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5元防水補漏 上門被收8000,這種補漏騙局你遇到過嗎?

2023-11-21     科技生活快報

原標題:下單5元防水補漏 上門被收8000,這種補漏騙局你遇到過嗎?

近日,一則關於網上下單5元防水補漏上門後被收8000元的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據報道,北京的李先生在網上花費5元下單了衛生間防水維修服務,然而,在施工結束後,他被要求支付高達9200元的維修費用,最終實際支付了8000元。

這個事件讓人感到震驚和疑惑。難道這樣的敲詐行為在我們的社會中真的存在嗎?難道消費者沒有權利得到公正的待遇嗎?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據悉,李先生住在北京市昌平區的一個小區,他在網上花五元下了訂單之後,維修員宋某來到他的家中進行上門服務。經過協商,李先生選擇了一款中等的防水補漏材料,每斤268元,可以質保五年。

然而,由於李先生並不了解防水維修的具體情況,也不知道會使用多少斤的防水材料,而維修員宋某在施工前也沒有明確告知會使用多少材料,只是承諾修好後會給予一定的折扣。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施工結束後,宋某聲稱使用了43斤防水材料,維修費用高達9200元。李先生認為這個價格太過誇張,雙方經過協商後,他支付了8000元,並讓宋某簽署了《施工合同》,上面留下了宋某的身份信息。

事後李先生向法院起訴宋某,要求退還8000元的施工費用。然而,由於證據不足,李先生被判敗訴。有律師認為,李先生輸掉官司並不冤枉,因為他沒有能夠證明施工方必須使用商家店名中的雨虹牌防水材料,也沒有對施工方使用過多的防水材料進行專業鑑定。要想在再審中勝出,必須在這方面全力取證。

在前,有消費者選擇了衛生間補漏服務,他們被收取了高達1.2萬元的費用,因為使用了102斤價值120元/斤的防水材料。然而,專家們指出,普通的防水材料根本不需要「納米」級別,更談不上「高科技」。事實上,「高科技」、「納米」、「永久」等詞彙僅僅是宣傳的噱頭,對於防水補漏的實際效果並無實質性的幫助。

在這個事件中,施工員宋某某的行為顯然是不道德的。他利用消費者的信任和缺乏專業知識來欺騙消費者,這種行為不僅讓人感到憤怒,也讓人感到不安。如果這樣的行為得不到懲罰和制止,那麼我們的社會將失去公正和信任。

然而,這個事件也反映了我們社會的一些問題。首先,需要加強對網上交易的監管和管理。消費者在下單時往往缺乏對服務質量和價格的了解,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其次,需要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如果消費者在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及時採取措施,保留證據,那麼他們也許能夠避免遭受損失。

這一事件引發了社會對於防水補漏行業的深度關注和熱烈討論。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也曾遭遇過類似的情況,並指責這種「補漏騙局」是一種欺詐行為。他們強烈呼籲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力度,打擊行業亂象,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有網友表示,這是一種擦邊的灰色行業,現在很多這種一次性的維修都是,通個馬桶,下水道,也能收你幾千塊。告訴你,用藥水一斤多錢,一倒就沒數,看你房子的房價和你的家庭條件,漫天要價。

還有人稱,覺得這種就像上門疏通下水道一樣的道理,不坑好幾千都不停手。這事是個很嚴重的欺詐事件,網絡上被騙的比比皆是,每個下單的都被騙過,新房做防水都不會這麼多的。就是因為有這種判決騙子才會如此囂張,不能是因證據不足就鑽漏洞。

最後,我們需要強調的是,這個事件不應該成為我們社會的常態。我們相信,大多數的服務提供者是誠實和可信的。我們也相信,我們的社會有足夠的公正和正義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但是,我們也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305cdc9651745066504b95e6bbbf4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