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大跌,各國匯率大漲,日元卻讓人看不懂。
難道日本央行決心與美元同進退?難道日本央行要配合美元收割自身?
對於日元的不斷貶值,不但普通的民眾,連日本的經濟學家都估計錯誤了。
不少人認為是因為美元不斷的升值,所以打壓了日元的匯率,只要美元停止加息停止升值,日元匯率自然會大幅度反彈。
但現實卻在給日本打臉。
11月以來,美元指數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其他貨幣出現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幣的升值尤為明顯,離岸匯率上漲2000點。
此外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英鎊和歐元都上漲了3%。
但是日元只不過剛剛回到150以內。此前日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151.9,但現在也只不過是149.5,日元並沒有出現日本經濟學家預測的隨著美元的下跌而大幅度上漲。
今年以來,日元的累計跌幅依然高達14%,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在2022年下跌13.9%之後的進一步下跌。
這說明除了美元與日元之間的利差之外,影響日元匯率,還有其他的更大的因素。
毫無疑問這與日本的經濟有關。
其實這一段時間日本經濟已經比過去的幾十年表現好了很多。
首先是日本央行的不斷刺激之下,日本的通貨膨脹開始有了明顯的上漲,擺脫了影響日本經濟數十年的通縮。
最新的10月份核心通脹率達到了2.9%。日本央行遲遲不加息,無非就是希望通脹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現在看來,正在逐步實現日本央行的目標。
另外在疫情之後,日本的旅遊業也出現了明顯的反彈。10月份的入境人數達到252萬人,這已經超過了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海外遊客的到來,補充了日本國內消費的不足。
不過日本的消費力下跌,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一方面是物價不斷的上漲導致實際的購買力下降,另一方面,日本民眾的實際工資也在連續的同比下跌。
日本的經濟還有另外一個動力是出口,但是今年前三季度日本的出口也出現了同比下跌。
所以在多個因素疊加之下,今年第三季度日本的GDP增長率轉為負值,摺合年率下跌2.1%,與此前市場預估僅下跌0.4%相比,實際情況悲觀了許多。
現在擺在日本央行面前的問題是,必須承認現實,並且做出改變。
今年初,日本央行換屆,新的行長植田和男本應早點採取措施,但出乎外界的預料,他上台之後幾乎照搬了原來的貨幣寬鬆政策,而且依然堅持不加息,導致日元繼續瘋狂的下跌。
去年日元大幅度下跌時,上一任的行長採取了三次救市,但是現任的行長卻在日元再度跌破150之後,完全沒有進行救市。
更令人意外的是,之前的連續三個月里,日本沒有繼續拋售美債反而買入了美債。
去年日本央行救市的時候,曾經通過拋售美債的方式來打壓美元支撐日元。現任的央行行長居然連續三個月購買美債,那就相當於打壓日元支撐美元,這一波操作令人迷惑。
不過還好,在最新的月度里,日本及時修改了錯誤,重新加入到拋售美債的行列中。
不過日本財務省的數據卻顯示在同一個月份,日本民間的資金卻在增持美債,流出了本國的金融市場。這種資金大規模的撤離,很有可能說明日本的投資者看空日本經濟的未來。
現在,日本的經濟學家預測,明年日本央行將結束負利率,做出這一預測的經濟學家比例高達85%,比9月份時預測率52%,呈現大幅度的提升。
日本央行從2016年就採取了負利率政策,利率低至負0.1%。如果從明年開始加息,重回正利率,有可能大幅度提升日元的匯率。
現在就要看日本央行的具體想法。
如果日本央行決心讓實際利率回到正值,也就是說名義利率超過通貨膨脹,那麼日本加息至少250個基點以上。屆時與美元的利差將大幅度的減小,甚至有可能因為美元大幅度降息而出現逆轉。
假如這一幕真的發生,日元大幅度升值是必然的,還有可能導致美元更大幅度的下跌。
日本央行到底會做什麼樣的決定呢?
順勢反殺美元,還是與美元一起墜入深淵?
PS:既然看到了這裡,請您給本文「點贊」,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