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起因偷看女室友洗澡引發的悲劇

2022-08-25     史鏡說

原標題:浙江一起因偷看女室友洗澡引發的悲劇

隨著政府的努力,各地房價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對於剛結婚的夫妻或者一些剛入社會的小年輕來說,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還是實屬不易,因此對一部分人來說,他們的第一選擇,依舊是租房。

為了能夠賺到這一部分人的錢,很多房東將自己的房間直接隔斷成一個一個的小單間,在外表上看似與普通單間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實際上卻存在眾多弊端,第一、安全性以及隱私性沒有任何保障,第二、空間狹小,很多隔斷房受制於之前的戶型,很多時候連窗戶都沒有。

但是其價格便宜的好處依舊吸引得眾人租住,在浙江溫州打工的一對小情侶為了省錢也住到了一間隔斷房之中,房間只是由簡單的隔斷板隔開,該房間的廁所和隔壁房的廁所連在一起,在看房子之初,他們覺得一切都還可以接受,但是唯一覺得不行的就是廁所里和鄰居廁所那一道牆並沒有全封,牆面歲的上空和隔壁房間廁所是相同的,作為租客的熊女士和其男友覺得不能接受,但是最終在房東的勸說以及格外低廉的價格誘惑之下,簽下了租房合同。

熊女士住的這一整套房子裡面還住了不少像他們一樣的人,而離熊女士房間最近的就是的一名姓張的單身男性,熊女士和其男友住進來的第一天,張某就已經盯上了熊女士。因為隔斷房的隔音效果差勁,熊女士和其男友在隔壁的一舉一動,張某都能夠聽得一清二楚。

如果張某本身是正人君子的話,還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張某本身就是一個素質不高的單身人士,每次熊女士從隔壁傳來的聲音都讓其心猿意馬,甚至在熊女士洗澡之時經常用耳朵貼近隔斷牆偷聽。

而這一切熊女士和其男友並不知道,城市繁忙生活之中,即便是住在相鄰的房間裡,熊女士二人卻連旁邊住的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但是本著對鄰居的信任,二人也並沒有多加設防,也正是因為其這種對陌生人無端的自信,助長了鄰居張某的慾望。

張某不再滿足於僅僅是偷聽,他想要看一看那邊美妙的情景,於是在又一次熊女士洗澡之時,張某藉助椅子爬上了阻隔牆,攀到了兩個廁所連通的部分,透過空隙,張某直接欣賞起熊女士的身姿。

而其過於火熱直接的目光也引起了熊女士的注意,正在洗澡的熊女士莫明地感覺自己被誰注視著,她一抬頭便看見了張某的眼睛,被嚇了一跳的熊女士,大喊一聲,快速將衣服穿上,喊來男友。

眼看著自己偷窺行為暴露,張某慌亂地從椅子上下來,將房門鎖住,熊女士和男友在外敲門多次並未等到張某的開門,無論如何挑釁叫罵,張某都像是一隻受驚的蝸牛,躲在自己的房間中,可熊女士二人也並不是善罷甘休之人,他們直接報了警。

待到警方到來了,在警方的勸說之下,情況還是沒有任何好轉,就在此時警方接到當地一名群眾報警,稱在一棟居民小區樓下發現一具屍體,疑似墜樓,警方在聽聞此消息之後,將報警訊息進行對比,發現恰好和熊女士在一棟樓。

警方看著眼前緊閉的房間頓時產生了一種不祥的感覺,在強行將張某房門打開之後,警方只看見空無一人的房間,從房間向外看去,警方發現在樓下已然圍了不少群眾。

在進行調查之後,警方確認在樓下墜亡的男子就是偷窺熊女士洗澡的張某,偷窺狂墜樓而死,熊女士的公道也沒辦法討要,「死者為大」,熊女士放棄追究責任,本以為此件事情就這麼結束了,的那還是沒想到,在幾天後,熊女士竟然收到了來自法院的傳票。

將其告上法庭的是張某的家人,在此案件之中,張某的家人認為張某的死和熊女士及其男友的逼迫行為有很大關係,張某家人認為如果不是熊女士二人敲門、叫罵,張某根本不可能墜樓,因此熊女士二人應當負起責任。張某家人以此為由,向熊女士二人索要八十餘萬賠款。

張某墜樓的最終原因,從現場的所有情況來看很難推導,但確實極有可能是因為在熊女士二人的叫喊中慌不擇路,窗口摔出,那熊女士二人的行為究竟和張某的死之間有無因果關係呢?

最終法院給出的判決是,因果聯繫極小,熊女士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釀成怎樣的後果,其叫喊只是為了發泄自己被偷窺的怒火,要張某開門,而且在一般人的意識中,僅僅是敲門叫罵根本就不能成為一個健康成年人死亡的原因,因此在此案中,熊女士二人的行為看似是引起張某墜樓的直接原因,但實際上因果關係極小,因此熊女士及其男友並不需要為此負責。

而和張某墜樓聯繫更為緊密的是張某本身的偷窺行為,關於偷窺,在刑事法律之中還尚無確定明確的犯罪界限,但是偷窺卻確確實實侵犯到了公民人身權利,如果情節嚴重,極有可能涉及侮辱罪,如果偷窺者將自己說看見的情景傳播出去就構成了散播淫穢物品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如果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法庭是給人公道維持公平的地方,並不是無理之人獲取利益的工具,即便張某家屬如何辯駁,最終法院判定,張某家屬的八十餘萬索賠法院不予支持,駁回其所有訴求。

張某墜樓的最主要原因,是其知道自己行為的不道德之後,產生的害怕心理,正如一句俗語說的那樣「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30c194badd44f19f545b6141df5ce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