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會有什麼迷惑。仁義的人,不會有什麼憂愁,勇敢的人,不會有什麼可懼怕。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在孩子的心中植入一個「勇」字。
有專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遊戲和生活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愛模仿也是孩子的一大特點,也是糾正孩子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徑。面對性格軟弱的孩子,家長可以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大膽的表現自己。
怎樣做才能改變孩子的這種軟弱的性格特點呢?
1.要尊重孩子,多多鼓勵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年齡再小,也有其自己獨立的人格和自尊心。
性格軟弱的孩子本來內心就相對比較脆弱,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多給孩子信心,不要當眾指責孩子的不足,揭孩子的短。如果父母不懂的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則會更加強化了孩子的弱點,起到了反方向的作用。
2.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事都不捨得讓孩子去做,事事包辦,剝奪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給孩子養成了依賴的壞習慣。孩子性格軟弱,很多時候是因為不夠獨立自主造成的,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解決,充分發揮孩子的能動性,讓孩子在行動中變得堅強,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3.多鼓勵孩子接觸同伴,大膽交流
家長可以給孩子創造機會,帶孩子出去多接觸外面的人和事務,讓孩子多跟一些性格外向、大膽的孩子接觸,或者把一些小夥伴請回家,讓孩子通過與小夥伴們的交流接觸,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有效鍛鍊。
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強的,父母是將孩子塑型的「手藝人」,你在搖頭嘆息自家孩子是「一灘爛泥」的時候,何不看看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有毛病呢?家長惹的「禍」,怎能讓孩子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