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說如今公共運輸已經非常發達,但汽車對於一部分人而言卻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所在的城市有限行,自己也不是天天用,也必須要買回家,所以就導致了汽車長時間停放,平時工作日坐地鐵或者公交上班,到了周末才把車子開出去轉悠一下,避免電池虧電。
但總有一部分人說:汽車哪怕不開都好,也要記得去發動,讓汽車保持良好的狀態,通常情況下最好每三天就去發動一次,到底這個說法靠不靠譜呢?接下來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問題一:汽車長時間停放會帶來哪些問題?
汽車說到底是屬於工業機械產品,經常駕駛有利於發動機和零部件得到充分的磨合,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每天開車,有時候一個月也開不上幾次,大部分時間車子就只能停放著在停車場了,這樣長時間停放會對汽車帶來哪些問題?
首先是電池壽命的問題,電池在長時間靜止狀態下,電量仍然會慢慢消耗,得不到發動機的啟動補充,長時間停放很容易就導致電池虧電,點火困難,長此下去還會影響發動機壽命。其次會影響輪胎壽命,輪胎畢竟是橡膠製品,長時間的停放會使輪胎的受力點長時間保持在同一個位置,容易加速輪胎老化、變形,所以在路上經常看到一些長時間停放的「殭屍車」,往往輪胎都已經漏氣嚴重了。
問題二:一般情況下電池多久才會沒電?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汽車都使用鉛酸蓄電池,即使在停車狀態下,汽車部分電子零件仍然處於通電狀態,例如防盜系統、遙控系統等等,存在一定的耗電情況,雖然耗電量特別低,但長時間停放,得不到發動機啟動補充電量的話,電池遲早會有一天完全消耗殆盡。
曾經有人根據實際測試得出數據,汽車電池如果確保完全斷電的情況下,連防盜系統都關閉的話,一般半年就會完全沒電。如果防盜系統保持通電的情況下,3個月就會出現點火困難的情況,4個月就會完全沒電。
問題三:汽車長時間不開,需要每三天啟動一次嗎?
答案是:不需要的,只有閒得發慌的人才這樣做。一般汽車不要說停放三天了,就算更長時間,都不會對車上任何零部件帶來損傷。
一般情況下,建議最好一周左右發動一次車輛,到外面駕駛半個小時左右,這主要是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為了讓電池充電,打開發動機蓋,就會發現發動機有一根皮帶在不停轉動,其實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給電池充電,電池的電壓為12V,而發動機的輸出電壓可以達到14V,只要啟動車輛,即使在靜止怠速狀態下,也可以給發動機進行充電。
當然也有一些人說汽車必須跑起來,才可以給發動機充電,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發動機只要啟動就可以充電了,但汽車一旦跑起來,發動機轉速拉高以後,輸出電流會增加,因此充電速度會變快。
總結:
最後奉勸大家一句,汽車畢竟是工業產品,它的良好運作離不開經常的磨合,在汽修業內有一句名言:汽車永遠不是開壞的,而是停壞的,這句話非常受用。
我們即使在不需要使用汽車的情況下,儘量也要一周啟動一次,到快速路上跑個半小時就可以了,既可以保證電池不會發生虧電狀態,讓機械零件得到充分潤滑,又可以保證輪胎受力平均,不會出現老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