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好友都「電子消亡」了?網友:不看也不發

2023-11-06     電腦報

原標題:朋友圈好友都「電子消亡」了?網友:不看也不發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發布,「朋友圈」功能同步上線。今年是朋友圈誕生的第11年,你每天還會刷朋友圈嗎?此前3月,騰訊財報顯示,小程序和視頻號的使用時長均超過朋友圈的使用時長。對此,部分網友表示,不是自己喜歡上刷視頻號,而是幾乎不再刷朋友圈了。

事實也是如此,隨著我們的社交圈子越來越雜,好友列表越來越長,分組越來越多,發的朋友圈卻越來越少。

相關的話題不時在社交平台掀起討論。比如「朋友圈裡的人好像都『電子消亡』了」「為什麼朋友圈點贊越來越少」等詞條近日引發熱議。

有網友表示,數百個微信好友,攢一天都刷不出來五六條朋友圈。不僅朋友圈很少發了,還有不少人甚至將朋友圈動態隱藏,幾乎「切斷」了自己和外界的聯繫。

曾經,在朋友圈你可能是個「話癆」,第一次做出美味飯菜、第一次參加音樂節、第一次加班到很晚...很多人的「第一次」都分享在了朋友圈,在發送動態之前還會精心挑選圖片、組織語句。而現在,「朋友圈三天可見」或者一條「橫線」的顯示,似乎就像一堵牆,提示著來訪者:抱歉,裡面的世界不對外開放。如今一打開朋友圈,除了廣告微商心靈雞湯之外,僅有屈指可數的仍在「分享日常」的朋友。

回顧朋友圈上線的這十多年來,它早已不再是一項「社交功能」,有人將它用於工作的宣傳,有人把它作為記錄生活的「便簽」,朋友圈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

最初的朋友圈只支持發文字、圖片、分享音樂,而後新增評論回復等功能,互為好友後可以對好友的朋友圈內容進行點贊和評論。再之後又新增朋友圈分組和朋友圈可見天數,降低了很多人的日常尷尬,同時也保護了隱私。同時,憑藉著簡便的語音功能,一舉拿下了中老年市場。

不過,遺憾的是,朋友圈也有不少創新最終沒能逃過「曇花一現」的結局。比如2016年,朋友圈短暫的上線過紅包照片功能,用戶可在朋友圈發布一張紅包照片,好友若想查看該照片,需發送隨機金額的紅包。但不到半天時間,該功能就因失控而火速下線;2019年朋友圈曾上線表情包評論功能,一時間,朋友圈的評論區淪為斗圖大賽,大家玩得不亦說乎,但同時也引發一些極簡主義用戶的不滿,兩天後此功能被悄然下線。

可見,雖然朋友圈會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增加實用功能,但微信體量太大了,朋友圈很難權衡所有人的喜好。

如今,微信依舊有著強烈的熟人社交屬性,朋友圈也早已形成了一個十分私密性的社交關係網,但大家的分享欲卻逐漸消失。所謂發朋友圈的理由是相通的,不發的理由是各有各的心事。

綜合網友的評價,大概有以下幾點:

朋友圈已不再是限於「朋友」的圈子,出去吃頓飯、理髮、逛街,微信好友列表里就會多出幾個人,其中有礙於情面不得不加的人。原本用來分享生活的朋友圈,隨著好友增多,面臨著被陌生人窺探的風險。

除了被微商代購占領之外,自己的朋友圈也變為免費「廣告牌」,比如被關係一般的同事請求幫忙宣傳自己家種的水果,幫老闆轉發朋友圈給孩子投票等等,最後只能關閉朋友圈。

朋友圈裡有家人、親戚、領導、同事、客戶等等,每次發動態都要做好分組,各種屏蔽,一頓操作下來,分享的慾望都少了,對於發出來的內容仍會有些顧慮,害怕一些有心人的評判。總之,在朋友圈很難真正做自己,不如在匿名社交平台可以隨心所欲表達和分享。

隨著電腦端微信的功能逐漸增多,如網頁版文件傳輸助手、圖片文字提取翻譯、接收文件支持自定義修改「只讀」等,微信的辦公屬性越來越強,已從社交軟體變為工作軟體,大家逐漸失去私人空間,分享的慾望自然也降低了。

你是因為何原因不再發/刷朋友圈呢?

編輯:c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3a2d31e50ba3a97b1a7fe2ad0839b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