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月文化」公眾號,獲取更多占星資訊。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並不適應現實,卻總與之糾纏不清。
他們渴望「超越世間」,試圖讓自己從一切有形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卻發現自己對此困惑又無力;
他們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能夠沉浸在「造夢」的活動中,以至失去了對實際的感知;
他們有很高的心靈追求和近乎完美的理想形象,但在面對現實時卻不堪一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特點,那麼你大機率是個海王星人。
海王星人,指的是生星盤中擁有強大海王星能量的人,包括個人行星、四軸與海王星形成緊密相位,有兩顆及以上個人星體落入雙魚座或12宮。
當然,也有可能是行運海王星正在觸發你出生星盤中的個人行星,使得你在這期間暫時加入了海王星的「社群」中。
為什麼這樣一群生在世間的人,卻要「出離」世間?為什麼他們造的「夢」比看得見、觸得到的現實更真實?
而在夢醒時分之後,海王星人又該如何面對現實?
讓我們從海王星這顆撲朔迷離的行星說起,一步步進入海王星人的內心世界。
1932年,一個男孩在法國波爾多誕生。
他從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親,因為他是一個秘書與老闆的私生子。他的繼父無甚上進心,賺來的錢大多拿去酗酒,這讓他的母親與繼父經常爆發激烈的爭吵。後來,他有了兩個弟妹,照顧起弟妹的責任從此落在了他孱弱的肩膀上。
拮据、動盪的家庭環境給這個內心極度敏感的男孩帶來的是無解的痛苦。為了尋找出口,男孩試圖通過幻想來逃離現實。於是,他開始在腦海中創造一種自己不曾擁有的生活。
「我會跟小夥伴們講述我和父母如何度過了美好的夜晚,而事實上無非又是一場地獄般的爭吵。」這個男孩後來如此回憶道。
長大後,男孩成為了一名插畫師。你可能看過或聽說過他的作品《小淘氣尼古拉》。在這部插畫故事裡,主人公們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綻放最恣意又美好的孩童天性。評論家稱,這是畫家本人對童年缺陷的彌補和療愈。
《小淘氣尼古拉》依然在法國家喻戶曉,並風靡全球十幾個國家。它的作者,就是被封為法國國寶級插畫師的讓·雅克·桑貝。
讀完桑貝的訪談之後,我毫不意外的在他的出生星盤中發現了強大的海王星能量——一顆落在雙魚座的月亮,以3度容許度對分了海王星。
少時無力面對現實困境只得「睜眼說瞎話,一直在撒謊」,最終卻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點亮了世界的晦暗,如同被其渲染的人物,海王星,這顆距地球最遠的太陽系第八大行星,自被人類發現伊始就在虛實間遊走,既渴望超脫現實,又與之糾纏不清。
海王星是太陽系唯一一個通過計算預測而非實際觀測發現的行星。其漫長的發現史(跨度達200多年)也伴隨著撲朔迷離的錯覺、欺騙與爭議。
著名天文學家伽利略曾兩次觀測到它,但恰巧海王星都位於特殊的位置上(與木星合相,逆行停滯),以至於伽利略把它誤認成了一顆恆星。
後來,天文學家在發現天王星軌道的偏差時,意識到了另一顆行星存在的可能性。英國天文學家柯西·亞當斯與法國天文學教師奧本·勒維耶,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各自展開計算,並幾乎同時發現了海王星。
但關於海王星真正的發現者到底是誰,至今仍存在爭議和質疑。
人們用羅馬海神的名字「尼普頓」(Neptune)來命名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占星學亦在神話中窺見了它的原型。
海神尼普頓掌管著海洋,陸地邊界在此淹沒、消融。而海王星所掌管的,正是物質現實消融後的狀態。
在這裡,「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
它是孕育萬物的子宮,是創世第一道光之前的混沌,生命可以顯化成無限可能,卻尚未顯化成任何一種可能。它也是生命形式的終極消亡,個體不復存在,「你我」不再分離,如同水滴匯入了靈魂的汪洋,生命重獲完整。
因此,出生星盤中有強烈海王星能量的人,往往是一群致力於「超越世間」的人。他們心靈的愉悅和滿足源於更高的精神追求,而非現實性的積累,或者說,對於物質財富本身,他們也不甚有概念。
相反,他們試圖讓自己從一切物質和有形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能自由自在地存在或離開;某種程度上,他們也追求自我的「消失」,享受感官超越桎梏帶來的無邊喜悅,因此也容易沉溺於任何「忘我」的事物,可能是酒精,是舞蹈、也可能是浪漫的愛情......
