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事件 丨 iPhone 15 Pro Max 測速出爐;小米官宣新系統

2023-10-17     果粉俱樂部

原標題:科技大事件 丨 iPhone 15 Pro Max 測速出爐;小米官宣新系統

NEWS

蘋果新動向

美國 Mac 用戶報告:平均安裝 51 款應用、日常使用 15 款,44% 應用整合 AI 元素

10 月 17 日消息,根據應用訂閱服務 Setapp 本周一發布的 2023 年第 3 季度 Mac 應用報告,將接近 50% 的 Mac 開發者已經在其應用中整合 AI 元素。

這起報告調查了 1241 名 Mac 用戶,追蹤觀察 2023 年 Mac 用戶的偏好,包括 AI 採用率、對 M1 / M2 晶片的支持,以及 Mac 用戶的日常使用習慣。

報告指出,美國 Mac 用戶平均安裝 51 款應用程式,每天使用 15 款應用程式。該報告強調,瀏覽器應用程式、微軟和谷歌 Office 工具以及 Adobe 軟體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應用程,此外還有 Spark、Zoom、1Password 和 Slack 等生產力應用程式。(新聞來源:IT之家)

報告稱蘋果 iPhone 15 Pro Max 物料成本 558 美元:比前代貴 12%、售價占比 47%

10 月 17 日消息,根據日經新聞報道,蘋果 iPhone 15 Pro Max 的物料成本為 558 美元(約 4079 元人民幣),零部件成本占比為 47%,相比較 iPhone 14 Pro Max 高出 12%。

這份拆解報告由日本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得出,認為 iPhone 15 Pro Max 的螢幕成本比前代高出 10%、鈦金屬邊框成本高出 43%,A17 Pro 晶片的成本比 A16 Bionic 貴了 27%;長焦相機及其四稜鏡系統的價格也比其前代高出 3.8 倍。(新聞來源:IT之家)

蘋果公司的環保聲明被質疑誇大其詞,但仍領先於其他科技巨頭

10 月 17 日消息,就在綠色和平組織批評蘋果公司年度產品周期導致碳排放的幾周後,該公司的環保聲明再次受到密切關注。

一份新的報告指責蘋果誇大了自己的環保成就,但也承認這家庫比蒂諾公司在環保方面遠遠領先於其他科技巨頭。

綠色和平組織上個月指責蘋果鼓勵用戶快速更換產品,從而導致環境成本高昂:「每當蘋果發布新款 iPhone 時,全球有數千萬人被誘惑升級,即使變化相對微小… 如果蘋果真的重視環境,他們應該會鼓勵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並考慮延長主要產品發布之間的時間。」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產品生命周期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就連蘋果公司也承認,iPhone 整個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中,約 80% 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

Stand.earth 組織比較了蘋果、戴爾、谷歌、惠普、微軟和英偉達,報告稱,除了英偉達之外,所有公司都承諾到 2030 年減少其供應鏈內的全球溫室氣體 (GHG) 絕對排放量,其中蘋果的承諾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新聞來源:IT之家)

用戶抱怨蘋果 CarPlay 存 GPS 功能故障,導航應用無法正常使用

10 月 17 日消息,蘋果 CarPlay 是一款可以將 iPhone 的功能和應用投射到汽車螢幕上的系統,讓用戶可以在駕駛時方便地使用導航、音樂、電話等功能。然而,近來有許多用戶反映,CarPlay 的 GPS 功能出現了嚴重的故障,導致導航無法正常工作。

據 9to5Mac 報道,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近一年的時間,自從去年 iOS 16 發布後就開始出現,影響了各種不同品牌和型號的汽車,包括福特、豐田、本田、奔馳等,並且無線和有線連接都受影響。(新聞來源:IT之家)

下行速度比前代快 96.6%,美版蘋果 iPhone 15 Pro Max 測速結果出爐

10 月 17 日消息,根據測速公司 Ookla 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基於美國 5G 網絡,蘋果 iPhone 15 Pro Max 以 251.37 Mbps 的中位下行速度傲視群雄,比三星 Galaxy S23 Ultra 快了 58%。

該公司在今年第 2 季度也進行了相同的速度測試,iPhone 14 Pro Max 的中位下行速度為 127.83 Mbps,相比較而言,iPhone 15 Pro Max 快了 96.6%。

