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劍戟片《斬、》,由池松壯亮蒼井優主演,2018年上畫。
我就是因為喜歡蒼井優才看的這片。夜深人靜,11點多了,暫時還不想睡,就尋摸著該看哪部片好呢。結果,一看《斬、》全片加上片頭與片尾的字幕,通滿才79分鐘,這個確實可以有。何況,是蒼井優主演。再就是因為近期的寫作計劃,日韓古裝片一直是心頭好。就它了!
萬萬沒有想到啊,衝著蒼井優來的,結果卻看到蒼老師在片中被輪姦了,這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氣不打一處來。
《斬、》的導演是冢本晉也,一個名氣並不算大的人,但是大名鼎鼎的《鐵男》系列就是他執導的,也夠別具一格了。
《斬、》的豆瓣打分並不高,只有5.5分,按說是爛片了。但是我看完之後,發現不爛,其實還蠻好的。打分之所以這麼低,是因為有錯位。大眾對於日本劍戟片的觀影期待,就類似中國觀眾對於武俠片的期待,就是快意恩仇,打打殺殺,動作好看,場面好看,人靚景美。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斬、》,它的確是不合格,也就值5.5分,不冤。而且還是《鐵男》導演執導的,那觀影期待中必須要成為一部新的cult片才行。結果,觀眾失望了。
《斬、》,它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劍戟片,而是一部披上了劍戟片外衣的文藝片。就像《東邪西毒》《臥虎藏龍》就不是武俠片而是文藝片一樣。它的好處不在於打鬥有多好看,而在於它背後要傳達的意蘊。
當然,內在美與形式美同樣漂亮的劍戟片,也有,像《黃昏清兵衛》《山茶花飄散》就是。只能說,《斬、》過於追求內涵了。在打鬥上實在是不能讓人滿意。儘管鏡頭語言很贊,絕大多數鏡頭都很唯美,也得到過歐洲電影大獎的認可。
其實,儘管冢本晉也的名氣看起來沒有那麼大,但他樣樣精通,獨攬製作、導演、編劇、表演、攝影、燈光、剪輯、美術為一身的獨立製作手法,使之成為日本電影界獨具異彩的一枝奇葩。《斬、》同樣是制、編、導、演、攝、剪等全由他一人完成,讓人嘆服。
但《斬、》過於灰暗的色調,讓這個故事產生了很大的疏離感,很多觀眾表示看不懂,不知所云。你冢本晉也又不是王家衛,不是博格曼,論裝逼還輪不到你,為什麼就不好好拍cult片呢?所以,看菜下飯的觀眾就給打了低分,讓這部片很有些被冤枉了。
對了,為毛《斬、》這個片名,後面多了一個頓號,不倫不類,到底是啥意思?
啥意思,就是日本人的二次元文化唄。那個頓號,代表的是血滴的意思,類似古早前大家用:)表示微笑一樣。看片名題字的話,「斬」字後面有一顆醒目的血滴,其實那就是片名里的頓號化來的。
這樣,《斬、》這個片名就顯得血腥氣十足了。
當然,加了頓號,也有與1962三隅研次版《斬》,以及1968岡本喜八版《斬》有所區分。儘管冢本晉也這一版是一個原創故事,與前兩者並無多少瓜葛。
那麼,《斬、》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為了少劇透,我還是得賣個關子。
作為武俠迷,還是先來引用一下古龍的小說來說說吧。
《邊城浪子》中,被譽為天下第一快刀的傅紅雪,在他一刀之下殺死公孫斷之後,居然吐得昏天動地。為什麼?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殺人,無法承受那場面與壓力,巨大的心理負擔使得他無法控制自己,只能嘔吐到膽汁欲出。
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中,在百曉生兵器譜上排名第四的「嵩陽鐵劍」郭崇陽,當他面對年輕劍客荊無命時,居然故意中劍,引荊無命刺殺。李尋歡聞之沉重的嘆息了一聲,道:「這隻因郭嵩陽這二十六次破綻,都是故意露出的。他這樣做,只為了將荊無命出手的部位告訴我!」結果,劍術及功力不如郭嵩陽的荊無命勝出,郭嵩陽則死掉。
如果將傅紅雪第一次殺人的經歷與郭嵩陽從容赴死的經歷合在一起,就是《斬、》要講的故事了。傅紅雪就是片中的年輕的武士也即主人公都築杢之進(池松壯亮飾),郭嵩陽則是年邁的老武士澤村次郎左衛門(本片導演冢本晉也飾)。
具體來說,是什麼樣的一個故事呢?
