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中年職場人該如何正確應對困難?

2022-04-26     獵頭老王

原標題:疫情反覆,中年職場人該如何正確應對困難?

疫情反覆,讓不少職場人束手無策。

昨天,一位北京的43歲職場人電話老王,一方面想訴說職場的困難,另一個方面想了解疫情反覆下,中年職場人該如何應對?

老王認為,應對困難的最好方法就是:

1、提前做好預案,千萬不要等待家中沒糧了,才開始思考如何買糧的問題

2、自救比等待救援更有效。老王認為,遇到困難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自救。別忘記了,你不自救,沒人會救你

中年職場人上有老,下有小,比誰都需要有解決困難的能力。

老王認為,人到中年已經進入了職場的一道分水嶺,有的人積攢了不少經驗、資源、人脈,在某個行業做出了一些成績,成為了管理層,進入了職場上升階段,路越走越寬。但同樣也有一些職場人在這個階段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難。

比如小馮就遇到這樣的境況,剛入職場的時候,他為了生存下來,奮鬥了幾年,加班加點不在話下,用命搏前程都不為過。後來,業務逐漸熟練,工作也漸入佳境,慢慢開始懈怠下來。工作上,能過得去就行,更多時間用來吃雞、刷劇,與朋友聚會喝酒。

他絲毫沒有意識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停步就是退步。當他不再具備成長性時,就意味著越來越難以適應公司向前的腳步,所以最後被公司優化掉。為了維持家庭運轉,他在找工作期間(沒有面試的時候),就去做代駕。

老王認為,中年困難的本質不是年齡的問題,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塑造了某種職場狀態,才導致了不同的職場走向。

在企業利潤下滑時,人才市場整體緊縮的情況下,新人大量進入職場,尤其是現在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很高,從溝通表達能力,到對社會的認知,以及學習的慾望與能力。只要經公司引導加培養就可以快速上手。

試問如果你是一名HR,你是想為公司輸入一批新鮮的血液,給公司帶來朝氣蓬勃的衝勁?還是繼續面對一批需要不斷驅動的職場人?

飯碗的數量有限,只有那麼多,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還總想仗著自己的資歷和經驗,很容易被年輕人搶走。

所以,中年職場人面對的困境並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還沒有遭遇中年危機,那麼一定要在職場中緊繃起來,打磨自己的實力。如果你的職場已經開始顯現困境,你也要提起精神、整理思路、面對困難、重整旗鼓。

一時的困難並不是絕境,很多人在遭遇中年困難之後,很容易對自己的人生喪失希望。但老王想說,中年人遇到困難只是一種人生考驗,如果你正確地應對,仍可以獲得好的發展。

在疫情反覆的情況下,中年職場人遇到困難後,該如何應對呢?老王給你幾點建議:

1、把此時此刻作為起點,重新開始新的征程。

中年人的職場困難本質是:能力的退步和價值的缺失。

很多職場人都將時間浪費在刷短視頻、看劇、打遊戲等事情上。如果被這些事情蠶食了大量的時間,職場發展必然深受影響。

有這樣一些職場人,總是通宵打遊戲,第二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用濃黑的咖啡來提神。可想而知,工作狀態必然受到影響,頻頻出錯。

也有人想過戒掉遊戲。但朋友一召喚,就不由自主地「重操舊業」。這就是典型的一種陷入「奶頭樂」的狀態,職場人會沉迷於一些娛樂產品所製造的虛妄快樂當中,忽略了真實世界的進步。

很多人沉浸在這種快樂之中,逐漸失去了對時間的掌控。在遭遇中年危機之後,以同樣的方式去逃避問題,發泄心中的鬱悶和不快。這樣一來,就很容易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在痛苦的泥潭裡越陷越深。

如果你正為中年職場困難而感到痛苦,那麼最應該做的不是宣洩自己的情緒,而是找到一個新的起點,開始學習。針對自己的職業,制定目標和計劃,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並應用在工作中,用效率和價值來擺脫困境。

這是一個連手機都要不停疊代的年代,何況職場呢?

2、重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這個年代,早已沒有了鐵飯碗,所以對抗職場風險的唯一辦法就是擁有「一技之長」,打造「一技之長」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調動所有資源來強化它,使自己在某個領域內脫穎而出。

比如你是一個寫作很厲害的人,或者培訓很厲害的人,那麼就刻意打造這種優勢,成為你區別周圍其他人的鮮明標籤。這樣的職場人才擁有不可替代性,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3、重新定位,應對眼前的危機,同時做好長遠的規劃。

想要走出中年困境,首先要重新找好自己的定位,看清眼前的困難。因為有些職場人在進入中年困境之後,仍是眼高手低,固執地認為自己從業時間長,經驗豐富,可以拿高薪,這種想法無疑會將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因此職場人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價值,先做好眼前的工作,或者找一份有發展空間,可以得到鍛鍊的工作,但不能過於要求高薪。放平心態,從0開始,在工作的打磨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進入上升軌道。與此同時,還要重新給自己做一份長遠的規劃。這個時候再去做重複性高,成長慢的工作,很可能再多努力也是沒有用的。因為總會有體力更好的年輕人替代你,甚至會有人工智慧來替代你。

寫在最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遭遇了職場困境的中年人,要把目光放長放遠,觀察和把握行業動態,而不是把目光始終停留在眼前的困難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c6ba93f832fd3b9799462c0060dce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