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可持續未來,伽藍打造國貨美妝ESG樣板!

2023-11-14     青眼

原標題:致力可持續未來,伽藍打造國貨美妝ESG樣板!

「行業標杆」

三年前,我國明確提出「雙碳」戰略,與此同時,新世代美妝消費者相較以往也更願意為具有環保綠色屬性的化妝品買單。由此,在政策與消費端的雙重驅動下,國貨美妝企業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成為大勢所趨。

那麼,國貨美妝的綠色可持續之路到底該怎麼走?

青眼注意到,在剛剛閉幕的2023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上,伽藍集團以鮮明的綠色可持續主題,全面展示企業多年踐行ESG而取得的累累碩果,為東方美谷吹起一股清新的「綠色」之風,同時為國貨美妝樹立了可持續發展樣板。

國貨美妝「主角」 擦亮「綠色未來」

青眼在會場發現,作為行業內最高規格、最強陣容的國際盛會之一,本屆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雲集了歐萊雅、資生堂、拜爾斯道夫等國際美妝企業,而成長於上海奉賢的伽藍則是存在感最高的國貨美妝企業,成為當之無愧的國貨美妝「主角」。

大會開幕式上,伽藍集團作為唯一國貨美妝代表,與歐萊雅、資生堂等國際美妝企業同台,並由伽藍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鄭春穎發表了《綠色美妝 可持續未來》的主題演講,全方位講述伽藍集團在綠色可持續方面的戰略部署與成果。

▍伽藍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鄭春穎發表主題演講

在當下的化妝品行業,全面踐行綠色可持續的理念需要企業從戰略層面高度重視,並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工作,才能真正有所成效,而伽藍無疑是國內美妝企業中最為重視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之一。

會上,鄭春穎表示,「十分榮幸能夠藉助國際化妝品大會分享伽藍打造綠色美妝、追求可持續發展所做出的一些努力。伽藍打造綠色美妝的頂層設計,是依據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提出的ESG概念,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方面踐行可持續發展。」

據鄭春穎介紹,公司治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保障,伽藍為此制定了長期的ESG發展規劃、建有ESG組織架構,以確保發展的可持續性。

在社會方面,伽藍分別在人的可持續、文化可持續、經濟可持續三個方面持續發力,最新案例包括推出大理IP聯名款產品助力大理旅遊消費市場發展、開展春蕾助學行動資助藏族女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等。

而在與自身產業發展最密切的環境方面,則是伽藍最為重視的戰略核心,分別從綠色包裝、綠色原料、綠色生產、環境保護四個方面踐行綠色美妝理念。

例如,在綠色包裝上,伽藍旗下自然堂品牌有一款明星產品——自然堂冰肌水,至今已暢銷8000多萬瓶,其包裝運用了全球領先的創新科技「一次成型多層漸變技術」,替代傳統油漆噴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90%。

在綠色原料方面,伽藍採用植物幹細胞組培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活花采香技術三項可再生的生物科技,既能為消費者帶來好產品,又能兼顧可持續發展。

以植物幹細胞組培技術為例,伽藍已通過該技術開發出兩種珍稀植物的細胞級原料,分別是泛喜馬拉雅地區的野生小玫瑰與喜馬拉雅山脈的雪蓮。

另外,針對可再生資源的微生物,2022年,伽藍利用第五代發酵技術生產的極地酵母喜默因投產,並先後以喜默因為核心原料成功上市了小紫瓶精華第五代、極地精華露等明星產品。

▍自然堂小紫瓶精華第五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幕式上,作為東方美谷產業促進中心理事長的鄭春穎還與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顏江瑛、奉賢區委副書記唐曉騰共同發布《2023東方美谷藍皮書》,為今年的化妝品市場變化「劃重點」。

▍鄭春穎參與《2023東方美谷藍皮書》發布儀式

打造可持續未來 伽藍持續踐行ESG

據相關研報指出,美妝行業天然具備低污染低能耗、重營銷重研發的ESG特徵。因此,對於ESG理念中環境責任的履行,美妝企業更加注重能源利用的效率和對碳排放的管理,以及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履行。

青眼注意到,近年來,多家國貨美妝企業先後發布ESG報告,而伽藍集團更是在ESG和SDGS領域有著諸多實踐,並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在本屆大會分論壇「美之明日」美妝產業ESG發展之路上,伽藍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陳娟玲發表主旨演講《綠色美妝為未來》,從E-環境、S-社會、G-治理三個角度分享伽藍集團在實踐ESG方面的成績。

▍伽藍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陳娟玲博士

在環境方面,伽藍研發團隊曾多次深入喜馬拉雅腹地,從植被、溫泉、當地傳統食物中,建立了喜馬拉雅558株特色菌種庫,自主研發了不起的中國成分極地酵母喜默因,並完成了商業轉化。