是說,在日本幕府末期,一位年輕的浪人都築杢(jié)之進,(沒有俸祿,沒有家主可以侍奉的武士只能稱為浪人,不能再稱為武士,也不能留透頂剃凈的月代頭,只能蓄髮),流落到一個鄉村裡,在一家農戶里幫忙幹些農務。在那裡,他與農戶家的女兒小優(蒼井優飾)暗生情愫,但尚未捅破窗戶紙。農閒之餘,都築杢之進還教習小優的弟弟市助(前田隆成飾)習劍。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大概都築杢之進就會在這裡隱居下來,了卻此生。
但無巧不成書,意外是肯定要有的。
意外之處就是澤村次郎左衛門出現了。他也是一位浪人,但他是一位有追求的浪人,懷有一顆成大事的心。那就是,要去勤王,成為保皇派的一員,為天皇效力,討伐幕府。
江戶時代的結束,就是以保皇派為主力組成的倒幕派,一舉打倒了德川幕府,擁立明治天皇拿到實權,開啟明治維新。日本,也由此進入了新時代。
澤村次郎左衛門一心勤王,卻勢單力薄,他遊蕩於各地,就是為了召集可用之人,加入勤王隊伍之中。
當澤村次郎左衛門目睹了都築杢之進教習市助劍術的時候,發現杢之進是一位可用之才,便有心招募他跟隨自己,前往江戶,打倒幕府。
都築杢之進當然不甘心留在鄉村裡了卻此生,當澤村向他發出邀請,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同時,市助也想加入。不過,按說他身為農夫之子,是沒有資格參與武士才能參與的運動的。但澤村答應他,如果人手不夠的話,特殊時期農夫也可以被徵召的,所以歡迎他的加入。市助感到非常高興,這可是實現階層躍升的大好機會,當然不願錯過。
澤村隨後繼續遊歷,繼續招募浪人參與倒幕。而此時的鄉村,正面臨著收割的季節。面對豐收季,一群山賊也來到了這裡,虎視眈眈,搞得農民們非常不安。
都築杢之進去跟山賊去打交道,發現他們也不是那麼壞。據他們說,他們只打擊壞人,對普通人並不會騷擾。農民的敵視,倒是讓他們很不開心。
都築杢之進與山賊打成了一片,並回去跟農民們說不要怕山賊,甚至還可以僱傭他們來從事收割。
就在都築杢之進在山賊與農民之間周旋之時,澤村次郎左衛門回來了。特殊時期,人才難覓,他一個人都沒有招募到,只能將都築杢之進與市助全部帶走了。
帶了出發的預定日期,臨出門,結果都築杢之進卻病倒了。澤村決定晚上一兩天再走。
可是,市助卻非常著急,他急於立功,一心想要成為英雄。看著杢之進的狀態,感到非常憤懣。於是,市助忍不住情緒,在鄉間一通發泄。
卻不小心,一頭闖進了山賊的駐地。
山賊們眼看著一個毛頭小伙,很囂張地闖到了他們中間,打擾了他們的消息。便惡向膽生,教訓了市助一番,將他打的鼻青臉腫。
等市助帶著傷與狼狽樣回到村裡,澤村看不過,就自身前往教訓山賊。他將圍毆市助的山賊幾近全部殺死,只跑掉了一個。
結果,跑掉的那一個,卻帶來了更多的同伴,對鄉村發起了報復。殺了一些村民,也殺死了市助。
身體有所康復的杢之進與澤村,決定去教訓山賊。
杢之進與澤村在前,市助的姐姐小優卻又跟在了他們的後面。小優的這個選擇,可真要了命了,唉!
不久,他們就到了山賊的駐地。一番惡鬥難免要開打。
可是,從未殺過人的杢之進,卻發現自己壓根沒有能力殺人,他下不了手。
即便是,山賊抓住了小優,並當著杢之進的面輪姦了她。
杢之進依舊下不了手,他一個山賊都無法殺死,頂多只是將他們打倒。
澤村冷冷地看著這一切,最終出手殺死了所有山賊。
然後,杢之進對澤村說,對於倒幕的大業,他還是放棄了,自己只是一個廢人,成不了事的。
澤村卻說,如果是這樣,我就斬了你。或者,你斬了我。你我之間,必有一死。
於是,影片最後的矛盾,就變成了都築杢之進與澤村次郎左衛門之間的生死對決。
這是這裡,很多觀眾都表示看不懂了。這倆人明明是一個戰壕里的隊友,怎麼突然就你死我活了?
這就回到了古龍的小說上面。對於第一次殺人來說,是非常難的,連傅紅雪這樣的超級英雄都很難。對於都築杢之進來說,同樣如此。
年輕的都築杢之進覺得,日本已經250年沒有發生過戰爭,承平日久,那麼為什麼還要打打殺殺,隨便就去殺人,讓太平日子變成亂世呢?
