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風憑藉力,廣州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機遇,聚焦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助力廣州城市功能出新出彩。今年以來,廣州空港和海港建設曬出了亮麗的成績單,多項指標位居粵港澳大灣區首位。
廣州之北,一架架飛機在白雲國際機場起降,平均每天超過20萬名旅客從這裡進出。2019年,白雲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預計將超越7000萬人次,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的能力將再上新台階。
如今,從廣州出發,空中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220多個通航點,近80家航空公司在白雲機場運營,廣州與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已形成「4小時航空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
廣州之南,一艘艘巨輪從南沙港碼頭進出,五顏六色的貨櫃層層疊疊堆在碼頭上。2019年1-9月份,廣州港集團完成貨物吞吐量37369.8萬噸,同比增長10.9%;完成貨櫃吞吐量1525.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0%。
2019年以來,廣州港集團新增6條外貿班輪航線,共有109條外貿班輪航線服務全球。目前,廣州港已與全球51個重要港口建立了友好港關係,航線通達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
白雲機場獲評CAPSE
「2018最佳機場」
據廣州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提供的數據,目前白雲機場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220多個航點,國際樞紐功能增強,擁有航線超過300條,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164條,國際航線網絡遍布全球5大洲的92個航點,輻射包括3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55個城市,廣州已成為連接澳大利亞、東亞、東南亞的重要國際中轉地。廣州已與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形成「4小時航空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
今年1-8月,廣州飛機維修基地共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同比增長13.1%。1-8月,白雲機場綜保區進出口貿易統計值為112.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29%。1-8月,通過「單一窗口」平台申報貨物約70萬票,涉及貨物總值約249億美元。
廣州空港經濟區擁有中國國內三大樞紐機場之一的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目前擁有3條跑道和2座航站樓,遠期規劃為5條跑道和3座航站樓。
白雲國際機場近年穩步發展,為廣州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引擎,201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大關、2018年旅客吞吐量接近7000萬人次,其中國際旅客達1730.34萬人次,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位於全球第13位和第17位,連續多年排名中國內地機場前三位,正加快朝世界級國際航空樞紐邁進。
今年初,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被全球權威機構評為「全球五星航站樓」,白雲機場被民航旅客服務測評機構評為「2018最佳機場」;同年4月,推動機場高峰小時容量近期提升到78架次/小時,5月國際中轉旅客過境免簽升級為144小時。
當前廣州空港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正不斷向縱深發展。投資逾200億元的白雲機場二期擴建已全部完成,第三跑道已於2014年啟用,2號航站樓及立體式綜合交通中心於去年4月26日啟用,航站樓建築面積擴展65.8萬平方米,總體旅客吞吐量設計容量已提升至8000萬人次/年。
空港經濟區高質量發展
協調性指數全國排第一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位於廣州空港經濟區內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機場白雲國際機場,國際航線不斷增多,國際樞紐地位不斷增強。最新數據顯示,廣州空港經濟區已成功吸引進駐企業超過1.3萬家。
今年1-9月,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5451.2萬人次,同比增長5.3%,完成貨郵吞吐量139.5萬噸,同比增長1.3%;完成航班起降36.6萬架次,同比增長3.1%。今年上半年新增國際及地區航線13條,其中8條飛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監管進出境航班約6萬架次、進出境旅客超92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4%、9%。
《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19)》顯示,廣州高質量發展協調性指數居全國臨空經濟示範區第一位,各分項指數表現均衡,無明顯短板。 有分析認為,廣州白雲機場發展強勁,腹地經濟支撐有力,機場發展與腹地經濟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係。
空港進口、出口通關時效
分別位列全國第一、第二
2010年,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2011年,廣州市成立了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管委會。2015年,廣州空港經濟區「脫虛向實」,加快發展成為廣州新的經濟功能區。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民航局批覆設立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標誌著廣州空港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當前廣州空港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正不斷向縱深發展。投資逾200億元的白雲機場二期擴建已全部完成,第三跑道已於2014年啟用,2號航站樓及立體式綜合交通中心於去年4月26日啟用,航站樓建築面積擴展65.8萬平方米,總體旅客吞吐量設計容量已提升至8000萬人次/年。
白雲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FBO)已於2017年12月啟用,可同時停放30架飛機,已為30多家客戶提供2900多架次的航班保障服務,規模全國第一,成為高端商務人士來往粵港澳大灣區的首選陸空中轉點。
目前廣州初步形成全國最大空港物流中心,2018年跨境電商業務貨值超80億元,呈翻倍增長,機場口岸跨境電商業務已連續5年居全國空港首位。廣州空港經濟區也已成為華南航空租賃業務發展的新增長極。
據介紹,廣州空港經濟區全面應用「智慧空港」核心平台「單一窗口」,實現貨物通關申報覆蓋率達100%。2018年機場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同比縮短29%,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縮短21.4%,分別位居全國主要空港口岸進出口通關時效第一位和第二位。
廣州港集團商品車裝卸量
居全國港口集團第一位
廣州港集團商品車業務今年迎來新的突破,前三季度廣州港內貿、外貿商品車裝卸量累計完成106.16萬輛,同比增長10%,位居全國港口集團第一位。其中,外貿出口完成2.18萬輛,同比增長63%,內貿進口完成41.38萬輛,同比增長21%;內貿出口完成41.96萬輛,同比增長6%。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1-9月全國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為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1.4%和10.3%,延續2018年以來的產銷低迷的態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廣州港實現逆勢上揚,進一步鞏固沿海滾裝汽車樞紐港地位。
利用廣州港集團綜合性主樞紐港優勢,積極拓展外貿進出口整車、糧食散改集等海鐵聯運業務。2019年1-9月海鐵聯運量同比增長46.3%。利用珠江發達的水系,打造廣州港集團穿梭巴士駁船網絡。2019年新增3條穿梭巴士駁船支線,目前共67條駁船支線,基本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全覆蓋。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南方網、廣州日報、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