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華原創丨美妙的歌唱(隨筆)

2023-10-04   真言貞語

原標題:石清華原創丨美妙的歌唱(隨筆)

美妙的歌唱

(隨筆)

文/石清華

午睡一起來,即去華中科技大學站乘公汽。公汽,大約是城市平民節假日環城觀光的便捷工具。

我藉此工具,很是觀光了一些鬧市、景區。看到了人們的幸福,領略了山河的壯麗,原來平民也有快樂。等了十多分鐘,登上513號公汽,去逛逛武漢火車站。

可能處於節日人流高峰間歇期,車上的客人不如前幾天那樣擁擠。我上車時剛好有下車者的座位,在我後面上車的是兩個時髦女孩和一個中年男人,也許是他們的承讓,我才不會站著。

到了下一站,沒有人下車,但上來一位頭戴黑色單布帽,身著黑色套裝,從頭到腳都粘了不少灰塵的老頭子。他可能七十多歲,腿腳有些不靈便,精神狀態也不樂觀。一瘸一拐地走到下車門邊,一手抓住立柱,掃視一下周邊,已經沒有了空座位,只好兩手扶立柱站著。乾瘦的脖子似乎承載不起頭顱,一會兒即將腦袋靠在兩手上。

我有點擔心,要是多站一會兒,如果手疲倦、腿發軟,或遇有車速驟減或驟增時,那麼他有可能摔倒。我瞄了一下老頭子的周邊,老的如我,中年的有男有女,青年人一位,身著白色上衣,二十幾歲,學生模樣,很是帥氣。我雖然可以讓座,但覺得不合適,另外的幾個人皆可讓座。我等待觀看了兩分鐘,他們仿佛沒有讓座的意思。我比站著的老頭子年輕一些,而且身體狀況比他好,讓吧。哪怕站個四十幾分鐘也不輕鬆,總比這老頭子挺得住些。於是站起來拉拉老頭子:「老哥,來,坐這裡。」

「你坐吧,我站著還可以。」

「來坐吧,別客氣。」

「謝謝。」老頭子用渾濁的雙眼看看我,嘴角翕動、微微一笑。這是沒有一絲欺詐,發自內心的笑。

「不用謝。」

周邊的幾個人瞟了我一眼,依舊穩如泰山。只有白衣帥哥身子動了一下,偷偷看了我一眼:這麼大的年紀了,還在給別人讓座,可敬、可敬。這座本該我讓的,如果一讓,那就有出風頭之嫌,畢竟人言可畏呀。他身子又動了幾下,可能是想站起來吧。稍稍等待了一會兒,白衣帥哥「嗖」地站起來,走到座位旁,拉一拉我的手臂,很溫和地說:「您請坐。」

「謝謝。」我飽經滄桑的雙眼,禁不住濕潤了。

「不用謝。」

我知道,很多人投來了敬佩的目光,在不少人的心中,白衣小伙子肯定更加帥氣了。

公汽一路走過三十幾站,上上下下了許許多多的客人。「謝謝」「不用謝」的甜美歌唱時不時地傳來,入駐在人們的心裡。

到了火車站,穿行在熙熙攘攘、說說笑笑、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從左到右、樓下樓上、屋裡屋外,到處遊逛。試圖把這麼大個火車站印入腦海,更想把歡聲笑語攜在心中。

轉到出站口,行色匆匆的人們或肩背手提,或牽著孩子拖著行李箱,雙手不空、兩腳忙忙。所有這些,出行者皆有預案,行動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但也有意外。

正在觀賞這流動的風景畫時,畫面的一角出現了一位年輕的女人,但見她背著不小的旅行包,左手推著行李箱,右手提著一個可能有一米多高、邊長三十厘米左右的紙板箱。這紙板箱應不是計劃所帶之物,大約很有些重量。女人提行幾步後放在地上拖行幾步,拖、提輪換,幾步幾步地朝前挪。要是有人幫幫她,那該多好啊。

拖箱女人艱難行進時,她的身邊走來一位年輕人,和顏悅色地對女人說:「這位大姐,我幫你抬著紙箱,可以嗎?」

女人得救似的回望一下,報以甜美地微笑:「可以呀,謝謝小哥。」

「不用謝。」說著提起了女人拖的那一頭,把輕的一頭給女人抬著。常聽人們說力氣去了有來的,年輕男人花了一些力氣,談不上什麼損失,卻紓解了年輕女人的困難。他踐行了「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的號召。

此時耳畔有種美妙的樂曲在迴響。在電梯進出口、小區大門前、火車客車上下時、公共活動場所等地方,常常有「謝謝」「不用謝」的歌唱。唱得人們眉開臉笑、心裡舒暢。

但願「謝謝」「不用謝」不斷延伸,唱遍四面八方。

(2023年10月3日)

【作者簡介】石清華(男),退休教師。出身卑微,有幸長成,但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只好勤奮幹事,踏實做人。胸無大志,交遊平民,酸甜苦辣,離合悲歡,滲透於心。然盼其覺醒,努力上進。替己謀福利,為國盡忠誠。暢敘平民事,共享人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