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美國印第安納州波利斯市再次爆發槍擊案,引發全球矚目。
美國槍擊案頻發,早已不是新聞,這次之所以再次引起輿論關注,主要因為受害者竟然是三名前去美國接受軍事培訓的荷蘭特種兵。
就在今年7月1日,印第安納州宣布廢除一系列持槍禁令,在實行新法規後,當地民眾可以公開攜帶槍枝外出。
根據目前美國公布的資料,兇手如今尚未查明。這三名荷蘭特種兵在訓練期間來到波利斯市遊玩,沒有攜帶任何槍枝,並且似乎在遊玩過程中與當地人發生了一些口角。美國媒體推測認為,不排除對方尾隨至他們入住的酒店,並在酒店門口掏槍對三人射擊。
槍擊案發生之後,三名特種兵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搶救,一人已脫離危險,剩下兩人情況仍然十分危急。荷蘭國防部的聲明則透露,三名受傷的特種兵中,一名已經失去了意識。
美國總統拜登至今未對這一事件發表看法,但毫無疑問,此事不僅將成為外交問題,更使得美國十分難堪。
而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民眾的反應卻顯得很平靜,很多美國人的第一反應:這很正常,畢竟,美國的槍擊案實在是太多了。
事實上,幾乎在這起案件發生的同時,美國媒體還報道了至少兩起槍擊案:一起發生在休斯頓,三人死亡,兩人受傷;另一起發生在紐約,一人死亡,四人受傷。
甚至有美國網民評論道:荷蘭政府也是,花錢送特種兵到美國軍營受訓,其實根本不用去軍營,直接送他們到美國安納波利斯市中心,接受現場教學,絕對更真實,訓練效果更好,因為我們的市中心,就是一個戰場。
英國《衛報》報導截圖
只能說,歐洲人對美國了解得還不夠深刻,以為自己身為特種兵,論武力不輸人,不帶槍也可以在美國隨便走。卻沒有意識到,美國的槍枝普及程度,幾乎可以達到人手一支槍的地步。更沒有想到,美國人對開槍行兇,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一場小小的口角,竟然選擇用槍擊來解決。
前不久,英國《衛報》在網站刊登了對「重金屬音樂教父」奧茲·奧斯朋的專訪。這位英國著名歌手在數十年前就移居美國洛杉磯,但近期宣布將回到英國定居。
在採訪中,他不斷爆粗口,抱怨美國「一切都非常荒唐可笑。我受夠了每天都有人被殺。天知道有多少人在校園槍擊案中被槍擊。在拉斯維加斯的音樂會上發生了大規模槍擊事件,太瘋狂了。」
他還表示,自己不想死在美國。「不想被埋葬在森林草地公墓(洛杉磯一個著名的公墓,美國歷史上很多名流都安葬在此)。我是英國人。我想回來……是時候該回家了。」
奧斯朋在演出中
事實上,拜登曾多次表態,要就槍枝問題採取行動,但在分歧之下,最終只達成一項名為《兩黨安全社區法》的槍枝安全法案,規定對購買槍枝的人員加強背景調查,打擊非法持槍,除此之外,再沒有對持槍作出更嚴格的限制。
在槍枝泛濫的陰雲之下,無論你是一般老百姓,還是歐洲特種兵,只要來了,就有可能成為槍口下的亡魂,這或許就是美式「民主自由」下真正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