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中,人類唯一知道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我們一直賴以生存的地球。在幾十億年的生命演化過程中,有無數生物高調亮相,在歷史舞台上留下了輝煌而又燦爛的一筆,同時也有無數生物黯然退場,黃土下掩埋的白骨似乎在訴說著它們昔日的榮光。
在所有曾在地球出現過的生物中,恐龍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畢竟它曾是一個時代的「霸主」。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世間也沒有絕對的永恆,即便它們擁有強大的體魄,最後依舊難逃滅亡的厄運。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的撞擊使得「恐龍」一詞成為了歷史,持續1.6億年的「統治」也就此結束。
雖然外觀和體型上相差甚遠,但從本質上來看其實人類和恐龍是完全一樣的,兩者都是普通的碳基生命、擁有同一個遠古祖先。而這也就出現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恐龍因天災滅亡,人類會因什麼滅亡呢?
跟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樣,無論對於哪種生物來說,「滅亡」都不是一瞬間的事情,它是一個時間跨度相對較長的過程,可能是幾千年、幾萬年,甚至是幾十萬年。
就拿恐龍來說,小行星撞擊只是它們滅絕的開端,並不是說小行星撞擊瞬間就讓它們全部滅亡消失了。根據相關研究,小行星撞擊之後恐龍仍然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十萬年的時間。
因此,對於「滅亡」的界定一定要清晰,絕對不能用「大部分都死了」這個情況來界定是否「滅亡」。
因為假如人類此時的人口瞬間從70多億驟降到幾十萬,發展回原來的程度也不過數萬年的時間,而這數萬年的時間在幾億年的演化過程中,完全就能夠忽略不計,但你能因此說人類「滅亡」了嗎?
更何況這個假設並不是完全的假設,因為在幾萬年前的冰河時代,人類的數量曾一度跌至千人,如果以「大部分都死了」這個情況來界定「滅亡」,完全可以說當時人類已經滅亡了,而這會和現在繁榮的景象產生劇烈的矛盾。
如今,人類早已今非昔比,在強大科技力量的幫助下,一般的自然災難已經很難讓人類出問題。
當然,也僅限於一般的自然災難,如果出現了極為罕見的全球性超級災難,還是可以讓人類的數量在短時間內驟降到很少的程度,但只要地球還能夠適宜生命生存,人類文明再次興盛僅僅是時間問題。
其實能對地球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的災難有很多,比如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的火山噴發、小行星撞擊等等,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太陽耀斑、伽馬射線暴等等,但這些災難發生的機率很低,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都忽略它們的存在。
另一方面,它們雖然能夠對地球生態造成巨大破壞,但幾乎都不會瞬間讓地球生態崩潰,所以我們完全有時間適應它們帶來的變化,從而在絕境中找到生存下來的方法。
所以總的來說,只要人類自己不千方百計的「作死」,人類根本就不用擔心「外力」導致完全滅亡。
而在外力不可能的情況之下,能使人類完全滅絕的只剩下了唯一一種可能——自然演化。
什麼意思呢?
來看幾張復原圖。上面這種生物叫做「昆明魚」,它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從生物演化的角度來看,它算是所有脊椎動物的「老祖宗」。
換句話說,不管是水裡游的魚、還是天上飛的鳥,又或者是現在統治地球的人類,最初都是從這種生物演化而來。
再來看上面這個形似貓的生物。它的學名叫做「Plesiadapis」,譯為「更猴」。按照現有研究來看,這個恐龍滅絕後才出現的新物種,很有可能是地球上所有靈長類生物的祖先。
看完了古生物的復原圖,下面輪到人類自身了。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的形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演化」就是如此的顛覆和魔幻。
時至今日,更猴和昆明魚早已被時間長河無情吞噬,即便它們和人類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但僅從生物特徵的角度看,它們其實已經滅絕了。
因為智慧的存在,人類已經走上了和之前所有地球生物完全不同的演化和發展道路,這讓一些在原本在遠古時期有利於族群生存的本能,逐漸無法適應當前的環境,比如爭鬥行為。
在遠古時期,爭鬥可以提高人類對危機的應對處理能力,使得精神和身體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這樣有利於提整個族群的發展和延續。
而在今天的文明社會,類似的本能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單純依靠身體的時代已經逝去,但是那些原本不利於生存的本能卻在這個時代有了用武之地,比如無盡的好奇、枯燥行為的堅持等等。
這些例子證明了,隨著文明和科技水平的發展與提高,人類已經脫離了環境壓迫下的被動演化(自然演化),轉身走上了自我演化之路,這對於人類這個物種來說是顛覆性的變化。
另一方面,外星智慧生命、強人工智慧、基因改造這些看起來還很科幻和不切實際的事物,在將來可能也會給人類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屆時,人類演化的速度必然會越來越快,甚至短短數百年里的變化就超越了之前幾十萬年的總和,各種混雜著外星血脈或被基因編輯過的人類不斷湧現。
而當我們追求完美的容貌、強健的身體、逆天的時智慧時,身體中傳承百萬年的自然基因會剩下多少呢?或許那時的人類和現在的人類之間的差距,就像我們此時和猴子之間的差距一樣大吧。
雖然地球仍然是那個地球,但由於出現了智慧和科技,一個新的世界、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世界、一個完全超脫於自然的世界已經在其中出現。
然而,浩瀚的宇宙中只有地球這一個宜居星球嗎?隨著太陽和地球走向終結,在宇宙中尋找新家園的事情總有一天會被提上日程。
當人類達到新的星球、處於新的環境之下時,已經有巨大變化的人類又會發生怎樣顛覆認知的改變呢?估計答案會讓人難以接受。
以現在的界定條件和認知來看,在面對樣貌、體型甚至是身體構成都完全迥異於我們的人類時,我們還能夠將他們稱為「人類」嗎?
或許這個時候就可以說人類已經滅亡了,就像更猴和昆明魚一樣。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滅亡不等於消失,它更像是一種新生或疊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