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只是傲,絕對的忠心。諸葛亮也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多翻臉絕交,不至於造反。
劉備活著,諸葛亮永遠不會帶兵。劉備知道諸葛亮玩戰略行,打仗不行,幾次北伐就看得出來。
而且劉備沒死前,諸葛亮就是個後軍中郎將,督辦糧草,職位並不高,因此劉備不會砍諸葛亮。
關羽為人剛正,難控制,體恤下屬、無惡習,不貪財,深受官兵愛戴,這樣的人在皇帝眼中最可怕。
但是,關羽對劉備絕對忠心,千里走單騎就體現出來了,皇帝要殺功臣無非怕其造反而已,關羽在劉備落魄的時候,在曹操那裡不反,劉備飛黃騰達了更不會造反。
因此,劉備肯定不會砍關羽,否則也不會在關羽死後傾全國之兵為關羽報仇。
趙雲功利心低,所以一直上不去,因此不會對劉備造成威脅,而且趙雲可牽制關羽,免得關羽目空一切,所以趙雲也是安全的。
而張飛就很難說了,真實的張飛可不是三國演義那樣粗魯,看他把女兒都嫁給劉禪就知道,他可不一般。
雖然說劉備的部下都是對劉備絕對忠心的,劉備可以完美的掌控他們。可是如果劉備百年之後,阿斗能壓住這些人嗎?所以張飛難逃一死。
但是劉備不會對所有功臣動手,所謂盛世惟忠,庸則自從。留下那些真心忠於自己的小弟,不然肯定被門閥世家架空權利,還上哪找關羽、趙雲這樣的小弟。
再看劉備名言:莫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劉備有五虎上將加臥龍鳳皺的輔佐,這些和他的品德是分不開的。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坐擁天下後殺功臣有時並非功高震主,比如劉邦殺韓信,絕不是因為韓信功高蓋主,而是因為韓信找劉邦要了一塊地,做了諸侯王才引來殺身之禍,與韓信一道的彭越,英布等都是作為地方割據勢力而被除掉的,而作為劉邦心腹大將灌嬰,周勃等都是跟劉邦白手起家,所以一點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