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最近又曬自拍啦,一些非常熟悉的操作,她自己管這個叫:清庫存。
這次是ELLE封面妝造的花絮照,對鏡自拍的她可愛在線。
說起來,劉亦菲在自拍界也是獨一份的存在。總感覺她好像很喜歡自拍,能看到各種正在自拍的場景。比如,工作間隙拍;
路邊散步也拍。
但不知道為什麼,自拍技術卻平平無奇,自拍常常不如他拍。
用來解釋這件事似乎也非常容易,對她來說自拍只是及時記錄,而他拍才負責還原美貌。
但與此同時,大家又很喜歡看她的自拍,仔細想想背後的邏輯,也許是因為那些略顯粗糙的照片里,蘊含著對生活的巨大興趣,專注的是「我在此刻」,而不是「此刻的我」。
即使大部分照片都是自拍,裡面卻沒有喧囂的自我,自然看起來也就賞心悅目。
回顧一下劉亦菲的自拍,其實就能感受到她真實的生活狀態。中午出去曬曬太陽,就隨手拍拍,完全沒有「拍了一百張,但從中選了兩張」的精緻感。
發在家的照片,就真的純素顏,衣服造型就是普通人在家最舒服的狀態。
平時生活中就是寬大舒適的衣服,照片里展現的是本來面目。
偶爾也有精緻的照片,但仍然不脫離日常生活的範疇,周圍的環境存在感仍然大於她本人。
工作間隙的自拍,角度也非常隨機。
出門玩的自拍,和普通人的遊客照無異。
營造這種生活感的自拍並不困難,無需燈光反光板的精心調試,舉起手機隨便拍就行。但最困難的是隨手拍完,不評判自己的美醜,可以大方的發出去。
不評判自己的美醜非常困難,並且人們傾向於認為,劉亦菲能夠如此隨性的自拍,來源於她本人的美貌。
她的美貌當然無可置疑,但她本人所釋放的魅力,實際上也有大量的性格加成。
通常人們會把長相和一個人的性格分開來評論,其實這兩者相鋪相成,長相里可以看出性格,性格也會逐漸影響長相。
劉亦菲早年採訪中的那句「我管他喜歡什麼」,這些年經常被人拿來作為名言警句。
這種思維方式並不是偶然的金句,背後展現的就是她本人獨立的狀態,不在乎別人的目光和審視,一切以自己的感受和喜好為主。
因此她的自拍中也就毫無討好感,沒有了一定要為了誰成為什麼樣,那就自然不會評判自己的美醜,活得更加自由。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她的微博可以像發朋友圈一樣,充滿了真人感。
回到開頭劉亦菲的ELLE花絮自拍,就可以看到即使是拍雜誌,她的妝造也並不誇張。成片里風格雖然偏復古名伶,但眼線卻沒有誇張地拖尾拉長。
整體造型風格強烈,但妝感並沒有壓制五官和神態。
劉亦菲本身雖然骨相立體深邃,但五官則是偏淡顏,面部留白很有沉靜感。
很多人的妝容思路會有點想當然,比如,淡顏就要化濃一些;艷麗掛的就要平衡得淡一些。雖然這個思路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常常會讓妝容成為流水線產品,每個人變得看起來都很像。
因此,化妝時很需要保留自己的特點。比如劉亦菲本身的眼睛形狀就很有辨識度,那麼就無需用誇張的眼線來改變本身的走向,克制地修飾一下即可。
而讓她有沉靜感的面部留白,也無須用濃重的修容打破,而是繼續保持這種沉靜。
這種思路可以應用到每個人身上,即:分清楚自己臉部神態的特點,根據神態進行妝造,而不是簡單的多退少補。
因為神態就是你本身的靈氣,由你的價值觀塑造。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怎麼展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