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餘暉 董鑫
據《新疆日報》報道,8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第一次會議。
這也意味著,新疆已成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領導小組」,擔任組長的是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10年前,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後,「中華民族共同體」成為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核心概念。
黨的十九大報告、二十大報告,都提到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第九次集體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從健全制度機制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地方層面,在新疆之前,廣西已成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自治區主席藍天立分別擔任正副組長,成員由自治區黨委常委組成。
「團結穩定是福」
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重要成員。
今年4月,「新疆發布」刊文稱,「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根深葉茂,靠的正是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理念。各族人民也從這漫長的文明歷史中得到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
4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十屆十一次全會首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統領,統籌安排部署新疆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在上述會議上,「共同」一詞高頻出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等表述,都體現了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在8月29日的自治區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馬興瑞強調,要「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抓穩定、促發展
對於新疆來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前提和基礎是穩定的社會環境。
在8月29日的會議上,馬興瑞強調了五方面的工作:
強化安全保障。
政知君注意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明國近日在接受《法治日報》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社會和諧穩定的局面更加鞏固,牢牢守住了不發生暴恐案事件的底線。
「加強抓穩定和促發展兩方面工作的統籌結合」「紮實推進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馬興瑞在會上強調。
夯實物質基礎。
根據年初確定的目標,2024年新疆GDP增長要達到6.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7.5%左右。
「要賦予經濟社會發展更多政治意義,深刻認識發展和穩定、發展和民生、發展和人心的緊密聯繫。」馬興瑞說。
鞏固思想基礎。
馬興瑞提到,要深入推進文化潤疆。
作為多民族聚居、多種文化並存地區,各民族文化長期在新疆交流交融。高昌故城、克孜爾石窟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麥西熱甫》和柯爾克孜史詩《瑪納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將落成並開館。
建強主陣地。
馬興瑞指出,要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青少年「築基」工程。特別提到,要推動南疆高等教育提質擴容。
數據顯示,現在全疆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已達到98.25%,南疆城鄉從幼兒園到高中實現了15年免費教育。
新疆課堂推行使用了《中華民族大團結》《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等專題教材,高校相關學科也設置了研究方向,提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優化社會結構。
馬興瑞強調,需要加快推進嵌入式城鎮化建設,堅持兵地聯動、城鄉協調,推動各族群眾逐步實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根據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要積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強沿邊重點城鎮、興邊富民中心城鎮和抵邊新村建設。
資料 | 新疆日報 新華社 人民網 光明日報 新疆發布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