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百條高贊回答,我發現想在三十歲獲得成功,只需做對兩件事

2019-11-11     冷愛

今天的這一個故事來自《冷愛見面會—上海站》。看完之後,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或者體會,歡迎留言討論。

By冷愛

關鍵詞:關係會妨礙人的發展?

問:我跟我男朋友在談戀愛,但我發現他好像是個有一點「雙標」的人,他對他的朋友總是很好,但是對我的要求蠻多,可能是各個方面都對我有要求。

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自己挺努力的,也比較了解他。

他從念書到工作都非常順利,進入職場以後事業上也蠻成功。他覺得任何事情只要通過努力就完全ok,他可能沒有對這個事物的寬容心,或者說沒有悲憫的情懷。

有時候我工作不太順利,可能凌晨兩三點跟他說「好煩啊,工作上的一些事情」,然後他第二天跟我說,「哎,你為什麼在焦慮呢?凌晨兩三點。」

我說:「就很多事情很煩」,他回答我「你焦慮是因為你能力不夠,能力不夠時,還躺在床上跟我說你失眠,你應該做的就是起來學習。」

在這種自我提升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可能會渴望無條件的愛,我的問題可能有點宏觀,我想問:是不是關係本身對於人的發展來說也是一個問題,或者說一段長久的關係,對於一個人來說,會妨礙人的發展?

現場回答

聽完你的故事,我想從兩個維度回應你:

第一個維度,關係確實是一種妨礙,因為它占用了你的資源;但關係也是一種成全,因為它能讓你體會到一些你不曾體會的部分。

比如這個男生對你說:「你知道你自己錯了嗎?你現在應該起來念書,學習。」這是一種典型的「父親式發言」。

如果一個女生處於沒有得到足夠愛的狀態,她是不能接受這樣的發言的,她會覺得:「你怎麼這麼冷漠,我都已經這樣了,你居然不好好來安慰我?還要求我半夜起來學習,你還是個人嗎?」

但如果一個女生她足夠強大,她收到這個信息時,就可以客觀接受這是一個沒有錯的發言。

愛情世界的最大特點,就是愛情世界裡沒有對錯。

所以,在這個事情裡面沒什麼對錯,重點只是你怎麼去看待這件事情和關係本身。

通過你的描述,我相信這個男生也是愛你的,只不過他的愛也許不是你現在需要的,或者不是你想像中那樣的。第二個維度,我們首先要學會自己照顧好自己。

一個在半夜兩三點鐘給自己伴侶發微信發泄情緒的人,首先應該在平時花點錢,去找專業的諮詢師諮詢。

這種情緒垃圾,傾倒給那些專門干這行的人就好,你可以每個禮拜花一個小時做下諮詢,這些情緒就讓專業的人聽吧,不要再讓你的男朋友聽了。

原因有三:

第一,也許他想幫你,但沒有專業能力,不知道在你受傷時怎麼抱住你。

這就好像你現在心臟很難受,你忽然躺下打開自己的心臟說,「老公,你動手術吧」。問題是他不會啊!

這是一個超出他能力範圍的事情,可以說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身邊99%的男人都不具備這種能力,這種「情緒支持」或叫同理心的能力,是當諮詢師要過的第一關。

由於他沒經過這種專業訓練,所以,他感受不到你的情緒,有可能他想幫你,但他沒有這樣的能力。

第二,花錢找專業的人來解決問題。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花錢找專業人士幫忙呢?

像上海這種一線城市,心理諮詢師到處都有,你有充分的選擇空間。一個心理諮詢師不合適就換另一個,一般換個三五個,總能找到一個你自己比較喜歡的諮詢師,然後你就找他諮詢就行了。

但與此同時,注意不要對心理諮詢抱有一種拯救式的幻想。諮詢師也有七情六慾,他們只能解決一定的問題,不能解決心臟問題,人生的難題還得你自己來做。

而且,越是好的心理諮詢師越不給你出主意,只是這樣默默地看著你。

他會跟你說:嗯。

然後你會發現:我花了一個小時的錢,自己講了一個小時,他什麼意見也沒有給我。

這才是真正的諮詢。

等你情緒發泄完了,回去跟老公說「老公,你真棒!」這就夠了。

不要對心理諮詢有過高期待,諮詢師能理解你的情緒、支持你、擁抱你,就夠了。

注意!這個「擁抱」不是肢體上,如果一個男性心理諮詢師要抱你,你要報警!

