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軌道交通:服務大局勇擔重任 書寫深化干支協同新篇章

2022-05-27     成都地鐵

原標題:成都軌道交通:服務大局勇擔重任 書寫深化干支協同新篇章

5月27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四川日報專刊登載了《成都軌道交通:服務大局勇擔重任 書寫深化干支協同新篇章》,講述成都軌道交通為人民而與城市共興,不斷織密大線網,以創新突破、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貢獻軌道力量。

全文閱讀

壬寅初夏,巴蜀大地,躬逢盛事。奮進新征程,時代號角催人奮進。

在高質量發展中當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國前列。牢記省委囑託,成都正以昂揚的姿態,力爭早日邁入世界級城市行列。

交通先行,成都明確,要鞏固門戶樞紐地位,進一步發揮極核和「主幹」引領帶動作用,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

軌道交通叩響迴音:近日,軌道交通資陽線傳來捷報,全線7座車站已封頂5座,盾構區間、高架區間施工正穩步推進,預計將於2024年開通試運營。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搶抓發展機遇,成都著力以都市圈的形式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打造「軌道上的交通圈」,是成都下的「先手棋」。

這是對主幹職責的擔當。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同城同網,更加便捷的軌道交通,拉近的不僅是時空距離,更是鋪展空間格局、暢通要素流動、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必將有力推動區域融合發展,在做強做優成都極核功能的同時,助推「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深入實施。

在融入國家戰略全局、服務治蜀興川大局中勇擔使命責任。站上新起點,成都軌道交通篤行不怠,用實際行動為深化干支協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謀勢

一個「穩」字守基石

"

軌道交通資陽線起於天府國際機場南側的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福田站,經成都市東部新區、簡陽市、資陽市,止於成渝客專資陽北站,全長約38.7公里。

時光回溯,2020年全省第四季度項目集中開工的主會場點位,就放在了軌道交通資陽線福田站工點。

這是四川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也標誌著成資同城化邁入「軌道同城」新階段。

"

2020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做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決策部署。成德眉同城化發展,則是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支撐性工程,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的牽引性工程。軌道交通資陽線的重要性、標誌性意義,不言而喻。

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看來,交通和城市就像是孿生姊妹,城市發展由小到大,再到城市群,支撐這一發展的關鍵要素就是交通。

跳出線路看發展,在全市乃至全省發展大局中明晰定位、找准坐標,是成都軌道交通始終不變的初心和擔當。

為深化干支協同夯實骨架、暢通脈絡,打造「軌道上的都市交通圈」。成都軌道交通該用什麼支撐起區域共興的脊樑?

一個「穩」字,守住成都軌道交通的發展基石和信心。

「穩」在服務大局的擔當之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等,為「共建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擘畫藍圖。同時,「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面對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現代「大城市病」問題,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等大容量公共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題中之義。

「穩」在厚植優勢的務實之基。搶抓經濟圈、都市圈建設重大機遇,推動市域鐵路成資線首站封頂,成德、成眉線項目公司組建成立,都市圈基礎設施加快向「同城同網」邁進。2021年,成都軌道集團名列四川百強第70位、躍升28個位次,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省總工會「工人先鋒號」等國家、省市表彰174項。這些成績,為新的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的樂章正在奏響:當前,成都軌道集團正加快啟動第五期建設規劃編制,有序推進S5成眉線、S11成德線等市域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奮力開創世界級線網格局,有力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拓展全省主幹。

開拓

一個「進」字展態勢

穩中求進。在成都軌道交通的發展圖景里,「穩」字夯基,「進」字展勢。

當下,在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規劃線路和軌道交通資陽線的300餘個工點上,機器轟鳴、車水馬龍。在建項目自2022年以來累計完成投資總額超150億元,9條線路累計完成45座車站封頂,63座車站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101台盾構已下井。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成都軌道交通人始終保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幹事勁頭,紮實推動事業,服務人民。

看規劃。聚焦都市圈發展戰略,強化軌道建設城際互聯。成都軌道集團主動編制了成都平原城市群國鐵幹線、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三鐵融合」規劃,加快成都至資陽、眉山、德陽的市域鐵路建設。

看里程。從2010年開通運營第一條地鐵,到2020年558公里運營里程,再到2035年1666公里,成都的軌道交通線網突飛猛進。

看運營。持續踐行「人民地鐵為人民」的理念,以「365天每天迎檢」服務標準更科學、高效地服務城市和人民。網絡列車運行圖兌現率達100%,網絡列車準點率達99.99%,高峰期最小行車間隔壓縮到2分鐘,軌道交通發展指數、效率指數、服務指數和安全運營指標等均位居國內第一方陣。這些經驗和成績,必將為將來市域線路的高質量運營提供有力支撐。

奮進之勢還將順著軌道線網,通向更遠的未來。

堅持走「軌道引領、公交優先」之路,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出行體系。13條線路、373座車站、558公里的線網串起這座超2000萬人口城市的「半小時軌道交通出行圈」。截至2021年底,成都軌道交通線網客運量突破80億乘次大關,城市公共運輸出行占比超過62%,市民公共運輸的勤時間降至39分鐘

在更廣闊的成都平原,伴隨著市域線路的開通愈加臨近,更加便捷的出行圖景指日可待。

營城

一個「優」字促發展

"

早上從成都出發,到德陽看三星堆,然後到眉山逛逛三蘇祠,下午再回成都,最好再看看金沙遺址。家鄉鄭州的朋友來旅遊,熱愛文博的「蓉漂」鄭遠欣精心策劃了一場巴蜀文明探尋之旅。

來成都生活多年,鄭遠欣也是成都地鐵的忠實粉絲。「我研究過,現在要去這麼多地方,要麼自己開車,要麼換好幾種交通工具,等市域線路都開通了,又能節省不少出行時間。」

"

市民嚮往的出行圖景背後,其實是以「人」為代表的發展要素高效流動。縱觀國內外先進城市和都市圈發展,軌道交通始終引領著人才、資本、資源等要素,伴隨著線路延展,空間桎梏被不但突破,成都平原同城化、一體化趨勢也將日益明顯,區域經濟「極核」現象和「溢出」效應必將加速形成。

以產興城。在成都市「建圈強鏈」行動中,軌道交通產業是20個重點項目之一。面對構建具有成都特色的大型多制式、多層次軌道交通運營網絡體系的現實需求,成都軌道集團強化軌道交通裝備研發、製造、維保三大環節協作和業務集成,不斷加大泛軌道交通上下游投資布局力度,推動形成軌道產業高質量發展合力。這也意味著,軌道交通的產業生態圈,在整個成都平原都將有充分的輻射力。

以業塑城。目前,成都正按照「一個TOD項目就是一個藍綠交融的公園城市社區」的理念,以TOD綜合開發「八大策略」為抓手,加快實施23個TOD綜合開發項目,儘快形成示範效應,致力打造全球TOD典範城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成都將繼續肩負主幹引領責任,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統攬,與周邊城市協同推進成都平原城市群立體交通體系建設。進一步打破平原城市群空間地理束縛,推動成都平原城市群經濟社會一體化、同城化、同步化發展。

三岔TOD項目意向效果圖

編輯︱廖雪芝

校對陳晨明娟

責編陳晨

進入測試!成都地鐵將添2個「黑科技」

「成都新鐵人三項」火了,坐著地鐵打卡成都

疫情防控不放鬆,乘坐地鐵請注意這些細節!

精彩視頻

點個在看,期待幸福美好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ae073908e3e3d76a223eba5576d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