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每一個媽媽來說,寶寶都是自己的心頭肉。同樣,對於寶寶而言,媽媽也是這個世界上最親近和信賴的人。可是,有個問題卻困擾著很多媽媽。
隨著寶寶的長大,他們慢慢學會了辨認身邊的人,也對媽媽有了更多的親近感,可與此同時,媽媽發現自己總是遭殃,經常不是被寶寶扯頭髮,就是被寶寶打臉。
這是怎麼了?難道寶寶總打媽媽有暴力傾向嗎?王女士最近就遭遇了這樣的困擾,她不清楚究竟是孩子不喜歡他,還是孩子真的有暴力行為。她希望早點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寶寶總喜歡動手,奶奶認為有暴力傾向,媽媽急求答案
王女士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如今有9個月大了,現在已經學會了坐和爬。看著聰明健康的寶寶,王女士覺得十分幸福。
可是最近,王女士發現,每當自己抱孩子時,孩子總喜歡伸出小手拍打自己的臉,一開始,王女士覺得沒什麼,就把寶寶的手捧過來作勢要吃掉的樣子來逗她玩。
可沒過多久,王女士又發現,女兒越來越喜歡扯自己的頭髮玩,經常突然就上手薅頭髮,幾次都把王女士疼得不行。就算王女士嚇唬孩子,孩子也不會鬆手,只得一下一下把孩子手掰開,把頭髮弄出來。
這孩子到底怎麼了?為什麼越來越頻繁地喜歡動手呢?難道是教育方式出差錯了?正當王女士百思不得其解時,孩子的奶奶對她說:「這孩子這麼小就知道動手,以後可怎麼著啊!」
王女士聽了這話,心頭一慌,難不成孩子真有暴力傾向?為了弄清楚孩子到底怎麼回事,王女士開始上網查各種資料,也查看了很多專家的相關言論,終於她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孩子喜歡動手打人,這是一種成長中的正常現象,說明孩子的動作發育很好,也說明她在認真探索世界,父母只要給予適當引導即可。
分析
對於王女士的困擾,很多網友也表示深有同感。其中,有網友說這問題必須得改,有些孩子到了六七歲還打人呢!也有網友說,自己孩子每次出門都要被手欠的孩子打兩下,還不是父母慣的毛病!
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出現打人現象的原因是不一樣的,比如案例中9個月的寶寶打人完全是無意識的,而到了兩歲以後,孩子打人可能是出於某種原因。如果孩子四歲以後還有打人的習慣,那就是有意為之,需要父母及時糾正!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打人?
1.動作發育不完善,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這主要針對的是年齡較小的寶寶,他們正處於動作敏感期,精細動作、大動作都沒發育完善,此時又渴望探索世界,這時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大人、拍打東西、摔東西、咬東西的動作,這是無意識行為,是可以被理解的。
2.語言發育不完善,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對嬰兒來說,他們渴了、餓了就只能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而對於語言發育並不完善的嬰幼兒來說,當他們出現憤怒、不滿、暴躁、委屈等等情緒而又無法表達時,他們就會通過打人、摔東西的方式發泄出來。
3.受家庭環境或的影響,喜歡模仿大人行為
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很多人會認為他家教有問題,的確,孩子的教養和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或者教育孩子受了委屈要打回去,那孩子就會用這種方式與人交往。或是孩子受動畫片、電視節目、遊戲等的影響,盲目去模仿大人行為。
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要如何引導?
1.及時制止,明確告知這樣做是不對的
不管孩子出於何種原因打人,父母都要及時制止,哪怕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必須讓孩子明白行為的不當。
2.通過多種方式來講道理,使其學會自控
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是講不通道理的,但是可以通過講故事、讀繪本、看動畫的形式告知孩子哪些行為是錯的,讓他學會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
3.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
當孩子出現情緒、想法而又無法表達時,父母要引導孩子慢慢學會正確表達,讓情緒找到合適的宣洩方式,父母在這方面尤其要做一個好榜樣。
得知原因和方法後,媽媽心安了!作為父母,千萬不要認為打人的孩子就是壞孩子,既要了解孩子打人的原因,還要懂得如何正確引導。只有「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