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30隊之鵜鶘:控衛難題終被破解 胖虎鶯歌還能信嗎?

2024-09-13     NBA廣角

上賽季,鵜鶘隊又一次經歷了跌宕起伏的行程。

常規賽初期,他們一度擠進西部三甲,到賽季中期,他們最差時曾跌落到西部第10。進入3、4月份,鵜鶘隊奮起直追重新回到西部前6的序列,但在眼看就要鎖定季後賽直通卡的時候,卻壓哨被太陽隊反超了。

於是,鵜鶘只能以7號種子的排名,從附加賽開始打起。結果,他們足足經歷了兩輪附加賽鏖戰,才艱難拿到了季後賽最後一張門票。但不幸的是,在站上季後賽舞台的那一刻,鵜鶘已經失去了球隊核心錫安-威廉姆森。接下來,他們毫無懸念在季後賽首輪遭遇雷霆的4-0橫掃,連續第二年敗倒在這個苦主腳下(去年是附加賽)……

鵜鶘出局的方式如此狼狽,當家球星錫安自然是脫不了干係的。自2019年進入聯盟以來,錫安的天賦從未被質疑過,但由於體重過大、頻繁受傷,他卻嚴重拖了鵜鶘隊的後腿。為了避免錫安傷病所帶來的風險,鵜鶘在與之續約時已寫明了獎勵和懲戒的種種附加條款。可是合同上的白紙黑字卻並沒有完全約束住錫安,也沒能避免傷病悲劇一再的重現。

但必須承認的是,最近兩個賽季,錫安對自己的要求的確嚴格了一些,至少,他沒有讓體重再無上限的增長,在實戰中,他也不會再一味使用蠻力,而是逐漸在橫衝直撞和迂迴行進間找到了一些平衡點。

上賽季,錫安場均得分只有22.9分幾乎降到了與新秀賽季持平的水準。不過,在犧牲了部分個人強攻的份額後,胖虎在體系中的融入度,他與隊友的協作明顯更出色了。他場均要送出5次助攻,創造了個人生涯的新高。同樣的,在出勤率方面,他也生涯首度邁過了70場的關口。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錫安將帶著足夠健康的姿態開啟季後賽爭奪的時候,他卻在附加賽與湖人的「白刃戰」中扭傷了左腿筋,又一次以受傷報銷的方式提前告別了賽季。更加諷刺的是,在這次報銷之後,錫安職業生涯季後賽零履歷的狀況仍舊沒有絲毫的改變……

錫安的悲劇,還並非鵜鶘這個失落賽季的全部。作為球隊中的另一核心支柱,布蘭登-英格拉姆的狀態甚至更加讓人無法理解。

去年夏天,英格拉姆經歷了一次失意的世界盃之旅,他在那次比賽中由於狀態萎靡直接被棄用了。後來,鶯歌回到俱樂部,仍沒有從情緒低谷中徹底走出來。上賽季,他的球場輸出繼續在低位徘徊,常規賽,他出戰64次,場均只能得到20.8分,書寫了加盟鵜鶘5年里的最低紀錄。

今年季後賽,鵜鶘首輪被橫掃羞辱,鶯歌也是「罪魁禍首」。明明在錫安受傷後,他應該扛起球隊進攻大旗的。但沒想到,他的發揮竟然比常規賽還糟糕,他場均只能得到14.3分4.5籃板3.3助攻1搶斷1.3蓋帽,投籃命中率只有慘澹的34.5%。也是因為鶯歌狀態的大跳水,賽季結束後,市場上迅速出現了鵜鶘要兜售他的傳言。

三當家CJ-麥科勒姆的表現同樣不算靠譜,儘管常規賽期間,CJ場均依然可以拿到20分,三分命中率42.9%也創造了生涯新高。但是到季後賽,CJ與鶯歌一樣也中了得分魔咒,他場均只能得到17.8分,創造了過去8次參加季後賽的新低,而他24.1%的三分命中率更是到了沒眼看的程度。其實,在坊間早就出現過鵜鶘將CJ擺上交易貨架的傳聞,但以他上賽季的表現,尤其是季後賽的迷失狀態,還會有多少球隊真心愿意接手他的合同,卻已經是個大大問號了(合同還剩2年,總價值6400萬美金)。