諮詢師能夠抱持你,能夠理解你,支持你就夠了。因為能讓你相信,感覺安全的好的關係本身就能療愈你,好的關係本身就有這樣的魔力。

我覺得今天這堂課太有必要了,很多人對心理諮詢師不太了解,所以從今天起,不要對他們抱有過高的希望,不用對諮詢師會給你出多少靈丹妙藥有任何的期待,知道心理諮詢師不是萬能的,這樣比較容易得到幫助。

第三,情緒冷靜之後,你應該認真地請教你男朋友或其他有識之士關於職場真正理性的意見。

你看,你現在傾訴的是一個情緒問題:

我半夜三點給男朋友發簡訊,他不僅沒有理解我,擁抱我,反而怪我不夠努力,不夠好,還要讓我半夜起來學習。你說他混不混蛋?

這是你的一種情緒,我收到了,他確實挺混蛋,但是我們得出這個結論沒有用。

情緒,就交給諮詢師解決,或者你自己看書學習,甚至多參加我們這種活動。

可能12月,我還會在北京辦一場見面會,你們也可以去,在現場還能認識新朋友,這都是些好辦法。冷靜下來之後,認知上還要再去梳理:

我目前在職場上遇到的困難,究竟是什麼?

雖然今天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幫你展開,但我可以想到,有兩件事情一定是你職場裡遇到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我想,如果你足夠熱愛現在的工作,理論上不會出現半夜兩點痛哭流淚的情況。

人生是非常短暫的,大家一定要去尋找一份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注意,我講的關鍵詞叫「事業」,不是打工。我在很多場合都講過我的觀點,這是我以前的老闆教給我的,他說人做事情有三個層次:

最差的層次叫「打工」,就是有一些人的工作是給他錢他就去干,不給錢他就不幹了。

第二個層次是「事業」,比如最常見的有職業榮譽感的醫生。

舉個誇張的例子,如果一個醫生做手術做到一半,這時候忽然旁邊護士跟他說,「對不起,這個月的獎金不能發了」,我相信他至少要把這場手術做完,他不會說「我不幹了」,這不太可能。

為什麼?因為這是他的事業。一般做醫生的人,多多少少把這份工作當事業了,治病救人,還是要有一定的事業心才幹得了。

第三個層次是「使命」。第一種人做事情,不給錢他不幹;第二種,不給他錢他幹完。第三種人不給他錢,他倒貼還要干。

第三種人就是我這種人,大家今天過來聽課,我沒有拿到錢,倒貼錢也要干,這叫使命,我這輩子就做這件事情。

做這件事情時,我感到快樂幸福。

比如我在這講課,看你們聽得很開心,我就高興,這就叫我喜歡這件事。

而且你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由衷的狀態。

比如說,你們有沒有感覺到從開始上課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快兩個小時?

難以想像,這些時間居然刷一下就過去了。

為什麼?因為你們跟我一起進入了一種「心流體驗」。大家都在這種場景里感受,同時,通過我的發言、我的回答、我們現場的創作覺察到我真的喜歡這件事情。

這是一種能夠感受到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本身就特別打動人。

當一個人處於這樣的狀態時,他是無敵自信並且對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非常有信心。

我事業上也經常遇到挫折,遇到問題,但我有無敵的信心。

舉個例子,去年我們公司曾遇到過一個極大的困難,在所有人都想放棄時,我開了一個大會。會議上我說,「我們一定能夠度過這個困難,我會帶著你們所有人再一次把公司重新做起來。」

一年後,我們真的做到了。

那這種無敵的信心是如何出現的?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出現的,一旦完成了,別人就會知道這個人他真的做到了。

所以,今天有緣能跟大家在這裡見面,我希望我們至少要做到第二個層次,不說去找到自己的使命,至少應該找到一份事業,一份自己真正願意投入的行當,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你也被這件事情感染,而不是說「哎呀,大家都覺得這個工作不錯,我就在這干吧」,那就沒有意思。

一個人做一件事情,它必須是要有價值、有意義、有內驅力的,沒有內驅力的工作,你會做得非常痛苦。

第二個問題:可能你在職場上還沒有確定一個清晰可落實的目標和規劃。

今天,我還跟我的小助理聊過同樣的話題。

我問他:你在職場上想要成就什麼樣的目標?這個目標不能是很空洞的,它必須很具體。

我的小助理說他想要一個自由自在的生活。

當時我就跟他說:你覺得在接下來30年之內,你超過我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很謙卑地說也許有可能,但機會不太多。而即便是我,也沒有得到什麼沒有邊界的自由。

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那種無邊界的自由,所以這種錯誤的目標,一定會帶來挫敗感。

大家知道我們作為中國人,最好的好處是什麼嗎?

是所有的智慧在這三千五百年的文字和歷史裡面。

老祖宗的智慧里「自由」是什麼?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當我們跟隨自己內心的願望自由自在生活,但又不會超越那些界限,不會超越那些規矩時,我們才真的自由,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講的就是:最高的自由是有邊界的自由,我知道我的力量在哪裡,我也知道我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叫自由。

有很多人問過我說,「我想要財務自由。」

我對他們說:那你知道財務自由是什麼嗎?

