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姓榜眼有幾人

2023-02-23     葉氏宗親

原標題:葉姓榜眼有幾人

點擊 上面 「葉氏宗親」加入葉氏大家庭

榜眼,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二的舉子的稱謂。榜眼之名始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在這裡所說的「榜眼」,實際上指出的是全國最高級別的科舉考試,所選拔出來的進士第二人。

歷史上葉姓榜眼雖然只有兩人,但在不同業界內很有建樹,影響深遠。他們分別是是北宋時期的權三司使葉清臣與正議大夫葉適,現作簡要介紹。

¤¤權三司使葉清臣

權三司使,官名,見三司使」。 三司使:總攬財政收支,租賦及鹽鐵專賣事務。北宋沿設,三司使掌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為中央最高財政長官,號稱"計相"。 根據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夢溪筆談》記載:三司使班在翰林學士之上。舊制,權使即與正同,故三司使結銜皆在官職之上。慶曆中,葉道卿為權三司使,執政有欲抑道卿者,降敕時移權三司使在職下結銜,遂立翰林學士之下,至今為例。」(譯文:三司使的級別在翰林學士之上。按舊時體制,三司使權使公事與三司使正官職任相同,所以「三司使權使公事」的結銜,「三司使」三字在「權使公事」之上。慶曆年間,葉道卿為三司使權使公事,執政官有欲壓制道卿的,因而在頒降任命他的敕書時,移「三司使」三字於「權」字之下而稱「權三司使」,遂使權三司使的立班在翰林學士之下,並且至今沿用為定例。)

葉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兩浙西路蘇州長洲縣人,天聖二年(1024)榜眼。授太常寺奉禮郎、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歷任光祿寺丞、太平州通判、知秀州、鹽鐵判官、起居舍人、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公事,知江寧府,翰林學士,知邠州、改澶州、進尚書戶部郎中、知青州、徙知永興軍,復以為翰林學士、權三司使,罷為侍讀學士、知河陽。卒,贈左諫議大夫。有文集一百六十卷,今存《述煮茶小品》等。《宋史》、《東都事略》有傳。

¤¤正議大夫葉適

葉適,字正則,世稱水心先生。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淳熙五年(1178年),葉適中榜眼。歷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歷官平江府觀察推官、太學博士、尚書左選郎、國子司業、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職,曾參與策劃"紹熙內禪"。

葉適對外力主抗金,反對和議。但在權相韓侂胄謀劃北伐時提出異議,被改授權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葉適不肯為北伐草詔。其後又建議防江,但韓侂胄仍不採納。開禧北伐失敗後,葉適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職,節制江北諸州。因軍政措置得宜,曾屢挫敵軍鋒銳。累遷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塢之議,實行屯田,均有利於鞏固邊防。韓侂胄被殺後,葉適以"附韓侂胄用兵"罪名被彈劾,奪職奉祠長達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葉適去世,年七十四,贈光祿大夫,諡號"文定"。

葉適主張功利之學,反對空談性命,為永嘉學派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學派,與當時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對後世影響深遠,是溫州創業精神的思想發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別集》、《習學記言》等。

讚賞

熱點資訊

1、影響深遠的全球葉氏宗親活躍度調查,葉家兄弟姐妹齊參與!

2、葉氏家譜大全,葉家人速看!(簡介+來源+分布+圖騰+堂號+祖訓+族歌+發源地)

3、葉姓發源地—河南葉縣超震撼宣傳片,獻給全球600多萬葉氏宗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e2cb232d65384f0a8bb552d427200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