀錄片《綠色星球》里被植物野蠻侵占的濕地,「Hol-Hol Tol」在塞爾克南人的語言中意為「泥炭地的心臟」。塞爾克南人是已經滅絕的巴塔哥尼亞火地島的土著居民。

首次亮相威尼斯雙年展的烏茲別克館

泥炭地被認為是在大氣中積累碳最有效的自然生態系統,是豐厚的淡水資源庫。在阿根廷和智利,泥炭地提供了對當地至關重要的水服務,並為緩解氣候變化做出了重大貢獻。泥炭地還具有半水半陸過渡特徵和高度的生境異質性,是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生存環境。

該項目由智利政府文化、藝術和遺產部以及外交部策劃,是包含了多學 科團隊的集體 項目。智利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火地島Karukinka公園和Selk'nam Hach Saye文化基金也參與到了項目的建設中。場館一次只允許八個人進入,觀眾進入場館就會走上坡道,進入全景螢幕劇院。與傳統螢幕不同,這裡的螢幕薄如皮膚,禁止觸摸,因為它是由一種未公開的生物材料製成的。視頻大部分圖像接近於抽象畫面,攝像機開始懸停在泥炭地,然後慢慢沉入泥炭,逐漸深入地底。聲音藝術家ArielBustamante為這個場景創造了高度複雜的聽覺空間,隨著聲場變得越來越強,參觀者與鏡頭移動的畫面之間建立了緊密的相連。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相機重新升起,光譜形式從那個虛空中出現。這個環保主題的場館呼應著「夢想之乳」母題下的主題之一,即強調「身體與地球的聯結」。

智利館的「泥炭地之心」

在疫情、戰爭與社會問題帶來的不安中,藝術家試圖對自然、人類和未來投射自己的審視。人類中心主義終結的世界或許將會到來,正如策展人所說:「你可以吸收時代的創傷,也可以向未來敞開心扉。」(編輯:九月)

文 Article / 劉星 Liu Xing

圖 Pictures / 威尼斯雙年展 La Biennale di Venezi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5571817ad51e1cfbeaa85f70ed2a4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