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天接待遊客24萬人次,「完全不堵」的九寨溝為何成了一股清流?

2024-10-08   上游新聞

「九寨溝調度有多強,國內景區天花板。」國慶長假10月2日-10月5日,九寨溝景區連續4天每天遊客達到接待飽和上限41000人,但社交媒體上卻是網友們對景區調度能力的一片讚譽,幾乎看不到抱怨擁堵、體驗差的反饋,堪稱一股「清流」。10月8日,上游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從九寨溝景區了解到,連續4天超最高承載量也創下了景區紀錄,而今年國慶7天景區接待遊客超過24萬人次,也創下新高。那麼九寨溝在管理上做了哪些工作?

遊客稱讚:調度很棒,不怎麼排隊

深圳的范女士(化名)介紹,自己是國慶節帶著一大家人來九寨溝,「沒有想像中的人潮混亂,黃金周這麼多遊客,能夠短時間內都上車,每次排隊等車不超過5分鐘,而且每個入口都有武警戰士值守,還有很多工作人員、志願者,大巴車很多,井然有序,本來擔心會堵人,出乎意料地順暢。」

遊客們在九寨溝口排隊登上大巴車。受訪者

10月5日進九寨溝遊玩的安徽女生小劉也表示:「九寨溝真的很美,景區調度也很棒,黃金周居然沒怎麼排隊,我們是早上9點進景區,下午6點出來,大家可以放心沖,不過還是建議在景區附近至少住一晚,不然會很趕比較累。」

成都市民陽女士有豐富的國內外旅遊經驗,她是10月4日到九寨溝遊玩,「我是休閒遊,避開早上7點半的排隊人群,10點進的景區,全程不排隊,三個溝都走到了,下午5點半出景區。」

遊客們排隊登車。「九寨發布」公眾號

「那天四萬多人進溝,我等的所有觀光車沒超過三分鐘,大家都是有序無推搡,當然你說要像銀行排隊那樣也確實沒有,隊伍是比較鬆散,但現場的武警戰士都在幫你攔著上車。」陽女士表示:「當然也存在溝外出租(車)少、堵車,擺渡車搞不太清方向等問題,不過九寨溝真的是一個很成熟的老牌5A(景區),國內管理天花板了,看到一些所謂『避雷』『避坑』的帖子,我只能說『公主請在家,出門樣樣難』。」

兩千餘人在景區一線服務

隨著8月30日,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正式開通,成都東站到黃龍九寨站最快只要1小時39分,今年的國慶黃金周也是黃龍九寨站開通運營後九寨溝迎來的第一個旅遊黃金周。10月8日,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以下簡稱「九寨溝管理局」)旅遊營銷處處長李成香告訴上游新聞記者:「10月2日到5日,連續4天遊客都達到了41000人的最大承載量,這個是創紀錄了的,以前最多連續3天,目前國慶7天的總遊客數量已經24萬多。」

據介紹,9月29日,九寨溝管理局就召開旅遊工作推進會,對今年國慶假期旅遊接待工作再安排、再部署,並宣讀了《九寨溝景區「十一」假日旅遊工作方案》。

景區指揮中心。九寨溝管理局

「黃金周期間我們是全員下沉一線,所有機關辦公室人員全部抽調下去到一線服務,包括我們的領導,書記、局長都是在景區里靠前指揮。」李成香介紹,國慶節每天都要出動工作人員、志願者等兩千餘人到景區服務。

2021年9月,位於溝口的九寨溝景區立體式遊客服務中心正式對外開放,是九寨溝震後新形象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李成香說,服務中心的建成,從根本上解決了溝口遊客擁堵的問題,遊客進入溝口排隊的時間大大縮短。

對於遊客們稱讚的景區大巴車調度能力,李成香表示,景區裡面大概有三百多個大巴車,國慶期間全部滿負荷運轉,最多時有370輛大巴車,「我們的指揮管理大廳,每天從早上7:30就開始進行統一的指揮調度,大巴車一直不間斷在遊客中心排起,一直循環運行,遊客肯定要排隊,但是時間都不長。」

遊客在長海觀景。九寨溝管理局

「我們九寨溝有三條溝,有一部分遊客是直接到原始森林,有一部分是直接到長海,還有一部分就是坐區間車遊覽樹正(瀑布),然後完了以後再坐車再上行,這就對遊客進行了第一次科學的分流。」李成香說。

關注景點實時流量保證遊客體驗

五花海、五彩池無疑是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但畢竟觀景區域有限,如何保證遊客的體驗?李成香介紹,指揮大廳會關注到每個景點的動態流量,然後統一安排,「比如哪個點不能再放人了,哪個點可以多放點,哪個景點人少,就會放點車上去,哪個景點人多了,儘量就壓到那個地方不放人。」

據九寨溝管理局介紹,在國慶長假期間,他們還組織志願者開展多點位諮詢服務、提供24小時電話諮詢服務,2日-5日就幫助找回丟失物品40件,協調遊客處理其他事宜100起,發放調查問卷800餘份,遊客滿意度達96%以上。

此外,景區嚴格落實動態保潔措施,實現了垃圾落地不超過5分鐘,環保廁所「六凈」。上游新聞記者看到,不少遊客也在網上發帖「安利」九寨溝景區的廁所,范女士也表示:「幾萬人的景區廁所這麼乾淨,而且每個觀賞點都有廁所,上廁所不用排長隊,真的挑不出毛病。」

李成香也提到,九寨溝景區旅遊環保廁所恢復重建項目總投資3584萬元,目前已完成47座環保廁所建設。從外觀看,廁所的房體為全木質結構,與周圍的景色融為一體,還採用了數字化的智慧管理系統。

「景區的最大承載量就是41000人,滿了以後,我們就會馬上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平台多渠道發布溫馨提示,方便遊客規劃出行。」李成香也提醒:「我們下午2點就停止入園了,而且不允許遊客在景區過夜,因此也提醒遊客們早一點進入景區遊玩。」

上游新聞記者 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