在內線,瓦蘭丘納斯是隊伍最為勤懇的那個人,在大名單中主將輪番受傷的情況下,瓦蘭卻做到了上賽季全勤,打滿常規賽全部82場比賽。在替補席上,小南斯依然扮演著萬金油式的角色,在隊伍體系需要查缺補漏的時候,教練組依然會第一時間想到他的「補丁」屬性。但遺憾的是,由於這兩人都存在明顯的實戰短板(瓦蘭腳步遲緩,小南斯進攻手段有限),今夏,他們相繼成為紐奧良「換血」的犧牲品,只能被迫去別的球隊另謀出路了……

當然,在這個失望的賽季中,鵜鶘陣中也並非全然沒有亮點,至少在鋒線上,特雷-墨菲和赫伯特-瓊斯兩個年輕人,依然呈現了不錯的上升勢頭。墨菲上賽季場均得到14.8分4.9籃板和2.2次助攻,雖然他的三分命中率略微下滑來到38%,但三項基礎數據卻都再次刷新了生涯紀錄。瓊斯的進步則更加明顯,他生涯首度賽季得分上雙,三分命中率還進化到41.8%的高水平。此外,在賽季末,他入選了最佳防守一陣,還在最佳防守球員評選中得票排進了前五。

事實上,自從濃眉哥離開鵜鶘後,在後AD時代,鵜鶘一直緊跟當下的籃球風潮囤積和培養鋒線3D,雖然,他們的耐心播種尚沒有在戰績層面獲得太多實質性收穫。但鵜鶘這幾年的失敗,卻並非由於管理層勾畫的建隊思路有何錯誤。

鵜鶘隊之所以始終無法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一方面確實是受困於兩位當家球星胖虎和鶯歌的傷情。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球隊缺少正牌組織者。

上賽季,鵜鶘採用的補救方式,是讓鶯歌和胖虎輪番持球客串組織核心。儘管從數據上來看,兩人賽季助攻數都超過了5次。但與此同時,另一項數據也凸顯了缺少PG組織給鵜鶘進攻帶來的負面影響,上賽季,鵜鶘場均投籃出手數聯盟第23,場均三分出手數聯盟第24——他們明明坐擁不少天賦球員,可是創造出手機會的能力卻是聯盟倒數的。其底層邏輯,恰恰是因為沒有一名好的傳球手,對進攻做出準確和恰當的疏導。

不過在對此進行了反思後,休賽期,鵜鶘高層迅速做出了改變,他們啟動大交易從老鷹挖來了二當家德章泰-默里,從理論上來說,終於算是給鵜鶘的頑疾注射了一針最為精準的解藥。

要知道,早在馬刺時期,默里就是被波波維奇作為帕克接班人進行培養的。效力馬刺的最後一個賽季,他場均甚至可以送出9.2次助攻。過去兩年在老鷹,由於要和特雷-楊共享球權,默里的角色有所受限,但即便如此,他場均助攻數也達到了6.3次,也是要比鵜鶘目前輪換中的任何人都要高的。

未來,有了默里的加入,鵜鶘隊進攻端的乾渴有望得到緩解,而在來到鵜鶘,重新擁有絕對的組織主導權後,默里身上傳球、串聯的靈感因子也有望被重新激發出來……

大交易的達成,也讓鵜鶘隊暫緩了他們的拆隊計劃。至少下賽季,胖虎和鶯歌可以繼續安穩的作為核心留在紐奧良了。而在摘得「茉莉」後,紙面上,鵜鶘已經擁有了一套四巨頭陣容。

也因此到了下賽季,衝擊季後賽仍會是鵜鶘的核心目標,在這個務實的目標下,他們對於選秀培養新人自然就沒有多大興趣了。於是,今年的選秀大會,鵜鶘歸還了湖人的首輪17號簽,將這張首輪簽的使用權順延到了2025年。此外,他們也只是在首輪末颳了張彩票,在第21順位摘下彈跳出眾的貝勒大學中鋒伊夫-米西。

另外,鵜鶘還在市場上一年底薪簽約內線老兵丹尼爾-泰斯,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新賽季,米西和泰斯就將分享瓦蘭走後留下的內線出場份額了。

不過一項數據顯示,上賽季,鵜鶘贏分最多的兩套陣容,都是一個後衛搭檔四個前鋒的所謂「五小陣容」,如今,隨著瓦蘭的離開,隨著默里的加入,鵜鶘擁有了打的更快,更多嘗試小陣容的本錢。下賽季,5號位已經不再是鵜鶘戰術布局的重點了。而一套更加靈動的陣容,一種更加自由的戰術理念,或許也能將鶯歌和胖虎身上的得分潛能再度喚醒出來……(搜狐體育原創:波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3c3f38de6ba04cae87972f79c4807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