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過去了,何冰的《大宋提刑官》,依然是古裝懸疑劇的天花板

2023-11-04     電影聚焦

原標題:18年過去了,何冰的《大宋提刑官》,依然是古裝懸疑劇的天花板

提到古裝懸疑劇,很多人都會想到此前的《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傑》,近兩年的《御賜小仵作》《唐朝詭事錄》《繁城之下》等。

但在18年前播出的一部劇,依然可以稱之為古裝懸疑劇的「天花板」,這就是2005年播出的《大宋提刑官》。

這不僅是一部懸疑破案劇,更是一部有著真實事件及人物原型的巨作,它參考、改編自宋朝「法醫」宋慈的《洗冤錄集》,主人公正是宋慈。

這部劇在當年創造了一個歷史——收視率一度超過了《新聞聯播》。

劇集節奏恰當,分成了11個單元,演繹了11個奇案。

每個故事都引人入勝,每個劇情都跌宕起伏。

身為提刑官兼仵作的宋慈,以他豐富的實踐及鑑定經驗,偵破了一個又一個的案子。

如毛竹塢命案、城南拋屍案、梁雨生命案、李唐被殺案……一樁樁、一件件都在展現著宋慈的專業素養和正義之心。

然而這部劇不僅僅在講案子,更在講官場、講世道。

當宋慈遇到刁光斗、當宋慈為剷除貪官搜集的幾大箱罪證被燒光、當事實就在面前然而貪官卻依然逍遙法外時,宋慈的信念崩塌了。

此時他才意識到,他效力的朝廷是腐敗的,他不可能憑他一己之力還這世道清明。

於是他落寞地選擇了辭官回鄉,這部劇也在這悲憫的結局中落幕。

這樣的結局無疑令人唏噓,但這樣的結局又未免不好。

宋慈的醒悟和離開,更能激發人們對當時社會現狀和官場制度的思考,如此結局,便更有深度。

劇情之外的攝製組,也有著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故事,也正是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真實的故事,成就了如此經典的劇集。

01、何冰「撿漏」男主角

由於《大宋提刑官》是一部有著真實歷史原型的歷史劇,因此導演對演員的演技和實力都是非常看重的。

其實,何冰並不是扮演宋慈的第一人選,當時導演腦子裡想到最合適的人選就是陳寶國和陳道明。

但當時陳寶國已經接下了《漢武大帝》這部劇,而且馬上要進組,檔期衝突。

而陳道明由於飾演的八賢王、康熙、親王等角色過於深入人心,他一出場就有著強大的氣場,由他來演宋慈可能有些不合適。

於是導演也陷入了迷茫。就在此時,製片人嚮導演推薦了何冰,但由於當時何冰的名氣並不大,導演還有著一絲的擔心。

不過當何冰試戲之後,導演馬上就被何冰的演技所折服,當場拍板由何冰來演宋慈。

何冰也沒有辜負導演和製片人的信任,他深入研究劇本、研究人物,據說還看了歐陽震華版的《洗冤錄》,來尋找《大宋提刑官》中宋慈的角色定位。

也正是這樣,何冰把一個正義、敏銳、機智的法醫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劇中有一段長達3分鐘的台詞,更是令何冰火出了圈。

02、郭達憑藉演技「出盡風頭」

看過《大宋提刑官》的朋友應該都了解,這部劇中有很多的喜劇演員,如飾演李唐的郭冬臨,飾演譚里正的范偉、飾演馮御史的嚴順開等。

但是他們的參與卻絲毫沒有違和感,反而印證了那句話,當喜劇演員演起正劇,是降維打擊。

這其中,郭達的演技無疑是非常亮眼的,他飾演的大貪官刁光斗不僅製造了一起又一起謀殺案,還設計讓宋慈誤判。

其實,在郭達接到這個角色邀約的時候,也是很意外的。

此前他一直在小品中出現,是一個十足的喜劇演員。

當時郭達直接問導演:「你不怕我演不好嗎?」導演的一句「我相信你的演技」,直接讓郭達感動不已。

接下角色後,郭達並沒有流於角色的表面,而是下功夫去研究這個角色,去參考其他反派的演法,去讀相關的歷史書籍。

在片場,郭達也是十分敬業,每次都是提前背好台詞。就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卻奸詐貪婪的大貪官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了觀眾的眼前。

在拍攝過程中,郭達更是憑藉自己出色的台詞能力,獲得了演職人員的高度肯定。

甚至在一場與宋慈的對手戲中,演技本就不俗的何冰都險些接不住郭達的演技,可見郭達的實力。

03、羅海瓊睡覺都抱著劇本

羅海瓊在劇中飾演的是梅城縣已故知縣竹梅亭的女兒竹英姑,也是宋慈的助手。

為了查明父親的死因,跟隨在宋慈的左右,對他日久生情,但由於對方有家庭,而把這份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

羅海瓊飾演的竹英姑聰明果敢、膽大心細,還能幫宋慈分析案件,在觀眾心中,她和宋慈也是一對很討喜的熒幕CP。

在拍攝過程中,羅海瓊對這個角色也是極其用心的,由於她本身的一些問題,對於台詞記得不是很好,為了拍攝好這部劇、演繹好這個角色,她每天苦記台詞,甚至睡覺的時候都抱著劇本。

也正是這份堅持與用心,她才能夠把竹英姑這個角色塑造得如此成功。

04、范偉首次穿古裝

在這部劇的眾多喜劇演員里,當看到范偉的時候,起初沒忍住笑了出來。

但看了范偉的演繹後,才知道他此時不再是那個「被忽悠買拐」的小品演員,而是一個似乎真實存在的古代的人物。

提到這部劇,范偉稱「這其實是個偶然事件」。

在一次聚會的時候,製片人俞勝利向他發起了角色邀請,雖然第一次演古裝劇他心裡還是沒底的,但是面對著俞勝利的盛情邀約,他還是答應了。

好在范偉能夠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態,不斷告訴自己「什麼事情都是需要嘗試的」,於是乎,范偉第一次穿上了古裝,第一次參演了古裝劇,飾演一個嚴肅正經的里正。

不過畢竟是經歷過電視劇和小品磨礪的,范偉的古裝初體驗得到了導演、製片人的認可。

在這之後,范偉也坦言,「演員不應該受古裝和現代的限制,應該演啥像啥」。

05、細節決定成敗

除了劇情和演員的演技,這部劇在細節處理上也是非常考究的。

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宋慈驗屍時的技術和步驟。

熟悉這部電視劇的觀眾應該都記得宋慈那句非常有派頭的「開」,也就是開棺驗屍。

下面的步驟可以說是劇里的技術高光:首先是點燃皂角,起到消除屍體臭氣的作用;然後塗麻油遮蔽屍體的腐臭味;下面就是在嘴裡含上薑片,防止自己嘔吐;接下來帶上手套進行屍檢。

可以說,這套步驟在細節上的把控很是考究。

時過18年,依然會被《大宋提刑官》中的劇情所吸引,依然會為何冰飾演的宋慈所折服,依然會因這悲憫的結局而唏噓,依然會因主題曲《滿江紅》而深感震撼。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空悵望,人寰無限,叢生哀怨;泣血蠅蟲笑蒼天,孤帆疊影鎖白鏈;殘月升,驟起烈烈風,盡吹散……」這段唱詞,道出了宋慈們的無奈,道出了世人的辛酸。(撰文:西窗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e921ffac50e503f7b1a238ff200e1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