財務自由有可能是你的慾望是一年要花十萬塊,那乘以25倍是你的資產規模的話,那你就得擁有250萬的資產。

這就叫慾望跟邊界的關係,如果你想要一個「隨便花十萬塊錢」的自由,你的資產邊界就是250萬,而這也許還算少了,是一個保守的數字。

在這種思考過程中,你會看清楚自己慾望的邊界,以及什麼是你想要的。

在來上海的路上,我的小助手還問了我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說:究竟什麼是我想要的,我有點不清楚。

我教大家一個最重要的辦法——排除法。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你想要的,那你首先搞清楚什麼是你不想要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你就能知道自己要什麼。

但只是知道自己的目標還不夠。

  • 比如我這個小助手,他說他想要自由,但他想要什麼樣的自由呢?
  • 是財務的自由還是遷徙居住的自由?
  • 還是情感上自由,不被任何關係所捆綁?
  • 又或是一個時間上的自由,你想去哪裡幹什麼沒有人會管住?

你想要的自由是怎樣的我不知道,但你去量化你究竟要做什麼,得到什麼,這就是第一步。

第二步,一定要搞清楚你應該如何做,通過怎樣的規劃來達成目標。

比如你想要財務自由,那首先你得知道要掙多少錢才能達到你想要的自由,清晰的衡量你距離財務自由有多遠。

大概做好這兩步之後,你在職場上至少就搞清楚了自己的目標規劃,知道通過這個工作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麼。

曾經有人提出過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三十歲獲得成功的人,都做對了哪些事?

有天我逛知乎時,這個問題跳入了我的眼帘,然後我就回答了這個問題,我說:跟對人做對事。

因為知乎上我是小透明,也沒人知道我是誰,就有一大堆人罵我:這講的不是廢話嗎?!

但是,偶然看到一條評論讓我很欣慰,這條評論說:

這個問答下面,有幾百條全是假的,你們覺得他們講得很好。有一個真正得到財務自由的人在這講,你們都說他說的是假的。

我也覺得挺荒謬的,可能一個大學生摳著腳丫在宿舍里出來的回答,被人點了一千個贊,而真正的答案,沒有人看。

為什麼?因為「跟對人,做對事」聽起來太普通了,可這就是事實。

所有的改變都來自於人。

什麼叫跟對人?

跟對人,就是要找到那些真正願意幫助你實現夢想的人。

有的老闆,他從來不問你要什麼,這樣的人不值得跟隨。

一個好的老闆,一定是願意傾聽你想要什麼的老闆。

一個自私的老闆,他從來不問你想要什麼,他總是在給你畫個餅。

而一個你真正生命中的貴人,他會問你,你想要什麼。

如果一個人願意問你,你想要什麼,你就知道這個人值得你尊重。因為他在試圖了解你要什麼,這就叫「跟對人了」。

好的人或者貴人,他有很多重要的品質,比如說他願意了解你想要什麼,願意支持你,願意幫助你,這都是你人生中的貴人。

什麼叫做對事?

選擇一個正確的賽道,叫做對事。

30年前,打字員是一個正確的事;30年之後的今天,你再去立志成為一個優秀的打字員,紅利已經沒了。所以,我們要去做有未來的事情。

人生是一個選擇。這個選擇是在「你想做的事」,「你能做的事」,以及「更有未來的事」三者之間的選擇。

去做那些你能做的,你想做的並且有未來的事,就叫做對事。

今天這樣是不是講得足夠清楚了?

我知道為什麼知乎那些人說我了,因為我不愛他們,我實在沒有時間跟他們展開說。

大家會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有的事情過去是對的,現在是對的,但未來不一定是對的;
  • 有些事情過去是錯的,現在是錯的,未來還是錯的;
  • 有一些糟糕的事情是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錯的。

但有些人就在一輩子做這種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錯誤的糟糕的工作。

比如說,我覺得沒有未來,或者說不會有很大發展的那種高度重複且單調、機械性的工作,在過去、現在和未來,可能都不是一個好選擇。

最好的選擇是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很好的,是高度創造性,高度不確定的。

而在我身邊的人,可能都會因為這種高度不確定,高度創造性感到痛苦,因為每過三個月或者是半年,我的注意力都會換一輪方向。

我們公司是業內變化最多的公司,但是挺有意思的是,不是我要改變,是這個世界在改變,我只是為了順應這個世界,以萬變應萬變,必須要變化,才能夠跟上這個時代。

插畫|申鎮,花鎮視覺設計師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花鎮」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oviW24BMH2_cNUgUTT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