如今,喜默因被運用在自然堂極地聖水、小紫瓶第五代、頭皮精華等產品中。今年上市的極地聖水採用極簡配方,喜默因含量高達93%,能夠有效激活新生因子,實現一夜煥新,28天全臉年輕。

▍自然堂極地聖水

值得注意的是,ESG報告中,履行社會責任是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體現了企業參與社會公共議題的意願與能力,而且美妝企業的大眾屬性使其更加主動地介入社會議題,特別是對於弱勢群體的關心與生態環境的保護,伽藍在此方面持續耕耘,企業自身的人文氣息與堅持時間之長讓青眼印象深刻。

例如,在公平教育和兩性平等方面,據陳娟玲介紹,今年5月,自然堂聯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開啟了「自然堂春蕾助學行動」,資助西藏農牧學院、西藏大學、林芝市第一、第二高中共251名優秀女生助學金,幫助她們完成學業、共享優質教育、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而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自然堂更是連續7年在西藏日喀則開展種草喜馬拉雅公益項目,累計種植566萬平方米綠麥草,改良當地土壤,將荒灘變為良田,保護喜馬拉雅地區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

可以看出,伽藍通過在產品端構建可持續產品模型,在營銷端注重負責任營銷、消費者教育,並打造出安全、綠色、具備人文關懷的品牌形象,助力品牌的可持續發展,也為打造具有可持續性的綠色美妝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陳娟玲還代表伽藍參與「媒美與共 篤行致遠」論壇圓桌環節,圍繞「流量與留量: 打造雙贏的成功之路」「中國化妝品產業核心競爭力構建」等當下熱點展開討論,並與東方美谷集團及多家美妝企業共同發起「化妝品誠信合規經營聯合倡議」,助力產業向好發展。

▍化妝品誠信合規經營聯合倡議

交叉創新在於打破「學科壁壘」

2001年,伽藍集團創辦於奉賢,如今已成長為一家數字化驅動的科技美妝多品牌企業,旗下擁有自然堂、美素、春夏、植物智慧、珀芙研、莎辛那、己出等7個品牌。

而支撐伽藍二十餘年持續屹立國貨美妝潮頭的,不僅是在綠色可持續方面的努力,在研發上的銳意進取與強大壁壘更是伽藍的重要法寶。

在本屆大會的「美研論道 創享未來」協同創新論壇上,具有多年研發經驗的伽藍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鄒岳參與討論,分享其對於在化妝品行業通過多學科交叉實現技術創新的看法。

論壇現場,鄒岳坦言,「目前化妝品行業的多學科交叉實現技術創新,已經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伽藍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鄒岳博士

「在過去,傳統的化妝品行業相關的跨學科主要包括皮膚科學,生物、化學、材料學等,而如今已是廣義上的交叉學科,包括新興的信息學大數據、AI人工智慧、合成生物學、再生醫學、幹細胞技術相關學科等,都能夠與化妝品行業跨界,甚至最終誕生出顛覆性的技術。」鄒岳進一步表示。

對於化妝品領域多學科交叉實現技術創新存在的瓶頸,鄒岳直言,「創新本身發展瓶頸不在技術本身,而在於創新機制、組織和管理」,而機制包括競爭、激勵和淘汰機制,組織上的創新人才選拔和培養,管理上分工、過程管控、創新成果的及時應用轉化。

對此,鄒岳還以伽藍自然堂極地酵母喜默因第五代發酵技術為例。據悉,該項技術交叉了多項學科,使得其在菌種構造、菌種驗證、菌種工業化等方面呈現出更高效率,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面向未來,鄒岳認為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對交叉創新十分重要,「對於交叉技術創新,不管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需要打破學科間的壁壘與鄙視鏈,平等合作,平衡好交叉多學科間的發展,同時要敢於大膽假設,不能讓單個領域內的認知邊界限制了技術創新的思維。」

伽藍集團通過在研發上的不斷發力,截至2023年10月底,已申請各類專利共計431件,授權發明專利84件,申請發明專利236 件,位居行業前列。

一個是從上海奉賢走向世界的化妝品之都,一個是以「打造中國人的世界級品牌」為目標的國貨美妝集團,通過本屆大會,東方美谷與伽藍集團共同為國貨美妝的明天探索鋪路,助力中國美妝真正走向世界。

正如鄭春穎所言,伽藍集團的願景從來沒有改變過——致力於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具有穩定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的、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世界級消費品企業。

如今,伽藍通過東方美谷再次展示了作為國貨美妝領軍者的擔當與前瞻性,致力於打造可持續的未來,同時也為眾多在綠色可持續之路上摸索前行的國內美妝企業,樹立了獨一無二的「綠色」標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da8aec96275e138cf1c84702d4cb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