他們不太在意世俗上的得失,對宇宙天地萬物懷有寬廣的慈悲心和同理心,會對與自己毫無親疏厲害關係的受難者落淚、伸出援手,甚至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海王星人並不太適合於當今時代的「生存正確」。
在他人眼裡,他們或許是懦弱、無力、不接地氣的。因為他們很容易對現實的冷漠和人性的缺陷失望,卻並不擅長直面問題。他們也沒有太強烈的自我感,所以往往在抉擇和爭取之時將自己的力量拱手讓出。
雖然海王星象徵的「消融絕對的個體性與分離感」的渴望,與我們這個由土星法則守護的世界多少有些背道而馳,海王星人卻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提醒我們,現實只是永恆的其中一種形式而已。
而虛無和消融,未必不能實現永恆。
海王最有代表性的天賦之一,就是「造夢」。
「夢」,無論是睡眠時不受意識控制的部分如何構建出光怪陸離、難以用理性解釋的奇境,還是有賴於主觀想像的創造性產物,它們的內容都能夠擺脫客觀現實的樣貌和法則。
它們自由、發散,混雜著我們攜帶或壓抑的各種情緒、感受、記憶、靈感、洞見......如同繾綣無邊的海水,深不可測、包羅萬象,形體端賴我們以何種器皿顯化它們。
而海王星人,無論是字面意義上,還是象徵意義上,的確擁有「造夢」的天性。
我發現很多海王星人能夠不分時間、場合地開啟某種想像或幻想的狀態,他們沉浸在自我或他人編織的敘事「遊戲」當中,有時,這種狀態就像昏睡或半催眠一般,令他們對身邊正在發生的一切渾然不覺,甚至分不清哪個才是真實的世界。
我曾經有位月海合相的朋友,TA在一個人走路感到無聊的時候,會讓自己投身進一片漫無邊際的想像天地中,以至於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裡,也不知道走了多久。TA也很喜歡看小說,情緒會不由自主地被故事中的人物牽引,有時候甚至「入戲」到哭得不能自拔,比劇中人更戲劇。
海王星人也常常有不同於常人的睡眠,可能睡得特別多(或特別容易感到疲憊和無力),可能經常做豐富多彩(其逼真程度有時令他們醒來都覺得震驚)、甚至預言性的夢。
此外,海王星人也會藉由創造性的活動來美化(或扭曲)這個世界,試圖將自我乃至全人類從現實的粗糲、滯重、苦痛中解救出來。
他們是藝術、設計、音樂、詩歌、攝影、影視、慈善等領域的愛好者和擅長者,是他人眼中妥妥的文藝青年。
在這些領域的翹楚里,也經常能找到他們的身影。譬如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雕刻家、建築師米開朗基羅,就有太陽、火星合相雙魚座同時三分海王星。
「我在大理石中看見天使,於是我不停雕琢,直到將他們解放出來。」——米開朗基羅
然而「造夢者」的故事並不總是充滿了浪漫與理想主義。
在虛實之間的拉扯,也給海王星人們帶來了人生的困惑和難題。
首先,要施展「消融」或超越現實的能力,某種程度上我們需要經歷現實的「缺席」。如此,想像或無意識才有侵入的空間。
與之對應,海王星人的生命歷程中,也似乎總會經歷某些現實性的缺失:
然而,即便沒有這些所謂的缺失,在海王星人的認知里,也可能「實際存在」過某種缺失,它們留下了未被滿足的情感、慾望空洞,於是海王星人們「不得不」自己創造、幻想出某個理想形式來填補空白。
例如,一些海王星人會通過愛上某個「觸不到」的人——一個總是離他們很「遠」,居住在遙遠他鄉、公眾人物、或只停留在社交媒體的網友等等,來腦補一個符合自己所有標準的完美對象,將其投射在對方身上,或在想像中展開一段完美的關係。
對方真實的樣子是否如此並不重要,彼此真實的互動是否如此也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維持這種想像,讓自己始終保有幻想的可能。
畢竟現實總會令自己失望,自己造的「夢」卻不會。
現實性的缺陷,於是成了他們可以抓住的契機,或者更準確地說——藉口,讓他們得以建構並停留在自我編織的幻想像牙塔中。而既然現實永遠不會有他們想像中的那般美好,他們就沒有必要走入現實。
由此,「造夢」成了一種逃避的方式,既是逃避現實的苦痛無奈,更是逃避自己的無能為力。
從海王星本身來說,我們能夠看到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型。在孕育生命的子宮裡,個體與宇宙的愛和源頭緊密相連,TA不知分離、匱乏,TA是永恆,是無限可能;然而,一旦開始行動(火星),TA必將從這種永恆和完整(神性)中跌落,經歷分離、匱乏與無知帶來的恐懼(人性)。
可不幸的是,我們從一開始就已經「跌落」了。
生而為人,我們作為個體誕生於塵土之上,禁錮於生老病死的肉身之中,學習與不遂如意的庸常世俗鬥爭。
雖然海王星人的內心仍有對終極完整的深沉烙印,只是,當小我的慾望沒有被真正看到和接納時,「神性」很容易變成「人性」的一種精妙偽裝。
由此,一場自我美化、升華的「造夢」運動開始了。
但誠如麗茲格林所言:"當一個人確信自己是聖潔無暇時,通常最容易犯下海王星式的錯誤。」
我們需要一顆極為清明、敏銳的心,才能對自己內在的慾望足夠坦誠,不作絲毫掩飾或逃避。否則,海王星打通虛實的能力,只會讓入戲者「假作真時真亦假」,自欺欺人卻渾然不覺。
所以,或許同樣應該慶幸,我們「跌落」了。
在這個土星所掌管的世界裡,我們始終要與殘缺甚至無望的現實共處。如同我們會從睡夢中甦醒,現實也遲早會擊碎那些沉溺於虛妄的、自我預設的「美夢」。
於是我們看到,原來那個完美的愛人也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原來全能的聖者和我們一樣不過凡夫俗子、原來自己無私付出的背後也有憤怒和不甘.....
這是海王星人的幻滅時刻,也是海王星人的夢醒時分。可正是在這樣的赤裸和無處遁逃,才讓我們在直面「冰冷」現實的同時,得以重回海王星的神聖領地。
因為完整的「神性」,同樣意味著對殘缺、平庸、醜陋、痛苦...這個世間種種不完美的完全接納。
虛與實的區別,才是真正的虛妄。
我們不需要超越世間,去贏得永恆。在虛實邊界被打破的夢醒時分,正是我們與永恆的重逢。
就像米開朗基羅,在大理石中發現了天使。
版權聲明:本頁圖片部分選自網絡,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在新月文化訂閱號平台,歡迎轉發,反對抄襲。友號轉載請後台回復關鍵詞【轉載】。
撰文 | alias nomad
排版 | 阿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