報告僅顯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測試數據,因此無法確切地得出結論:iPhone 15 Pro Max 的性能提升有多少來自設備 / 硬體本身,有多少來自網絡改進。(新聞來源:IT之家)

摩根史坦利預估 2023Q4 蘋果 iPad 業務營收 72 億美元,同比下降 23%

10 月 17 日消息,投行摩根史坦利分析師埃里克・伍德林(Erik Woodring)近日發布市場研報,預估 2023 年第 4 季度蘋果 iPad 業務收入大幅下降。

該機構預估本季度 iPad 業務營收為 72 億美元(約 526.32 億元人民幣),相比較去年同期的 94 億美元(約 687.14 億元人民幣),下降了 23%。

埃里克・伍德林(Erik Woodring)表示,蘋果公司去年 10 月更新了 iPad Pro 機型,並推出了第 10 代 iPad,而消息稱蘋果將會本周發布 iPad Air、iPad mini 和第 11 代 iPad,因此銷量數據無法直接對比。

包括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在內,不少消息源認為蘋果本周不會推出新款 iPad,而另有消息源稱蘋果會選擇在明天推出新款 iPad,目前無法判斷哪方消息真假,有待蘋果官方發布。(新聞來源:IT之家)

NEWS

科技大事件

主推現貨開售,京東官宣雙 11 改變策略:10 月 23 日晚 8 點直接現貨開賣

10 月 16 日消息,從京東官方獲悉,本次 11.11,京東將在商品、價格、服務方面進行全面升級。

據了解,今年京東 11.11 分為起售期、開門紅、專場期、高潮期、返場期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帶來不同的促銷活動和優惠,期間重磅推出跨店每滿 299 元減 50 元福利,消費者還可疊加 20 元補貼使用。(新聞來源:IT之家)

2023 全球智能手錶預估出貨 1.3 億塊:前三為蘋果、三星和華為

10 月 17 日消息,根據集邦諮詢公布的最新報告,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2023 年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預估為 1.3 億塊。蘋果以超過 30% 的份額領先,其次是三星(接近 10%)、華為、Garmin、Fitbit 等。

報告認為蘋果、三星和華為等主要智能手錶廠商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將採取更為保守的研發方式,他們雖然會不斷創新和推出新產品,但設計理念更傾向於增量升級。

這些廠商會更加慎重地推出高端手錶型號,部分廠商可能會涉足其它智能可穿戴設備,只是這些新設備在數據分析、應用集成和市場成熟度方面面臨挑戰。

報道稱蘋果、三星和華為等廠商現階段不會升級處理器性能的情況下,會積極利用 AI 技術帶來提升,通過微調傳感器數據實現更準確的測量,或者動態調整晶片性能和續航。(新聞來源:IT之家)

張忠謀:英特爾代工業務始終處於台積電陰影之下

10 月 17 日消息,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近日表示,在技術領域,英特爾無法撼動台積電的業內領先地位,繼續處於台積電的「陰影」之下。

英特爾執行長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上月接受採訪時表示,英特爾計劃明年趕上蘋果的 Apple Silicon 晶片。

不過台積電的張忠謀並不認可這個觀點,在接受 Money.UDN.com 網站採訪時,認為英特爾並不會對台積電產生主要威脅。

張忠謀認為英特爾雖然獲得了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認可,除非在技術領先地位、良率和有競爭力的定價等多個方面增強代工綜合實力,否則很難對台積電構成實質性威脅。(新聞來源:IT之家)

小米推出全新作業系統澎湃 OS:小米 14 系列將率先搭載,逐步接替 MIUI

10 月 17 日消息,剛剛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微博稱,今天對小米來說,是歷史性時刻。小米全新作業系統,小米澎湃 OS(Xiaomi HyperOS),正式版完成封包。

雷軍稱,小米 14 系列將是第一款搭載新系統的手機,已交付工廠開始生產。從這一刻起,小米澎湃 OS 將逐步接替 MIUI。

目前官方還未公布澎湃 OS 的更多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外媒認為小米的澎湃 OS 系統僅在國內市場使用,而在海外市場則會繼續更新 MIUI 系統。(新聞來源:IT之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ea81c07085795a4991a2eb4091124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