也就是說,都築杢之進是反戰的,對於殺人,他從心底里拒絕,無法接受,也無法去面對,不願意殺人。即便是自己心愛的姑娘被輪姦,也下不去手殺人。即便他想,也做不到。
但對於澤村次郎左衛門來說,自己已經老了,無法在接下來的歲月里成就大業了,未來的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是屬於都築杢之進他們的。澤村絕不允許杢之進空有一番本事,卻自甘在小鄉村碌碌無為,苟且偷生。
如果都築杢之進連殺人這一關都過不了,那麼他作為一名武士,就如同廢人,跟死人也沒什麼兩樣了。
所以,澤村一定要逼杢之進出手。如果杢之進不出手,那麼自己會殺死他,反正他也是一個廢人。
當然了,澤村最想要的還是自己成為郭嵩陽。以自己之死,激發起杢之進的鬥志,讓杢之進殺死自己來完成首殺的任務,突破心理障礙。郭嵩陽之死,正是為了讓尋歡看清楚荊無命的刀法,幫助李尋歡完成英雄大業。
澤村逼杢之進同樣如此,他是一個有格局的人,也是願意犧牲的人。這樣理解下來,就會容易很多
所以,《斬、》說到底是一個經典的哈姆雷特式「To be,or not to be」的故事。
斬還是不斬?殺還是不殺?戰還是不戰?這是一個問題。
對於都築杢之進來說,他不想殺人。但是,時代即將進入維新的大時代,壓根就容不得個人進行選擇。所以,杢之進的斬與不斬,其實是他個人命運與時代命運之間的一種焦灼。
最終,杢之進還是出手了,一刀致命,殺死了澤村次郎左衛門,終於突破了心理障礙,完成了自己的成年禮。也從此,他拋棄了個人,喪失了自我,將生命付於了時代。
也可以說,《斬、》是以戰爭的形式來進行反戰。導演冢本晉也用都築杢之進的成年禮來完成了對於戰爭的反思。要成為英雄,就得放棄自我,以殺戮的形式完成所謂的偉業。
本片演員選的也挺好的,讓池松壯亮這麼一位長相陰柔的演員來飾演都築杢之進,可以說充分挖掘出了這一角色性格猶疑不決的一面。尤其是看過《山茶花飄散》之後,池松壯亮在其中飾演的就是一個文比武強的新一代武士。更早之前,池松壯亮是《最後的武士》里聖元的兒子,在湯姆·克魯斯身邊,顯得清純可愛。當年的小孩子,現在終於可以挑大樑了,近幾年又連續出演是枝裕和電影系列,宛然成為文藝小生里翹楚之勢。
只是,因為《斬、》要探討的話題過於龐大,過於沉重,作為執導過《鐵男》的cult片導演冢本晉也也沒在本片中過於造次,沒有採用cult的拍攝手法,而是相當克制,相當收斂。作為劍戟片,甚至都看不到什麼血腥的鏡頭,沒有剝削打鬥戲份,全都點到為止,甚至是大量留白,將想像空間留給觀眾。
只是,這種話題,這樣一部劍戟片,用一部不到80分鐘的電影來展現,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了,打低分的觀眾也因為看不懂基本的故事線而不吝嗇自己的低分。冢本晉也很有些冤枉,這明明是一部8.0分以上的作品啊,可是拍得有些不明不白,也不能全賴觀眾看不懂。人家《黃昏清兵衛》就讓人看得懂嘛。
還有,就是冢本晉也明顯在《斬、》中有一種平等的意識。儘管這是一部劍戟片,而且打鬥場面也有好幾場,但是很難說誰是反派,誰是壞人。
男主都築杢之進明顯不是壞人,他連殺人都不願意,努力在山賊與農民之間進行溝通,怎麼會是壞人?
市助明顯也不是壞人,他就是一個單純之極的農民孩子,能有什麼壞心?
女主小優當然也不是壞人。村民們也不是。
澤村次郎左衛門是壞人嗎?當然也不算是,他第一次殺山賊是因為山賊欺負了市助,第二次殺山賊是因為山賊殺死了村民及市助。他打算殺死杢之進,不過是逼他突破自我,成為真正的倒幕英雄,明顯不是壞人。
山賊是壞人嗎?在其他日本劍戟片里,山賊往往是壞人,自《七武士》以來,大都如此。但本片里的山賊,用他們自己的話講,他們只傷害壞人,不會無辜騷擾好人,所做的都是替天行道的事。他們毆打市助,是因為市助打擾了他們的清閒。他們殺市助,是因為澤村殺了他們的兄弟。他們輪姦小優,是因為澤村與杢之進正在他們的巢穴里殺他們。
所以,這部片里,壓根就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壞人,很有一種平權的意識。但是,這種平權只針對男人,對於以小優為代表的女性來說,就非常不公平。
憑什麼,一定要強姦小優呢?而且還特麼是輪姦?
