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會「捧場」的父母,孩子沒了叛逆,父母也沒了焦慮

2023-09-21   老張育兒

原標題:做個會「捧場」的父母,孩子沒了叛逆,父母也沒了焦慮

關於育兒,很喜歡一句話:

父母越是挑剔,越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說真的,剛開始聽到這句話,覺得有些片面,甚至有了懷疑。

印象中,越是挑剔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高。按理說,他們養出來的孩子,應該會優秀才對。最起碼,父母不會允許孩子出現低級的錯誤。

可是後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才發現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挑剔和不挑剔的父母,他們在孩子的教育態度上,有著天壤之別。

挑剔的父母VS不挑剔的父母

來自挑剔父母的育兒日常

「這麼簡單的題目,給你說了多少遍了,怎麼還是沒學會呢?」

「這些題之前都刷了很多遍,怎麼才考了98分啊,為啥不是滿分。」

「你明明還能做的更好,為什麼不做好呢?」

生活中,挑剔的父母永遠都不懂滿足,他們在育兒的時候,總是各種挑剔,哪怕孩子已經做得很好,他們還是覺得不滿意。

來自不挑剔父母的育兒日常

「孩子,你已經很努力了,這次考的不好沒關係,下次繼續。」

「可能你在學習方面不是很擅長,不過你的體育很好,一樣很棒的。」

「沒關係,好好吃飯、按時起床,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不挑剔的父母,總是能看到孩子的優點,他們不吝嗇誇獎和肯定。最重要的是,這些父母的脾氣穩定,幾乎從來都不會跟孩子生氣。

同樣都是父母,可是挑剔跟不挑剔,卻對孩子有著致命的影響。試想一下:若你是孩子,更願意和挑剔的父母相處,還是願意和不挑剔的父母在一起呢?相信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不挑剔的父母吧。

因為不挑剔,親子之間相處起來,才會更加和諧,才能感受到更多溫暖;

因為不挑剔,父母可以通過語言,不斷的鼓勵孩子,讓他慢慢蛻變的更優秀;

因為不挑剔,孩子會在有愛的環境中長大,會變得自信,變得勇敢,變得無所畏懼。

父母的焦慮,都是源於太過挑剔

「焦慮」這個詞,很多父母都有。本來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就已經讓他們喘不過氣來,如今再加上孩子……

看著「不爭氣」的孩子,父母怒從中來,一通數落。悲催的是,父母居然覺得這樣的方式,其實是為了孩子好。

殊不知,在不停的數落和質疑中,孩子的自信、興趣和勇敢,都被一點點的摧毀乾淨,和父母的希望大相逕庭。

而導致這一切的元兇,便是打著愛的名義,不斷束縛孩子的父母。很多時候,愛用錯了地方和方式,就會變成傷害。

做個會「捧場」的父母,才能放下焦慮

既然知道挑剔,會讓自己陷入焦慮的惡性循環中。那麼從今天開始,放下心頭的執念,不再做挑剔的父母,自然也就沒了焦慮。

從挑剔到不挑剔,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心態,讓自己做個會捧場的父母。慢慢的,就會收穫全新的自己,以及全新的孩子。

1、發現優點,予以肯定

不要總是關注孩子的缺點,而是試著去發現他們的優點。相信每個孩子,他們身上都有一兩個優點,只不過沒有被發現而已。

看到孩子的閃光點之後,接下來記得要肯定。要讓他知道:做得好的地方,是會被表揚的,以此來激發孩子的自信。

2、就事論事,不惡意攻擊

孩子,哪有不犯錯的呢?就算是功成名就的父母,也曾在幼年時期,犯過很多錯誤吧?所以說,理解並接納孩子的錯誤,這一點很重要。

會捧場的父母,一定是個就事論事的父母,而且絕對不會惡意的攻擊孩子。針對事情本身指出錯誤,並給孩子改正的事件,就夠了。

3、用心傾聽,學會尊重

「有多少父母,可以認真傾聽孩子說完一件事情呢?」

「又有多少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他們自由施展的空間呢?」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需要發泄,也需要把心底的話說出來,更需要被父母尊重。這個時候,態度就不要蠻橫,給孩子時間,讓他們慢慢說。

4、認真鼓勵,不敷衍

想必父母應該都知道: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

很懂父母知道鼓勵的重要性,可問題是他們在誇讚或鼓勵時,一點都不用心。

這樣的鼓勵,對孩子而言,就像敷衍一樣,沒有任何意義。

想讓孩子真正覺得自己優秀,那就用心的去誇讚他,就事論事的誇讚更有效果,言辭也要誠懇一些。

育兒,本來就是一場修行。

試錯,彎路,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發現育兒路上出現問題,那就暫時停下來,找找問題出在哪裡。

等到改正錯誤之後,再重新起航,相信會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