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借鑑國內外在濱水城市更新改造和開發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昨天,由長三角建築學會聯盟、上海市建築學會會同浙江省住建廳、嘉興市人民政府主辦了「濱水城市設計國際論壇」。本次論壇邀請了數位院士、專家,為嘉興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工作獻計獻策。
大咖雲集共話「濱水城市設計」
「濱水城市設計國際論壇」為什麼會選擇到嘉興召開呢?據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論壇籌備初期,嘉興市委、市政府向論壇組委會發出了熱情邀請,歡迎論壇移師嘉興召開,以此帶動嘉興城鄉建設品質提升。
而嘉興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不僅區位優勢突出,而且河網密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同時嘉興又是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地。當前,嘉興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本次論壇選擇在嘉興舉辦,不但吻合主題,而且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該負責人表示,長三角區域的行業學術組織攜手舉辦這次活動,開創了長三角地區建築設計領域融合發展的先例,這對本地區建築設計領域打破地域界限,發揮區域內資源共享的優勢,具有非常積極的示範作用。
據了解,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的多位國際建築設計界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各地的數位院士、大師到會演講,他們從長三角協同發展的戰略構想和城市濱水區域規劃設計兩個不同維度,或高屋建瓴,或抽絲剝繭,與參會代表共論長三角融合發展的構想、暢談濱水設計理念、剖析國際經典案例等,吸引了來自長三角地區和全國各地近500名業界人士參加。
在本次論壇上,我市還聘請了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長宋春華為嘉興市城鄉建設總顧問;聘請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修龍、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等17名院士、專家為嘉興市城鄉建設特聘專家。
院士、專家「把脈」嘉興中心城市品質提升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嘉興市城鄉規劃與品質提升分論壇暨專家諮詢會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與會院士、專家介紹了嘉興江南特色格局的營建和水鄉風貌的塑造(以嘉興市城市總體設計為例)。加拿大PFS公司代表嘉城集團以《嘉興市環城河綠帶再生與激活實踐》為主題,對嘉興老城區更新與激活進行了探討。
諮詢會上,我市首次對外提出研究構建「一心兩環九廊十湖」的市區風貌結構。而針對嘉興「內環」老城的品質提升,主要落地在「一環四路」整治提升上,目的是恢復老城區的活力。據了解,「一環四路」具體是指環城河及環城河以內的中山路、勤儉路、禾興路、建國路,每條路又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例如,中山路定位為中央文化大街,建國路有許多老字號店鋪定位為慢行老街,勤儉路定位為生活服務街道,禾興路定位為交通主街道。
聽完介紹後,與會專家對嘉興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工作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說,初來嘉興的他對這裡印象很好。他認為嘉興城市底蘊深厚,環境天生麗質,在未來規劃中要避免過度設計,避免一味求「大」,避免人文方面缺失,要堅持文化自信。
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決策諮詢專家、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院長吳越提出,無論是未來的戰略規劃還是空間布局等,嘉興要形成一個整體性。與此同時,要做出嘉興的特色,想辦法走自己的路,做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