(我可憐的蒼井優,狗日的冢本晉也你特麼簡直不是人,豬狗不如!)
從劇情上來說,輪姦的戲份並沒有太大必要,要想羞辱都築杢之進,其實有很多辦法都可以,為何一定要輪姦小優呢?更讓人憤懣的是,即便小優被輪姦了,杢之進依舊無法去殺人。
就是說,可憐的小優平白無故被輪姦就顯得毫無意義。只是為了填補劇情的漏洞而已。但是以輪姦的形式來補漏,這對於小優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很明顯,導演冢本晉也對女性很不公正。他願意對各方面的男性角色進行平權,卻肆意地去消費女性的色相,剝削蒼井優的女性身份。這是很明顯的大男子主義在作祟,實在是該批評的。
沖這點的話,我支持為這部影片打低分。
最後,聊聊下《斬、》裡面幾位角色的名字吧,他們非常具有時代特色。
澤村次郎左衛門,明顯是高階武士的名字。因為他完全可以叫澤村次郎,後面的「左衛門」就是一種階級的象徵。在日本,「兵衛」、「左衛門」、「右衛門」是日本古代的官職。「兵衛」隸屬於兵衛府,負責皇宮內部的巡邏、守衛工作,在兵衛府里任職的人,都可以成為「兵衛」。同時,設有衛門府,擔任宮城大門的警衛工作,分屬左衛門府的便是「左衛門」,分屬右衛門府的便是「右衛門」。後來,天皇會將有功績的人用官職賞賜給他們作為名字。日本人起名字原本就很隨性,很多都是太郎、次郎、三郎、四郎這樣的名字,加上「兵衛」「左衛門」「右衛門」之後,明顯層次高出不少。這些退伍後的士兵,回到故里,可以將他們的後代同樣稱之為「兵衛」「左衛門」「右衛門」。所以,澤村次郎左衛門原本的名字就是只是澤村次郎,次郎就是排行第二,很普通很隨性的一個名字,加上左衛門之後,立馬顯得高大上了。
都築杢之進,值得一說的是「杢」這次字的讀音,因為這個詞並不太常見。「杢」讀作jié,用意也比較固定,就是一種木釘子,古時用來拴牲口用的。形制上大概類似下圖這樣的,尖細的部分插入地下,木杈露出地面,用來防止韁繩脫落。至於「杢之進」這樣的名字,乍一看跟大郎、次郎差不多,也是多如牛毛的一種起名方式,像「蠟筆新之助」「松下幸之助」等。不過,具體到「之進」,還是有說頭的,下段細聊。
還有市助,這個名字是典型的農民家的名字。因為是農民,是沒有資格有姓的,只能直呼其名。他們兩個字的名字中,後一個字往往用「介」或者「助」。這裡涉及到了「仮名」。日本古時名字比較隨意,直呼其名往往會重名或不夠尊重,於是就相互稱「仮名」,「兵衛」「左衛門」就是一種仮名,澤村次郎是本名,澤村次郎左衛門就是仮名。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是「兵衛」「衛門」,於是在京城做官的人,往往被稱為「之進」,像侵華日軍將領藤原廣之進,他的名字就暗含了他家的祖上曾經是豪族。包括《斬、》的男主都築杢之進,其中的「之進」就充分說明他的家族曾經也是豪族,到他這一代居然淪落為了流浪武士,名字就透露著命運的悲慘性了。
與「之進」相對應的就是「之助」「之介」,這是相對於京官來說,是地方官員的仮名,與「之進」比地位要低下一層,稍顯的謙卑一些。後來,「助」「介」就有了謙卑的意思,被廣泛用以種下階層人士的名字了。市助就是這樣的典型。當然,市助只能叫市助,不能叫市之助,那是武士階層才能用的。因為「之助」還可以按字面意思,有一種助力的意思,「松下幸之助」,就有一種讓「幸福加助」的意思在裡面,可不僅僅是謙卑了。市助就只能有謙卑的意思,幸之助則不是。
當然,以上都是日本古時姓名的叫法,後來就越來越多的人用這種方式起名了。現如今,隨便去操起一個寫滿了日本人名單的頁面去看一下,這種古代的取名方式,使用者已經寥寥無幾。所以,不知道也沒有關係。
如上,希望可以幫到對《斬、》感興趣的朋友們。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