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突然又流行,有孩子「撿回一條命」

2024-11-02     光明網

近日,有學生家長表示,一種「死亡遊戲」流行校園。該遊戲被稱為「夢回大唐」或「死亡三秒」。其孩子在遊戲後迅速暈倒,並曾發出尖叫,伴隨滿臉冷汗,直到第二天還感覺頭痛頭暈。

這位家長說:「我兒子這一次,這條命真的算是撿回來的。」

還有網友表示,近期,其侄子的同班同學因玩該遊戲休克住院。

網上也流傳了一些學校發布的提醒,告誡家長和老師注意,嚴禁學生玩此遊戲。

有網友表示,該遊戲此前就曾在校園流行,但當時並非叫「夢回大唐」。

所謂「夢回大唐」,此前被稱之為「死亡遊戲」,又叫「心跳遊戲」或「閉氣窒息遊戲」,最早源於東南亞及我國港台地區青少年當中,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傳入我國,在內地和沿海城市的少數中小學和大學校園傳播。

早在2004年,教育部獲悉「死亡遊戲」在學生中傳播的情況後,堅決制止此類危害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的不良遊戲在學生中傳播、蔓延。

警方也針對該遊戲,發布過提醒。

曾有小學生因此受傷

2022年6月6日,小學生張某和李某在課間休息時間找到胡某,說玩一個「死亡遊戲」,張某曾在校外玩過這個遊戲,當時暈倒了又被同學打醒了。

第一次,胡某按照遊戲規則,蹲下大口呼吸,等到15秒左右站起來憋氣,張某雙手用力按壓胡某胸部,緊接著李某的手疊加在張某的手上,第一次嘗試後胡某表示沒有不良反應,第二次胡某再次嘗試,張某再次按壓,胡某轉身倒下,頭撞在了地上。班主任隨後給胡某的父親打電話讓其接胡某去看醫生。

胡某經醫院檢查診斷為:1.右側頂枕部硬膜外血腫;2.頂枕骨骨折;3.頭皮血腫,2023年5月24日,胡某的傷情經新疆新醫司法鑑定所鑑定為傷殘等級十級。因責任承擔和賠償費用問題多方協商未果,遂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根據各方當事人責任的大小,酌定張某及其監護人、李某及其監護人,和學校在本案中承擔的責任比例為45%,20%,15%,胡某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在沒人強迫的情況下,主動參與了本次遊戲並配合,亦有過錯,胡某及其監護人應當自行承擔20%的責任。

最終法院認定胡某的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等各項損失共計人民幣12.5萬元,由張某、李某及其監護人和學校賠償其損失共計人民幣10萬元。一審判決後,張某、李某及其監護人不服,向克拉瑪依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2023年11月22日,克拉瑪依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後維持了一審判決。

「死亡遊戲」危害有多大?

據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主任劉少波介紹,「死亡遊戲」之所以會導致昏迷,是因為遊戲壓迫心臟、抑制呼吸,導致回心血量減少,因此泵入大腦的血液和氧氣就相應減少。

正常成年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腦供血量為750毫升左右,平均腦血流為每分鐘100克腦組織40至60毫升,而當每100克腦組織供血低於10毫升,神經細胞就會停止工作,腦功能也相應受到影響,這種影響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神經功能失靈、感覺功能障礙、精神意識異常,嚴重者導致意識喪失、全身臟器功能停止等,直接危及生命。

醫生提醒,「死亡遊戲」導致昏迷的前一刻,體驗者可能產生一種快感,這種一過性腦缺血缺氧即便沒有造成嚴重狀況,但如果多次體驗,大腦也會出現不可逆的慢性損傷,因此「死亡遊戲」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遊戲,應杜絕體驗和玩耍,千萬別拿「生命」當「兒戲」。

提醒廣大家長

該遊戲中

按胸口的動作是關鍵

若看到孩子間出現此類動作

一定要警惕

不要當成是正常打鬧

綜合:長城新媒體、克拉瑪依市中院、政法頻道

來源:南京廣播電視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2b2c90b0e5de598821838e98f0da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