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亞足聯秘書長溫莎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亞洲區的世界盃參賽球隊增加到8.5個名額,希望像中國這樣的球隊,能用好這次機會:爭取進入世界盃!」
作為一名國足鐵粉,乍一聽,著實有點心裡酸酸的。
但出自亞足聯高官的溫莎之口,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這句話看似褒中帶貶,實則也是亞足聯高層對中國足球近幾年不作為的一種無奈之語。他們難道不知道中國男足背後擁有著這麼大的一個足球市場?還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中國球迷因國足的成功,而去世界盃賽場揮金如土的消費?但實話實說,國足現在的表現確實不敢恭維。只能說這是亞足聯對於國足的一種另類鞭策吧。
再看看本屆亞洲杯賽中國隊的表現。首戰0比0平世界排名109位的塔吉克,次戰儘管場面略有改觀,也創造出了一些接近於破門的得分機會;但因射術不精,終未能有所斬獲。與107位的黎巴嫩互交了白卷。
這個結果,不得不說,又給球迷出了一道熟悉的選擇題。隨著稍晚結束的那場,塔吉克與卡達0比1的比賽結果。意味著卡達提前一輪獲得小組第一之後,國足在最後一輪若要鎖定另一個直接晉級16強的名額,就必須戰勝提前出線的卡達。如果依舊無法取勝,而一旦排在國足身後,僅一分之差的塔吉克和黎巴嫩分出勝負。即使國足戰平,也只能獲得小組第三名了。由於只有六個小組中,成績最好的四支第三名球隊才能晉級。那樣對於前兩戰無進球,只有兩個積分的國足將極為不利。
通過第二場國足的表現來看,想要擊敗實力更強的卡達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樣面對黎巴嫩和塔吉克,卡達踢出了3比0和1比0。而國足卻是兩個0比0。先不說防守端的表現,單看進攻端的表現,國足還有很大需要提高和解決的問題。用謝鵬飛在賽後接受採訪說的話就是:隊伍拼出去了,還有努力的空間。對黎巴嫩,好幾次禁區內臨近得分的進攻機會;不是被對方門將撲出,就是被防守球員在門線上解圍了。準備的再充分一點,或者踢的再果斷,拼的狠一點。結果是不是可能會不一樣!
其實,兩場小組賽。防守端看似互交白卷,沒有失球。但國足面對塔吉克和黎巴嫩這兩個百名開外的對手的進攻;在防守端,均讓對方創造出了多次很有威脅的得分機會,只是他們沒把握住罷了。
而最後一場,對卡達。這可是前兩場拿下6分,提前鎖定第一的隊伍。通過兩戰六分的表現,給他們這樣的機會,能保證對方把握不住嗎?這可是上屆亞洲杯的冠軍和剛剛參加了世界盃的球隊。又是主場,面對歷史交鋒勝少負多的國足苦主,比賽的難度可想而知。
國足如果能鞏固住對陣黎巴嫩的比賽強度,並爭取在防守端做得更好;同時,利用好定位球,把握好能把握住的一切得分機會。給對手反戈一擊,也不是沒有可能。
利好的是,卡達已經取得小組第一出線了。正是他們舉國歡慶、提前為淘汰賽做準備的時候,對於這場無關痛癢的比賽,定不會全力應戰。國足如果面對對手派出的二線或者替補陣容,能夠在穩固住防守的前提下,抓住機會進球。還是有機會取得一個滿意結果的。
說一千,道一萬;還在國足自身。應該說單看亞洲杯的這個分組,國足遇到的挑戰並不大。除了卡達是老牌強隊之外,黎巴嫩和塔吉克的排名比中國都要低。而且還是百名開外。但即便這樣,國足依舊一勝難求。
以這樣的狀態,即使國足亞洲杯小組賽能僥倖出線,也不會走得太遠。更別說在世界盃預選賽,面對比塔吉克和黎巴嫩等實力更強,作風更硬朗的球隊了。
中國和黎巴嫩的賽後,就像國足主帥揚科維奇點評比賽時說的:「在抗壓層面,中國隊這場,顯然比第一場要好了很多。」面對這種隊伍,尚有壓力,先不說,日韓等亞洲一流球隊:當面對那些諸如阿聯、烏茲別克、伊拉克、敘利亞、約旦,越南等的二流或者三流前列的球隊,國足還有拿分的希望嗎?到那時,溫莎的話可就真變成一句笑話了!
還是要放平心態,擺正位置。只有通過不斷跟進取心強、渴望突破的隊伍過招,找到並正視了自身的差距;努力的去提高進取,讓球迷看到你們骨子裡的那股不服輸的勁頭。相信,看到希望的廣大球迷們,即使再心狠,也會回到你們身邊的。
世界盃可以沒有中國隊,畢竟這麼些年,球迷早就見怪不怪了。但國足不能輸在骨子裡,不能讓沉淪和頹廢成為一種習慣!這不光是亞足聯的願景,也是包括我在內、廣大國足球迷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