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看中亞國家的貧困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10月份發表的關於中亞地區貧困問題的分析報告,近日,對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四個中亞國家的貧困問題進行了分析評估,土庫曼缺乏相關數據沒有參評。
報告認為,中亞地區貧困問題總體有所改善,但個別國家貧困率仍然很高。
世界銀行對中亞國家的貧困線有兩個標準:哈薩克屬於高收入國家,每天人均支出低於5.5美元屬於貧困人口;塔吉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屬於低收入國家,每天人均支出低於3.2美元屬於貧困人口。赤貧標準是一致的,即每天人均支出低於1.9美元。
哈薩克
得益於穩定的局勢和合理的政策,哈薩克在獨立後起步條件很差的情況下,保持了良好的經濟增長率。按照世界銀行「每天人均1.9美元支出」這個赤貧標準來衡量,哈薩克不存在赤貧人口。按照「每天人均5.5美元支出」這個貧困標準來看,哈薩克的貧困率從2011年的65%的下降到了2017年的8.5%。
當然,由於某些原因,哈薩克更容易受到全球經濟形勢和經濟危機的影響,比如2005年和2013-2016年,該國貧困率明顯上升。
塔吉克
儘管近年來貧困問題有所緩解,但塔吉克仍然是幾個國家中貧困程度最高的。2013年以來,赤貧家庭比例有所下降,目前生活在赤貧線(每天人均1.9美元支出)以下的人口比例已經不到2%。
但是,貧困率仍然比較高,雖然塔吉克的貧困率從2012年的37.4%降到了2017年的29%,但是貧困水平因季節而異,近一半的人口每年至少一次掉入貧困線以下,五分之一的家庭每年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處於貧困狀態。
吉爾吉斯
2000年至2008年,吉爾吉斯經濟迅速增長,貧困水平也在逐年下降,但之後經濟停滯,減貧進程也同時停止。每天支出不足3.2美元的貧困人口比例從2000年的79%降到了2008年的20%,之後基本保持了這個水平。
按照「每天人均1.9美元」的標準,吉爾吉斯的赤貧率很小;但如果以「每天人均5.5美元」這個高收入國家的貧困標準來衡量,那麼吉爾吉斯大約7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總體上,吉爾吉斯的貧困水平與塔吉克差不多,某些地區甚至還要高一些。
烏茲別克
前些年,烏茲別克沒有提供相關數據,只是在2018年,世界銀行和烏茲別克國家統計局共同作了一項研究。該研究數據顯示,按「每天人均支出不足3.2美元」這個標準衡量,烏茲別克貧困人口占9.6%;按「每天人均支出不足5.5美元」這個標準衡量,貧困人口占36.6%。
就發展水平而言,烏茲別克顯然不如哈薩克,但明顯強於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如果將烏茲別克歸入低收入國家,將哈薩克歸入高收入國家,那麼這兩個國家的貧困率大致相當。
結論:特點與趨勢
結合以上世界銀行的貧困數據,可以看出中亞國家貧困問題的總體特點與趨勢。
1、中亞國家的貧困問題與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分不開。
1991年至2017年,中亞國家人口增長情況為:塔吉克66%,從530萬增長到880萬人;烏茲別克57%,從2060萬人增長到 3240萬人;吉爾吉斯41%,從440萬人增長到620萬人;哈薩克10%,從1610萬增長到1800萬人。
2、貧困程度越高的地區,就業越難,尤其是年輕人和婦女群體。
在烏茲別克,年齡在15-24歲之間的女性中失業率超過25%,男性為13%。在吉爾吉斯,年齡在15-28歲之間的女性失業率為28%,男性為 9%。
3、中亞地區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
在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的某些偏遠地區,貧困率達到了40%。富裕階層和中產階級幾乎完全集中在首都和大城市:努爾蘇丹、阿拉木圖、塔什干、杜尚別、比什凱克。
說明:文中數據來源於「歐亞節奏」俄語網站
來源:自媒體號「絲路觀察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rjFdW4BMH2_cNUgKJ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