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高善文談房地產被刷屏了,樓市是否見底,要看兩大信號

2023-12-13     簡z設計

原標題:經濟學家高善文談房地產被刷屏了,樓市是否見底,要看兩大信號

年末時刻,人們格外關注房地產市場的走勢。房地產能否圓滿收官,關鍵在於前期的有利政策是否能夠實質發揮作用,以及接下來會有怎樣的政策出台。目前的跡象顯示,房地產市場似乎出現了輕微的好轉,但這是否意味著觸底呢?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12月6日的論壇上重點談論了中國的房地產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他的討論涉及了樓市是否見底、房地產市場是否超調、人口流動與房地產投資、流動性風險以及房價泡沫化等熱點議題,這些都備受關注。從遏制房地產市場過熱到目前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方向性調整,顯示出我們調控政策的轉變。然而,在各種疊加效應下,房地產市場未能迅速復甦,是否存在超出預期的調整呢?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高善文表明,中國長期房地產投資的中樞或許會在8%左右,至少不低於7%,而當前房地產投資的絕對水平已明顯偏離這一中樞,預計到2024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將跌破6%。因此,當前的房地產市場明顯低於其長期合理中樞水平,呈現出明顯的「超調」狀態。然而,對於房地產泡沫,他認為2016年以來房地產價格快速泡沫化主要是因為土地供應的驟然收緊,在投資、銷售等層面上,並沒有明顯的泡沫化跡象。在我看來,過去的房地產泡沫規模也相當可觀。儘管泡沫沒有破裂,卻是因為多方因素的支撐。然而,問題卻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在高周轉、高負債、高槓桿的時代,許多問題都被掩蓋和消化,但人們都清楚,在這種縱容之下,總會有不可控制的一天到來。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高善文認為近年來的房地產價格泡沫化是因為土地供應驟然收緊,但實際上,這種收緊反而促使泡沫逐步消化。然而,如今的超調現象卻出乎意料,與過去三年的疫情有著密切關係。房地產自身問題的積累原本可以逐步通過政策調整來解決,但這次意外事件加速了房地產問題的爆發。高善文認為只有房價泡沫化,投資和銷售不會受到影響,我認為這並不值得爭論,因為這些方面都是相互關聯的,不可能只影響其中一項。不可否認的是,自2020年以來,疫情對地方、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都造成了嚴重損害。這導致企業和居民的風險承擔意願和能力明顯下降,購房需求急劇減少,股市也經歷了大幅調整。當購房者失去購房能力和意願時,房地產企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近年來,我們目睹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房地產企業破產事件,這是以前難以想像的。當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面臨流動性危機時,它們就沒有能力和興趣購買土地,地方政府也受到了巨大影響。儘管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弱,但後遺症仍然難以消除,經濟正在逐步恢復。然而,高善文認為,今年最大的經濟負面因素和不確定性來自房地產市場。最新公布的房地產數據令人不太滿意,這給2024年甚至更長期的房地產前景和信心帶來了巨大挑戰。在各種有利政策的推動下,人們不禁要問,房地產市場是否已經觸底了?標普此前的報告預測房地產市場即將見底,而央行也引用了這一說法。然而,高善文認為,儘管目前房地產市場已經嚴重過熱,但並不一定已經觸底。未來需要關注兩個信號或條件。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首先,必須阻止房地產行業的流動性危機,也就是說,需要停止房地產籌資性現金流的「失血」。預計明年上半年,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房地產行業的流動性風險有望顯著改善,相信房地產企業融資能夠恢復正常。其次,需要消退疫情所帶來的「疤痕效應」。高善文認為,在房地產市場改善的條件下,「疤痕效應」會逐漸消退,並最終恢復正常。實際上,可以明顯看到,疫情和房地產市場的疊加傷害對相關行業造成了廣泛影響。要恢覆信心並繼續持有風險資產,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房地產市場能夠出現好轉,這種影響或許會逐漸減弱。總的來說,老百姓目前的收入也出現了嚴重過熱,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要想恢覆信心,需要的不僅僅是口號式的增加消費,而是應該思考如何繼續努力提高收入和促進經濟增長,未來如何優化收入分配結構,這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總的來說,並不是住房需求減少了,而是價格讓一些人望而卻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ad8ae374c0ecc7f08a96407e72893d1.html